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除尘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9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包括活动底座、旋转支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活动清洁部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活动底座、旋转支架和活动清洁部电连接,控制器设置在活动底座内;旋转支架包括旋转部、支撑架和第一滑动部;第二支撑臂包括第二滑轨,活动清洁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并可在第二滑轨内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吊扇除尘机器人通过设置活动底座、旋转支架和能够移动的活动清洁部,能够移动至吊扇下方,通过控制器控制活动清洁部贴合在吊扇叶片上布满灰尘的一侧端面上,通过移动活动清洁部,清洁吊扇叶片,还能通过旋转支架的旋转,继续清理其他吊扇叶片,能够方便高效率地完成吊扇清洁,确保吊扇清洁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扇除尘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
技术介绍
吊扇是一种悬置在空中,风向自天花板往地面吹的气流驱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地铁站厅和工厂车间等场所,具有较好的通风和降温消暑效果。尤其是对于工厂车间当中的吊扇,往往采用大功率、大叶片的吊扇,不仅噪音较小,风力也较大,十分有利于在具有较大空间的车间当中使用。然而,吊扇上往往容易积累灰尘,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可能对吊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尘处理。然而,吊扇悬置在天花板上,除尘作业需要在空中进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除尘作业较为不便。并且,由于每个吊扇至少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片,并且叶片往往容易随轴转动,人工清理难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包括活动底座、旋转支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活动清洁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活动底座、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活动清洁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底座、旋转支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活动清洁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活动底座、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活动清洁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内;/n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部、支撑架和第一滑动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的顶端面,所述支撑架包括预定长度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轨内移动;/n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成预设锐角,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活动底座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架顶端与所述活动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扇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底座、旋转支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活动清洁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活动底座、所述旋转支架和所述活动清洁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内;
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部、支撑架和第一滑动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的顶端面,所述支撑架包括预定长度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轨内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成预设锐角,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活动底座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架顶端与所述活动底座的间距;
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第二滑轨,所述活动清洁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滑轨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清洁部包括第二滑动部、第三支撑臂和清洁块;
所述第三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垂直;所述第三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块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臂包括上臂部和下臂部,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立柱和滑块;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滑轨内移动,所述立柱与所述滑块的顶端面垂直连接;所述下臂部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所述上臂部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所述上臂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燕冯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