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英豪专利>正文

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05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涉及发酵产甲烷技术领域,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水解酸化罐设置有与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还有第一加热系统,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连通,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第二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为两相厌氧产甲烷装置提供较稳定的温度的同时减少整个发酵过程中热量的散失,降低能源的消耗,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甲烷装置为单相厌氧发酵导致的发酵过程易产生酸败现象以及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热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酵产甲烷
,尤其涉及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产甲烷装置多数停留在单相厌氧发酵,但单相厌氧发酵容易出现酸败现象,导致发酵受阻,另外一个方面是多数采用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发酵后产生的沼渣中微生物数量多,后续处理较为繁琐。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甲烷装置为单相厌氧发酵导致的发酵过程易产生酸败现象以及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热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所述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还设置有与所述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设置有第一加热系统,所述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所述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还设置有与所述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设置有第一加热系统,所述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所述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还设置有与所述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设置有第一加热系统,所述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加热系统包括沿所述水解酸化罐内壁螺旋盘绕的第一导热管道、设置于第一导热管道的进水口处沿其进水方向依次排设的阀门和第一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罐内壁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系统包括沿所述产甲烷罐内壁螺旋盘绕的第二导热管道、设置于第二导热管道的进水口处的第二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产甲烷罐内壁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第二导热管道的出水口处的水泵,所述第一导热管道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导热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导热管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导热管道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连通于所述阀门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快速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罐和所述产甲烷罐内均设置有导热隔层,所述导热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史英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