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53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涉及数据测绘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下地形测量在测量时都是租用测量地域的渔船,再通过支架将测量仪器固定于渔船上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因为测量地域的不同,测量时使用的渔船经常不同,导致测量时需要对支架进行重复拆装,操作繁琐的问题,其包括船体、可拆卸连接于船体上的测量杆、设于测量杆上端的GPS定位装置和设于测量杆下端的检测探头;船体包括依次拼接的船头、船身和船尾,船身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船头或船尾的连接组件;船尾远离船身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抱紧固定测量杆的抱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船体呈分体设置,方便进行运输,可循环使用,而无需对抱紧件重复拆装,操作简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
本技术涉及数据测绘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
技术介绍
水下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特定测量,测量江河、湖泊、水库、港湾和近海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以绘制水下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主要内容是在陆地建立控制网和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水下地形测绘包括测深点定位、水深测量、水位观测和绘图,测深点定位的方法有断面索法、经纬仪或平板仪前方交会法、六分仪后方交会法、全站式速测仪极坐标法、无线电定位法、水下声学定位和差分GPS定位法等。现有水下地形测量在测量时都是租用测量地域的渔船,再通过支架将测量仪器固定于渔船上,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因为测量地域的不同,所以测量时使用的渔船经常不同,导致测量时需要对支架进行重复拆装,操作繁琐,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船体呈分体设置,方便进行运输,可循环使用,而无需对抱紧件重复拆装,操作简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包括船体,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船体上的测量杆、设于测量杆上端的GPS定位装置和设于测量杆下端的检测探头;所述船体包括依次拼接的船头、船身和船尾,所述船身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船头或船尾的连接组件;所述船尾远离船身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抱紧固定测量杆的抱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船体呈分体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拼接固定在一起,拆装简单,同时船身与船头在运输时能够叠放于船尾内,减少了船体运输时占用的空间,方便对船体进行运输,使船体可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测量时的成本;同时在测量时无需对抱紧件进行重复拆装,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紧件包括:固定抱紧片,固定于船尾远离远离船身的一侧;活动抱紧片,一端与固定抱紧片的一端铰接;连接螺柱,转动连接于固定抱紧片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抱紧片的另一端开设有供连接螺柱穿设的穿设孔;压紧螺母,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柱远离固定抱紧片的一侧以驱使固定抱紧片与活动抱紧片抱紧测量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测量杆抵接放置于固定抱紧片远离船尾的一侧,转动活动抱紧片使连接螺柱穿设于穿设孔内,并通过压紧螺母压紧活动抱紧片,以驱使固定抱紧片与活动抱紧片抱紧固定测量杆,操作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船尾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浮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块的设置,增大了船体的浮力,同时对船体两侧的力进行平衡,使船体两侧受力平衡,还增加了船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使船体不易被波浪打翻,提高了船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抱紧片的另一端开设有穿设孔互相连通且供连接螺柱滑入穿设孔的滑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入槽的设置,使连接螺柱无需从一端穿入穿设孔,而可以经滑入槽滑入至穿设孔,使连接螺柱拆装方便,提高了连接螺柱的拆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柱,依次穿设于船身与船尾相邻的侧壁上,或依次穿设于船身与船头的相邻侧壁上;抵接盘,一体设于螺柱的一端;压紧盘,螺纹连接于螺柱的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螺柱穿设于船身与船尾相邻的侧壁上,或船身与船头的相邻侧壁上,再转动压紧盘配合抵接盘夹紧固定船身与船尾,或船身与船头,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盘远离螺柱的一侧与所述压紧盘远离抵接盘的一侧均一体设有供手握持的握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环的设置,增加了抵接盘与压紧盘的握持面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转动抵接盘与压紧盘,提高了连接组件的拆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柱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对螺柱与船身、船头、船尾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高了螺柱与船身、船头、船尾之间的密封性,使水不易经螺柱与船身、船头、船尾之间的缝隙进入船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船头靠近船身的一侧一体设有第一定位片,所述船尾靠近船身的一侧一体设有第二定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片与第二定位片方便船身与船头以及船尾组装时进行拼接定位,使船身与船头以及船尾不易发生错位,以方便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第一定位片与第二定位片对船身与船尾以及船身与船头之间的拼接处进行密封,提高了船身与船尾以及船身与船头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船身与所述船尾的两相对侧壁上均一体设有支撑片,两相对所述支撑片上架设有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板架设于支撑片上供使用者乘坐,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船身、船头能够叠放于船尾内,减少了船体运输时占用的空间,以方便进行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上还一体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座板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限位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板放置于支撑片上并通过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进行限位,以使座板不易与支撑片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了座板使用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船体呈分体设置,方便进行运输,可循环使用,而无需对抱紧件重复拆装,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船尾与抱紧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3是船尾与船身、连接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是船头与船身、连接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6是座板与船尾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船体;11、船头;111、第一定位片;12、船身;121、支撑片;122、限位块;13、船尾;131、第二定位片;2、测量杆;3、GPS定位装置;4、检测探头;5、连接组件;51、螺柱;52、抵接盘;521、握持环;53、压紧盘;54、密封垫;6、抱紧件;61、固定抱紧片;62、活动抱紧片;621、穿设孔;622、滑入槽;63、连接螺柱;64、压紧螺母;7、座板;71、限位槽;8、浮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包括船体1、测量杆2、GPS定位装置3、检测探头4、连接组件5和抱紧件6;船体1包括依次拼接的船头11、船身12和船尾13,船头11、船身12和船尾13优选由塑料制成,船头11与船身12以及船身12与船尾13均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测量杆2安装于船尾13远离船身12的一侧并通过抱紧件6固定于船尾13,GPS定位装置3安装于测量杆2的上端,检测探头4固定于测量杆2的下端,检测探头4优选超声波探头。船尾13的两外侧壁上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浮动块8,浮动块8既可以用来平衡测量杆2的力,又增加了船体1宽度方向的长度,使船体1运动时更加稳定;浮动块8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船尾13的两侧,也可以一体设于船尾13的两侧,此处浮动块8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船体(1)上的测量杆(2)、设于测量杆(2)上端的GPS定位装置(3)和设于测量杆(2)下端的检测探头(4);/n所述船体(1)包括依次拼接的船头(11)、船身(12)和船尾(13),所述船身(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船头(11)或船尾(13)的连接组件(5);/n所述船尾(13)远离船身(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抱紧固定测量杆(2)的抱紧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船体(1)上的测量杆(2)、设于测量杆(2)上端的GPS定位装置(3)和设于测量杆(2)下端的检测探头(4);
所述船体(1)包括依次拼接的船头(11)、船身(12)和船尾(13),所述船身(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船头(11)或船尾(13)的连接组件(5);
所述船尾(13)远离船身(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抱紧固定测量杆(2)的抱紧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件(6)包括:
固定抱紧片(61),固定于船尾(13)远离船身(12)的一侧;
活动抱紧片(62),一端与固定抱紧片(61)的一端铰接;
连接螺柱(63),转动连接于固定抱紧片(61)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抱紧片(62)的另一端开设有供连接螺柱(63)穿设的穿设孔(621);
压紧螺母(64),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柱(63)远离固定抱紧片(61)的一侧以驱使固定抱紧片(61)与活动抱紧片(62)抱紧测量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抱紧片(62)的另一端开设有穿设孔(621)互相连通且供连接螺柱(63)滑入穿设孔(621)的滑入槽(6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13)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浮动块(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伊泽耿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数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江北区江河水利工程管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