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V一专利>正文

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22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限制填充材料的弹性系数,由此,使得填充材料与已浇筑混凝土等的抗弯刚度相似,从而,将其之间的不均一性最小化,并提高振动特性,通过提高分离隔震台之间的结合力而提高耐用性,防止在分离隔震台之间的钢筋相接时发生反冲现象,从而,防止分离隔震台的弯曲固有振动数低下,而与拉伸压缩载荷的稳定的传输一起,在振动侧面直接执行钢筋的弹性恢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板一体式分离隔震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即使具有可分离式一体化结构,也能够具有与构成为完全一体的隔震台相同的动态特性。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半导体元件的制造工艺从光刻、蚀刻、薄膜层积而经过各种单位工艺,为此,使用各种半导体制造设备。该半导体制造设备因执行精密的工艺,因在由外部传输的振动等非常脆弱,由此,为了确保半导体元件的高品质及收益率,需要对其进行解决,由此,研发一种隔震台。现有的隔震台使得在上面设置半导体制造装置,以使半导体制造装置未直接被设置在地面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振动进行吸收及缓解。但,现有的隔震台存在了如下问题,因由大部分单一的物体构成,由此,在投入及设置时需要大量的空间,并引起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改善该问题,韩国注册专利第10-0791079号的“隔震台及其设置方法”作为现有技术而公开,其包括:设备支撑体,具有两个以上设备支撑组及贯通所述设备支撑组的侧面而相互间连接所述设备支撑组的组连接单元;及地面结构体,设置在所述设备支撑体的下部而支撑所述设备支撑体。但,该现有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无法充分考虑提高设备支撑组之间的结合力,在增强耐用性上存在限制,并且,为了将设备支撑组设置在地面结构体,而在设备支撑组形成螺栓接合孔,由此,不仅导致设备支撑组的耐用性低下,对其制造及设置也产生了麻烦。并且,现有技术因设备支撑组的分离结构而在提高振动特性方面存在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限制填充材料的弹性系数,使得填充材料与已浇筑混凝土等的抗弯刚度相似,将其之间的不均一性最小化,而提高振动特性,通过提高分离隔震台之间的结合力而提高耐用性,并防止在分离隔震台之间的钢筋相接时发生反冲现象,由此,防止分离隔震台的弯曲固有振动数低下,从而,与拉伸压缩载荷的稳定传输一起,在振动侧面顺利地执行钢筋的弹性恢复功能,在分离隔震台发生弯矩时,使得能够进行混凝土与模板的一体化行动,并提高隔震台的阻尼性能,由此,能够控制共振响应。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通过下面的实施例的说明而容易理解。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包括:多个分离隔震台,两侧侧面与下部面由上方被开启的容纳空间的壳体的侧部水平延伸而形成连接空间,在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连接空间铺设钢筋,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钢筋混凝土;模板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壳体,以使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钢筋连接部,相互连接显露至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的钢筋;及填充材料,使得能够在分别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的连接空间内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钢筋混凝土,并使得具有被浇筑至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混凝土的弹性系数的50~200%的弹性系数。所述模板连接部包括:固定螺栓,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至相互邻近的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底面上;连接板,被插入至各个所述固定螺栓;及螺母,分别螺旋接合至由所述连接板分别突出的固定螺栓,由此,固定使得所述连接板连接相互邻近的所述分离隔震台。所述钢筋连接部包括:连接螺母,螺旋结合至形成于按一列配置在各个相互邻近的连接空间的钢筋各自的末端的外螺纹部,由此,使得相互连接钢筋;及防松螺母,螺旋结合至所述钢筋各自的外螺纹部,以分别与所述连接螺母两端相接,从而,防止所述连接螺母松开。所述钢筋连接部还包括:限位垫圈,介于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之间,并具有大于所述连接螺母及所述防松螺母的宽度的直径。还包括:剪力键,垂直设置在所述模板的下部面,防止混凝土的活动,所述剪力键包括:柱子,通过焊接垂直固定在所述模板的下部面;及头部,具有扩展至所述柱子的上端的直径或宽度。还包括:剪力键,垂直设置于所述模板的下部面而防止混凝土的活动,所述剪力键包括:固定螺母,通过焊接固定至所述模板的下部面;连接螺栓,螺旋结合至所述固定螺母而垂直设置;头部,配置使得在所述连接螺栓的上端具有扩展的直径或宽度;及防松螺母,螺旋结合至所述连接螺栓而设置在所述固定螺母上。减震垫,设置使得介于所述模板的下部面与所述混凝土或所述填充材料之间,以使所述剪力键贯通。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具有如下效果,限制填充材料的弹性系数,由此,使得填充材料与已浇筑混凝土等的抗弯刚度类似,由此,将其之间的不均匀性最小化,而且,提高振动特性,并提高分离隔震台之间的结合力,由此,提高耐用性,且防止在连接分离隔震台之间的钢筋时,发生反冲现象,由此,防止因分离隔震台的弯曲固有振动数低下,而使得与稳定传输拉伸压缩载荷一起,顺利地在振动侧面执行弹性恢复功能,在分离隔震台发生弯矩时,能够使得进行混凝土与模板的一体化行动,并增强隔震台的减震性能,从而,提高控制共振响应。