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6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1
一种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基板、排列于玻璃基板上的像素阵列、设置于玻璃基板上且位于像素阵列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位于像素阵列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连接像素阵列与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或偶行门极走线上;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包括一个D锁存器及与D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一个数据选择器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如此实现边框变窄、提高屏占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纸产品
,特别是一种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纸是一种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制成的显示屏,通过驱动IC对各像素单元连续施加驱动波形的电压而达到显示图像的效果。通常我们对像素阵列(TFT)的源极source和门极gate都用驱动芯片来控制,请参考图1,现有的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基板10、排列于玻璃基板10上的像素阵列(TFT)20、设置于玻璃基板10上且位于像素阵列20的一端外侧的驱动芯片30、位于像素阵列20的两侧的贴装芯片(ChipOnGlass,COG)40。如此在像素阵列的两侧绑定贴装芯片,由于贴装芯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必然导致电子纸显示装置的边框无法做到窄边,屏占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边框变窄、提高屏占比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基板、排列于玻璃基板上的像素阵列、设置于玻璃基板上且位于像素阵列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位于像素阵列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连接像素阵列与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或偶行门极走线上;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包括一个D锁存器及与D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一个数据选择器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选择器的输入端与门极驱动芯片连接,输出端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前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出端与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选择器具有一个或门OR1,或门OR1的第一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门极扫描信号DATA_ST,第二输入端接入行驱动组件最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移位寄存信号DATA_K+N。进一步地,所述D锁存器包括第一传输门TG1、第二传输门TG2、第一非门NO1及第二非门NO2;或门OR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输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输门TG1的门控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时钟信号CLK_K,门控输出端与第二传输门TG2的门控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非门NO1的输入端及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NO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NO1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NO2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DC转换器包括第一与门AND1、第一三态门TS1、第二三态门TS2、第三非门NO3及第二与门AND2;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AND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门AND1的第二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使能信号OE_K,输出端与第三非门NO3的输入端及第一三态门TS1的使能端均连接;第三非门NO3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态门TS2的使能端连接;第一三态门TS1的输入端与一直流转换单元的正极输出端VGH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与门AND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态门TS2的输入端与直流转换单元的负极输出端VGL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与门AND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与门AND2的输出端与像素阵列对应行的像素单元连接。进一步地,前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出端与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第一传输门TG1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像素阵列一侧的所有的时钟信号CLK_K均相同,另一侧的所有的时钟信号CLK_K均相同。进一步地,每一行驱动组件内的使能信号OE_K均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基板、排列于玻璃基板上的像素阵列、设置于玻璃基板上且位于像素阵列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位于像素阵列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连接像素阵列与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或偶行门极走线上;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包括一个D锁存器及与D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一个数据选择器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如此实现边框变窄、提高屏占比。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的电子纸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行驱动组件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基板10、排列于玻璃基板10上的像素阵列20、设置于玻璃基板10上且位于像素阵列20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30、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20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20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41、位于像素阵列20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20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42、连接像素阵列20与源极驱动芯片30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GateDriveronArray,GOA)51。本实施方式中,源极驱动芯片30及门极驱动芯片均集成在一个主控芯片中,如主控芯片SSD1680。像素阵列20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排列呈具有若干行及若干列的矩阵。奇行门极走线41与像素阵列20中的奇数行像素单元连接,偶行门极走线42与像素阵列20中的偶数行像素单元连接。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41或偶行门极走线42上。请参考图3,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包括一个D锁存器512及与D锁存器512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513,一个数据选择器511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52。数据选择器511的输入端与门极驱动芯片连接,输出端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的D锁存器512的输入端连接。前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的D锁存器512的输出端与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的D锁存器512的输入端连接。D锁存器512是一个循环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出移位寄存信号。数据选择器511具有一个或门OR1,或门OR1的第一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门极扫描信号DATA_ST,门极扫描信号DATA_ST为高电平单脉冲信号,第二输入端接入最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51的D锁存器512的移位寄存信号DATA_K+N。D锁存器512包括第一传输门TG1、第二传输门TG2、第一非门NO1及第二非门NO2。或门OR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输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输门TG1的门控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时钟信号CLK_K,门控输出端与第二传输门TG2的门控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非门NO1的输入端及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二传输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排列于玻璃基板上的像素阵列、设置于玻璃基板上且位于像素阵列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位于像素阵列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连接像素阵列与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或偶行门极走线上;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包括一个D锁存器及与D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一个数据选择器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排列于玻璃基板上的像素阵列、设置于玻璃基板上且位于像素阵列的一端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门极驱动芯片、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奇行门极走线、位于像素阵列的另一侧且连接像素阵列与门极驱动芯片的偶行门极走线、连接像素阵列与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走线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设置于每一奇行门极走线或偶行门极走线上;每一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包括一个D锁存器及与D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DC转换器,一个数据选择器及若干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组成一个行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器的输入端与门极驱动芯片连接,输出端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前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出端与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器具有一个或门OR1,或门OR1的第一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门极扫描信号DATA_ST,第二输入端接入行驱动组件最后一个阵列行门极驱动单元的D锁存器的移位寄存信号DATA_K+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边框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锁存器包括第一传输门TG1、第二传输门TG2、第一非门NO1及第二非门NO2;或门OR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输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输门TG1的门控输入端接入门极驱动芯片的时钟信号CLK_K,门控输出端与第二传输门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飞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