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31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包含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具有阶梯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用于遮挡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正相关。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烟气偏差分布规律,针对性地设计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的形状,达到最佳的烟气偏差调整效果。同时,具有制造成本低、对锅炉影响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站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电站锅炉,特别是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其水平烟道烟气偏差一直是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炉膛出口及水平烟道烟气偏差主要是炉内气流的残余旋转和引风机牵引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消除锅炉烟气偏差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基于燃烧调整,包括不同磨煤机运行组合、燃烧器配风方式、二次风送入位置和角度等方面的调整。这些措施虽然对烟气偏差的调整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往往引起燃烧特性、汽温特性的其他不利影响,同时调整方式也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在锅炉烟气偏差调整中存在的调整方式复杂,容易引起燃烧特性、汽温特性的其他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为了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包含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具有阶梯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用于遮挡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成正比。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板的材质依据其所处位置的烟气温度选择,要能够承受该位置的烟气温度,优选钢板。锅炉烟气在对受热装置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烟气速度越高和烟温越高,则烟气所加热的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越高,反之则壁温越低,因此受热装置的管道壁温的热偏差分布规律与烟气偏差分布规律相近似。本专利技术依据受热装置的管道壁温的热偏差分布规律设定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金属板的形状,由于管道壁温的热偏差分布规律与烟气偏差分布规律相近似,因此本专利技术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金属板的形状也可以依据烟气偏差分布规律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所述依据受热装置的管道壁温的热偏差分布规律设定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金属板的形状,具体而言为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正相关,本专利技术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具体指金属板顶面的阶梯与金属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由于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正相关,因此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壁温越高,则用于遮挡管道的金属板顶面的阶梯与金属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设定的越大,金属板所遮挡的受热装置的管道面积越大,形成了越强的锅炉烟气遮挡效果,抑制锅炉烟气流速,从而对烟气偏差进行调整,避免受热装置的管道过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还包含金属板的固定装置,例如挂钩或卡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一体形成或由多块金属板拼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呈现从中间向两侧的高度逐级降低的阶梯形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的最大值小于3m,优选2m。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5m,3m)。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依据烟气速度选择,一般在4mm以上,优选7mm以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锅炉,包含如上所述的任一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和受热装置,所述受热装置包含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所述管道屏由多根管道排列而成,所述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中的每片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包含驼峰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设置于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中金属板最大高度的阶梯遮挡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中具有最高壁温的最外侧管道。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管道的受热方式包含锅炉烟气加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的总数量为10至100片,上述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的数量为5至10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管道屏的外侧是指管道屏迎向烟气流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是指管道屏中迎向烟气流动方向的第一根管道。进一步地,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设置于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的外侧的一种方式为:所述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中的至少两片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的外壁面连接保护套圈,所述保护套圈的外侧连接U形卡件,所述U形卡件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护套圈能够防止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对最外侧管道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例中,最外侧管道的外壁面焊接保护套圈,保护套圈外侧焊接U形卡件,所述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焊接于U形卡件和保护套圈上。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的底面与锅炉的顶棚受热面齐平。进一步地,沿所述最外侧管道的高度设置多个连接的保护套圈和U形卡件,以使所述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能够牢固固定。多个连接的保护套圈和U形卡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圈和U形卡件的本身高度依据所述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的重量选择,为100mm以上,优选150m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设置于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呈现驼峰形状的多片管道屏的外侧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吊挂在锅炉顶棚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片管道屏中的每片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包含至少两个驼峰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的数量与所述驼峰形状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受热装置设置于锅炉的水平烟道内,所述受热装置的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沿所述水平烟道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若干片管道屏中的每片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包含两个驼峰形状,具有其中一个驼峰形状壁温分布的多片管道屏靠近所述水平烟道的左侧炉壁,包含左起的第6至12片管道屏,具有另一个驼峰形状壁温分布的多片管道屏靠近所述水平烟道的右侧炉壁,此组管道屏包含右起的第3至8片管道屏。进一步地,所述受热装置包含过热器和再热器,优选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依据烟气偏差分布规律,针对性地设计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的形状,达到最佳的烟气偏差调整效果。同时,具有制造成本低、对锅炉影响小、安装方便等优点。(2)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烟气偏差调整装置设置于锅炉受热装置的外侧,通过抑制烟气流速,使烟气二次分配,可以有效抑制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壁温分布呈“驼峰”趋势,实现削峰填谷的目的,有效的控制锅炉热偏差对锅炉受热装置的影响、避免受热面出现超温,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在锅炉水平烟道内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在高温再热器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在高温再热器上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具有阶梯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用于遮挡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正相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具有阶梯形状,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用于遮挡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与所述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遮挡的锅炉受热装置的管道的壁温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顶面呈现从中间向两侧的高度逐级降低的阶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顶面的阶梯高度的最大值小于3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4mm以上。


5.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烟气偏差调整装置和受热装置,所述受热装置包含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所述管道屏由多根管道排列而成,所述若干片并列布置的管道屏中的每片管道屏的最外侧管道在受热时的壁温分布包含驼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海王树民宋畅张翼彭永红何江涛马栋周星龙王海峰赫向辉曹思江孙德计张冠雄王大鹏彭荣刚张冠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神华国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