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平面图;图2为显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侧截面图;图3为显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侧截面图;图4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侧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0:分离隔震台111:壳体111a:侧面111b:下部面112:容纳空间113:连接空间114:钢筋115:混凝土120:模板连接部121:固定螺栓122:连接板123:螺母130:钢筋连接部131:连接螺母132:防松螺母133:限位垫圈140:填充材料150、160:剪力键151:柱子152:头部161:固定螺母162:连接螺栓163:头部164:防松螺母170: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施加各种变形,并具有各种实施例,将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进行例示并进行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其并非将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实施形式限定,并包括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同等物以及代替物,并且,能够变形为各种其它形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非通过下面的实施例限定。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与附图符号无关,对于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图1为显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平面图,图2为显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的侧面图。参照图1及图2,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100包括:分离隔震台110、模板连接部120、钢筋连接部130及填充材料140,在组装多个分离隔震台110而设置在地面结构体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其特征在于,/n包括:/n多个分离隔震台,两侧侧面与下部面由形成上方开启的容纳空间的壳体的侧部水平延伸而形成连接空间,并在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连接空间铺设钢筋,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混凝土的浇筑而形成钢筋混凝土;/n模板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壳体,以使保持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的状态;/n钢筋连接部,相互连接显露至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的钢筋;及/n填充材料,使得能够在分别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的连接空间内与混凝土一起浇筑而形成钢筋混凝土,/n所述填充材料的弹性系数为浇筑至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混凝土的弹性系数的50~20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0 KR 10-2019-00587801.一种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多个分离隔震台,两侧侧面与下部面由形成上方开启的容纳空间的壳体的侧部水平延伸而形成连接空间,并在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连接空间铺设钢筋,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混凝土的浇筑而形成钢筋混凝土;
模板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壳体,以使保持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的状态;
钢筋连接部,相互连接显露至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的钢筋;及
填充材料,使得能够在分别相互连接所述分离隔震台的连接空间内与混凝土一起浇筑而形成钢筋混凝土,
所述填充材料的弹性系数为浇筑至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混凝土的弹性系数的5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连接部包括:
固定螺栓,通过焊接分别固定于相互邻近的所述分离隔震台各自的连接空间地面上;
连接板,插入至各个所述固定螺栓,具有相当于所述下部面厚度1~5倍的厚度;及
螺母,分别螺旋连接至分别由所述连接板突出的固定螺栓,由此,所述连接板连接相互邻近的所述分离隔震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一结构动态特性的可分离式一体化隔震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连接部包括:
连接螺母,螺旋结合形成于按一列配置至各个相互邻近的连接空间的钢筋各自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海东朴健绿柳国铉宋敬镐
申请(专利权)人:株V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