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9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及无人机,复合式减振装置包括减振支架、一级减振模组、次级减振模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单元;减振支架包括支撑臂;一级减振模组与次级减振模组分别设置于支撑臂的两侧;一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一被动减振单元,第一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机架连接;次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二被动减振单元,第二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云台或者载荷支架连接;传感器单元设置在减振支架上,且与控制器连接;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二主动减振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缓各频段的振动,提高对无人机的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及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减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目前航拍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会出现振动,严重影响拍摄,因此需要稳定云台来保证相机的稳定。目前一般通过减振零件与机身相连的被动隔振方式来减少震动。通过上述方式云台会相对于无人机运动从而达到缓冲减振的目的,却不能隔离无人机本身动力产生的较高频率振动和抖动的影响,而导致拍摄的不稳定性。无人机与云台之间的振动源主要是发动机(或电机)、旋翼和无人机机体。以典型的10kg级无人直升机为例,其发动机和旋翼的转速分别为10000rpm左右和1500rpm左右,对应的振动频率分别为167Hz左右和25Hz左右,上述振动源分别构成了高频振动和中频振动。此外,无人机机体在飞行过程中会因阵风扰动而产生晃动。上述机体晃动多在5Hz以下,构成了无人机与云台之间的低频振动。橡胶减振球的减振频带较窄,且主要分布在高频段。因此单纯采用橡胶减振球的减振效果有限,在中频段和低频段的减振效果较差。在振动环境恶劣的油动无人机和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上,单纯采用橡胶减振球的应用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支架、一级减振模组、次级减振模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单元;所述减振支架包括支撑臂;所述一级减振模组与所述次级减振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所述一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一被动减振单元,所述第一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机架连接;所述次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二被动减振单元,所述第二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云台或者载荷支架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减振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主动减振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支架、一级减振模组、次级减振模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单元;所述减振支架包括支撑臂;所述一级减振模组与所述次级减振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所述一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一被动减振单元,所述第一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机架连接;所述次级减振模组包括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以及第二被动减振单元,所述第二被动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减振单元上且用于与云台或者载荷支架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减振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减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主动减振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动减振单元包括橡胶减振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减振单元包括安装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的多个直线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爽罗斯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