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度表的新型磁力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41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度表的新型磁力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度表中所采用的磁力轴承。是由上磁铁、纯铁磁轭、下磁铁、下轴承套组合、圆盘组合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下磁铁有效工作面积或下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上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并在上磁铁和下磁铁外部分别设置隔离套。从而改善了磁铁表面磁场的均匀度并减少了漏磁现象,使得磁力轴承电度表“起动”性能不好的难题得以解决。(*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度表中所采用的磁力轴承。磁力轴承是近年来电度表中所采用的一种新型转动机构。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可分为转动和静止两个部分。转动部分即上磁铁与纯铁磁轭紧密配合后镶嵌入园盘组合中成为一体;静止部分即下磁铁与纯铁磁轭紧密配合后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内成为一体。这样,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使转动部分悬浮运转,消除了轴向压力,减小轴承的摩擦和磨损。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磁力轴承中上、下磁铁的外形尺寸结构设计完全一样,即上磁铁有效工作面积与下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完全相同,在同心度好时,上、下两块磁铁间隙中的磁场还比较均匀;若同心度不好时,上、下两块磁铁便产生了侧压力,则导致上、下两块磁铁间隙边缘处的磁场忽强忽弱非常不均匀,同时还增大了漏磁。因此造成了磁力轴承“起动”性能不好,直接影响了磁力轴承电度表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磁力轴承上、下磁铁的尺寸结构关系,并在上、下磁铁外部分别设置隔离套,改善磁铁表面磁场的均匀度并减少漏磁现象,以保证磁力轴承良好的“起动”性能,提高磁力轴承电度表的一次合格率。本技术的实施步骤如下磁力轴承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所构成,转动部分即上磁铁(1)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园盘组合(5)中成为一体;静止部分即下磁铁(3)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4)成为一体。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使转动部分悬浮运转,其特征在于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或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参见图2、3,磁力轴承中的磁铁改变了原设计中上、下磁铁(1、3)相同尺寸关系,直径较大的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了直径较小的磁铁有效工作面积。这样,由于减小了磁铁的有效工作面积,使得磁场更集中,磁场均匀度更好。再者采用此种设计后,在电度表基架上、下孔同轴度不好的情况下,磁力轴承具有自动定位的作用,即上、下两块磁铁(1、3)相互推斥,在推斥力和园盘组合(5)重量(包括上磁铁重量)相等时,上、下两块磁铁(1、3)之间有一个稳定的推起间隙(约0.8~1mm),这时若上、下两块磁铁(1、3)不在同一轴线上时,园盘组合(5)便会由于左右推斥力不均匀而自动找中心、定位,从而消除了由于固定磁力轴承的基架不同心所产生的磁场不均匀的问题,使磁力轴承的“起动”性能得到改善。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上、下两块磁铁(1、3)的外部分别设置了隔离套(6、7)减少了漏磁现象。安装时,将上磁铁(1)套入隔离套(6),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园盘组合(5)中形成转动部分;然后将下磁铁(3)套入隔离套(7),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4)内形成静止部分。如果在外界磁场影响不大时,图2、3中的隔离套(6、7)和纯铁磁轭(2)也可不用,即上磁铁(1)直接镶嵌于园盘组合(5)中成为一体,下磁铁(3)直接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4)内成为一体,形成悬浮运转,效果同样明显。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改进了磁力轴承上、下磁铁的尺寸结构,增设了隔离套,明显改善了磁铁表面磁场的均匀度,解决了目前磁力轴承“起动”性能不好这一难题,使磁力轴承电度表一次合格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同时减少了漏磁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突出。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说明图1原磁力轴承结构示意图(1)-上磁铁(2)-纯铁磁轭(3)-下磁铁(4)-下轴承套组合(5)-园盘组合图2、3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上磁铁(2)-纯铁磁轭(3)-下磁铁(4)-下轴承套组合(5)-园盘组合(6)-隔离套(7)-隔离套图4本技术上、下磁铁尺寸关系示意图φD-大磁铁外径尺寸φD1-大磁铁内径尺寸φd-小磁铁外径尺寸φd1-小磁铁内径尺寸本技术实施关键在于改变磁力轴承上、下磁铁的尺寸结构关系,不论选择上磁铁大、下磁铁小,还是上磁铁小、下磁铁大的形式,大、小磁铁的尺寸关系都应满足φD=φd+1mm;φD1=φd1-1mm。也可采用其它尺寸,但必须满足φD>φd、φD1<φd1。本技术所采用的上、下磁铁的表面磁感应强度约为0.06-0.065特斯拉,(即600-650高斯),磁铁本身的磁场均匀度应小于5%,磁力轴承所采用的园盘组合重量(包括上磁铁重量)约为22-24克,上、下磁铁相斥推起间隙约为0.8-1mm;±0.2mm。本技术还采用了隔离套,由于设置隔离套后使纯铁磁轭和磁铁之间进行了磁隔离,从而使纯铁磁轭既可起到减少磁铁本身漏磁的作用,又可以在外界磁场较强时起到屏蔽作用,避免了外磁场对磁力轴承间隙中磁场的干扰。隔离套的制做材料可选用铜、铝等非导磁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度表的新型磁力轴承,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所构成,转动部分即上磁铁(1)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园盘组合(5)中成为一体,静止部分即下磁铁(3)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4)内成为一体,使转动部分悬浮运转,其特征在于a.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或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b.在上磁铁(1)和下磁铁(3)外部分别设置隔离套(6)和(7)。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度表的新型磁力轴承本技术涉及电度表中所采用的磁力轴承。是由上磁铁、纯铁磁轭、下磁铁、下轴承套组合、圆盘组合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下磁铁有效工作面积或下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上磁铁有效工作面积,并在上磁铁和下磁铁外部分别设置隔离套。从而改善了磁铁表而磁场的均匀度并减少了漏磁现象,使得磁力轴承电度表“起动”性能不好的难题得以解决。文档编号G01R11/00GK2107022SQ9122838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蔡传捷 申请人:天津市中环电工仪器仪表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度表的新型磁力轴承,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所构成,转动部分即上磁铁(1)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园盘组合(5)中成为一体,静止部分即下磁铁(3)与纯铁磁轭(2)紧密配合后镶嵌入下轴承套组合(4)内成为一体,使转动部分悬浮运转,其特征在于:a.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或下磁铁(3)有效工作面积包容上磁铁(1)有效工作面积;b.在上磁铁(1)和下磁铁(3)外部分别设置隔离套(6)和(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传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环电工仪器仪表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