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输送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叶片泵按照叶轮的支承结构主要可分为外接机械轴以及磁悬浮两种形式。其中,对于外接机械轴的叶片泵,由于其采用了机械密封或其它轴封装置,泵内流体与泵外界不能完全隔离,从而不能有效防止泵内流体与外界的接触,而且由于机械密封需要适量的流体润滑,所以无法做到泵的无泄漏;而对于磁悬浮的叶片泵,虽然可解决流体渗漏、泵内流体与外界接触的问题,但实现磁悬浮功能的控制系统复杂,当叶片泵本身尺寸较小时,控制元器件难以布置,且容易导致复杂的结构与臃肿的体积,适用范围比较小。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流体动压悬浮的转子支撑结构,解决机械支撑的泄漏与磁悬浮支撑的结构复杂问题。但由于泵采用了两个进口的结构,致使叶片泵轴向尺寸较大;此外,泵设置两个进口,两个进口导致叶片泵的全体流道较长,可能引起较大的水力损失,不适合在诸如体外血液循环装置等场合使用。由此可见,两个进口的叶片泵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亟需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的压水室,以及收容在所述压水室内的叶轮;其中,/n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泵进口以及与所述压水室导通的泵出口;/n所述叶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固定连接,所述叶轮、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形成一体式转动体;/n在所述第二转动体内嵌设有电机转子,在所述壳体内嵌设有与所述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相重合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动子相互作用驱动所述一体式转动体转动;/n所述一体式转动体带动流体从所述泵进口进入并从所述泵出口泵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的压水室,以及收容在所述压水室内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泵进口以及与所述压水室导通的泵出口;
所述叶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固定连接,所述叶轮、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形成一体式转动体;
在所述第二转动体内嵌设有电机转子,在所述壳体内嵌设有与所述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相重合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动子相互作用驱动所述一体式转动体转动;
所述一体式转动体带动流体从所述泵进口进入并从所述泵出口泵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泵壳以及与所述泵壳相适配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第一转动体限位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泵壳之间,所述第二转动体限位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泵壳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盖的流道侧与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混合间隙;所述第二端盖的流道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混合间隙;所述泵壳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径向间隙。
所述第一混合间隙、所述第二混合间隙、所述径向间隙形成泵机组的辅助流动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力自平衡的叶片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武,李浩源,王琳,许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