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05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包括中空上端开口的箱体,箱体内填充有存放载体,存放载体向下开设有低温存放槽及恒温存放槽;存放载体围绕低温存放槽的外周开设有第一导温空腔,存放载体围绕恒温存放槽的外周开设有第二导温空腔,第一导温空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第二导温空腔靠近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第二导温空腔内安装有多根红外线加热灯管;低温存放槽内放置有第一培养皿存放架,恒温存放槽的放置有第二培养皿存放架;箱体的下端连接有控制底座,控制底座内安装有电池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随时、随地、随需的进行微生物的恒温培养,防止微生物样本损耗或受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测是指检测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在食品检测行业经常用到,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目前在刑侦、化工、养殖等领域也经常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首先需要将样本放置于合适的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使待检测的微生物繁殖,方便使用显微镜或者化学试剂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目前这一培养过程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采样后将样本带回实验室,然后进行操作,不能随时、随地、随需的进行微生物的培养、检测作业,在将样本带回实验室的过程中,微生物样本可能由于环境的因素损耗或受污染,不利于微生物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能够随时、随地、随需的进行微生物的恒温培养,防止微生物样本损耗或受污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包括中空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包括中空上端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箱盖(11),所述箱盖(11)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存放载体(2),所述存放载体(2)向下开设有低温存放槽(21)及恒温存放槽(22),所述低温存放槽(21)及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内壁均安装有多根紫外线消毒灯管(3);/n所述低温存放槽(21)及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内壁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存放载体(2)围绕所述低温存放槽(21)的外周开设有第一导温空腔(23),所述存放载体(2)围绕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外周开设有第二导温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包括中空上端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箱盖(11),所述箱盖(11)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存放载体(2),所述存放载体(2)向下开设有低温存放槽(21)及恒温存放槽(22),所述低温存放槽(21)及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内壁均安装有多根紫外线消毒灯管(3);
所述低温存放槽(21)及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内壁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存放载体(2)围绕所述低温存放槽(21)的外周开设有第一导温空腔(23),所述存放载体(2)围绕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外周开设有第二导温空腔(24),所述第一导温空腔(23)靠近所述箱体(1)外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4)的低温面朝向所述第一导温空腔(23),所述第二导温空腔(24)靠近所述箱体(1)外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的低温面朝向所述第二导温空腔(24),所述第二导温空腔(24)内安装有多根红外线加热灯管(53);
所述低温存放槽(21)内放置有第一培养皿存放架(6),所述第一培养皿存放架(6)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存放盘(61)及第一手提盖(62),每一第一存放盘(61)上均放置有培养皿(63),所述恒温存放槽(22)的放置有第二培养皿存放架(7),所述第二培养皿存放架(7)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二存放盘(71)及第二手提盖(72);
所述箱体(1)的下端连接有控制底座(8),所述控制底座(8)内安装有电池(81)及控制器(82),所述紫外线消毒灯、温度传感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4)、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红外线加热灯管(53)及电池(81)均与所述控制器(82)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便携式菌落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座(8)的前端面安装有均与所述控制器(82)电连的第一调温旋钮(91)及第二调温旋钮(92),所述第一调温旋钮(9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4)的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梅栾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