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45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冰箱,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间室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用于开闭所述制冷间室的至少一个门体;以及开设于所述主体侧壁上的至少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契合车载座椅的侧边壁设置,以通过限位凹槽与车载座椅侧边壁的相互卡接作用将车载冰箱可拆卸地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两车载座椅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冰箱,通过在其主体腰侧开设贯通凹槽,可以将冰箱可拆卸地固定在两车载座椅之间,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冰箱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冰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冰箱成为用户日常生活所需,随着用户对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冰箱的使用环境不在局限于家庭,相应的,出现一种车载冰箱供用户使用。车载冰箱由于小巧、携带方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车载冰箱,均是依照家用冰箱的缩小版进行改造,当车载冰箱放置于车内部时,通常需要单独占用座椅空间,导致车载冰箱不能与车做更好的融合,浪费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冰箱。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冰箱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间室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用于开闭所述制冷间室的至少一个门体;以及开设于所述主体侧壁上的至少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契合车载座椅的侧边壁设置,以通过限位凹槽与车载座椅侧边壁的相互卡接作用将车载冰箱可拆卸地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两车载座椅之间。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壁面,所述限位凹槽开设于所述侧壁面且贯穿主体的顶面和底面设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限位凹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凹槽各部分形成的截面均为弧形。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所述侧壁面包括首尾连接设置的前壁面、右壁面、后壁面以及左壁面,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为2个,且对称开设于右壁面和左壁面上。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自贯穿前壁面和后壁面形成的轴线方向,两限位凹槽之间形成的截面将所述主体分割为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中,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向前壁面方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和/或所述后半部中,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向后壁面方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面包括首尾连接设置的前壁面、右壁面、后壁面以及左壁面,所述门体设置为2个,且分别形成前壁面和后壁面。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内部设置连通制冷间室和主体外部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口曝露于所述主体外部,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通道开启或关闭的挡板。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还设置电子显示屏,和/或设置USB接口。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设置为2个,且设置于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上;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其中一个门体上,其中另一门体上还设置一把手。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外框架设置为吉他形状,形成吉他形状的中部凹陷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载冰箱,通过在其主体腰侧开设贯通凹槽,可以将冰箱可拆卸地固定在两车载座椅之间,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图2分别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冰箱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图5分别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冰箱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结合参照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间室的主体10,设置于所述主体10上,且用于开闭所述制冷间室的至少一个门体20;以及开设于所述主体10侧壁上的至少一限位凹槽30,所述限位凹槽30契合车载座椅(未图示)的侧边壁设置,以通过限位凹槽30与车载座椅侧边壁的相互卡接作用将车载冰箱可拆卸地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两车载座椅之间。本技术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10的外框架设置为吉他形状,形成吉他形状的中部凹陷形成所述限位凹槽30。所述吉他为电子器材,例如:电吉他、木吉他等,在此不做具体赘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主体10包括:顶面11,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壁面,所述限位凹槽30开设于所述侧壁面且贯穿主体10的顶面11和底面设置。本技术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凹槽30的开设形状契合车载座椅的侧壁设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限位凹槽30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凹槽30各部分形成的截面均为弧形;在图1、图2所示实例中,限位凹槽30的截面为半圆形,当然,在本技术其他实施方式中,所示截面还可以为多变形、例如:梯形、四边形等。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面包括首尾连接设置的前壁面12、右壁面13、后壁面14以及左壁面15,所述限位凹槽30设置为2个,且对称开设于右壁面13和左壁面15上。较佳的,所述限位凹槽30靠近右壁面13和左壁面15的中部设置,如此,可将车载冰箱均衡部置在两汽车座椅之间。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自贯穿前壁面12和后壁面14形成的轴线方向,两限位凹槽30之间形成的截面将所述主体10分割为前半部10a和后半部10b;所述前半部10a中,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30向前壁面12方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和/或所述后半部10b中,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30向后壁面14方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如图3所示,自顶面11至底面方向,主体10各截面程“8”字形,限位凹槽30形成于“8”字腰部,前半部10a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未示出)自限位凹槽30向前壁面12方向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后半部10b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30向后壁面14方向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即前半部10a和后半部10b对应侧壁的部分向外凸申,如此通过前半部10a和后半部10b配合限位凹槽30,使得车载冰箱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车载座椅之间,且如此结构设置,当用户意外碰触车载冰箱时,保持车载座椅的侧边壁始终卡接在限位凹槽30中。例如:车载座椅放置于前置的车载座椅之间时,可使得车载冰箱占据部分扶手位置。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示前半部10a和后半部10b形成的侧壁面还可以设置为波浪形状、梯形形状等。在本技术另一具体示例中,结合图6所示,前半部10a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未示出)自限位凹槽30向前壁面12方向依次增大,后半部10b沿所述轴线形成的截面自限位凹槽30向后壁面14方向依次增大,如此通过前半部10a和后半部10b配合限位凹槽30,使得车载冰箱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车载座椅之间,且如此结构设置,当用户意外碰触车载冰箱时,保持车载座椅的侧边壁始终卡接在限位凹槽30中。例如:车载座椅放置于前置的车载座椅之间时,可使得车载冰箱占据部分扶手位置。本技术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门体20设置为2个,且设置于主体10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上。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间室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用于开闭所述制冷间室的至少一个门体;/n以及开设于所述主体侧壁上的至少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契合车载座椅的侧边壁设置,以通过限位凹槽与车载座椅侧边壁的相互卡接作用将车载冰箱可拆卸地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两车载座椅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间室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用于开闭所述制冷间室的至少一个门体;
以及开设于所述主体侧壁上的至少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契合车载座椅的侧边壁设置,以通过限位凹槽与车载座椅侧边壁的相互卡接作用将车载冰箱可拆卸地固定于两并排排布的两车载座椅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壁面,所述限位凹槽开设于所述侧壁面且贯穿主体的顶面和底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限位凹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凹槽各部分形成的截面均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所述侧壁面包括首尾连接设置的前壁面、右壁面、后壁面以及左壁面,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为2个,且对称开设于右壁面和左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自贯穿前壁面和后壁面形成的轴线方向,两限位凹槽之间形成的截面将所述主体分割为前半部和后半部;
所述前半部中,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寒星田振华李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