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2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包括定子、转子,离心泵的泵轴依次穿过叶轮、泵体,叶轮固定安装在泵轴上,泵轴与泵体间隔设置,转子能够轴向移动的套在泵轴上,定子套在转子外并固定在泵体上,转子、定子与叶轮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定子的凹槽处与转子表面形成第二空腔,转子、定子与缺口形成第三空腔,转子与定子之间具有间隙,包括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叶轮产生的流体依次经过第一空腔、第一间隙、第二空腔、第二间隙、第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转子的轴向运动实现与定子之间间隙的动态变化,用于平衡离心泵产生的轴向力,避免了因磨损造成的轴向力平衡装置的失效,保证离心泵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平衡结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机械的轴向力平衡装置主要是平衡盘或者平衡鼓,平衡盘或者平衡鼓一侧与末级叶轮的高压流体相连,另一侧的压力大小是大气压力或者旋转机械进口处流体压力;上述两侧的压力差使转子受到了一个与轴向力反向的力,能够抵消一部分转子的轴向力。如申请号:201920691925.3,公开一种多级离心鼓风机的轴向推力控制装置,所述离心鼓风机包括与旋转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旋转主轴、与所述旋转主轴安装连接为一体的进气壳体、安装在中部壳体内的多级叶轮、出气壳体,所述旋转主轴两端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多级叶轮的末级叶轮与所述出气壳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力控制装置包括平衡盘,所述平衡盘套设在所述旋转主轴末端其气封件与末级叶轮之间的旋转主轴上,且在所述平衡盘外周与所述出气壳体之间安装平衡盘密封圈。平衡盘能够根据转子轴向力变化实现自动调节,但是当轴向力过大时,平衡盘会产生磨损;而平衡鼓虽然不易于磨损,但是由于自身结构原因没有办法实现轴向力的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转子,离心泵的泵轴依次穿过叶轮、泵体,叶轮固定安装在泵轴上,泵轴与泵体间隔设置,泵体靠近叶轮的一端具有用于容纳转子和定子的缺口,转子套接在泵轴上并与叶轮连接,定子套在转子外并固定在泵体上,转子、定子与叶轮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定子靠近转子的侧面具有凹槽,定子的凹槽处与转子表面形成第二空腔,转子、定子与缺口形成第三空腔,转子与定子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包括能够变化的第一间隙、恒定的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第二间隙位于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之间,叶轮产生的流体依次经过第一空腔、第一间隙、第二空腔、第二间隙、第三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转子,离心泵的泵轴依次穿过叶轮、泵体,叶轮固定安装在泵轴上,泵轴与泵体间隔设置,泵体靠近叶轮的一端具有用于容纳转子和定子的缺口,转子套接在泵轴上并与叶轮连接,定子套在转子外并固定在泵体上,转子、定子与叶轮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定子靠近转子的侧面具有凹槽,定子的凹槽处与转子表面形成第二空腔,转子、定子与缺口形成第三空腔,转子与定子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包括能够变化的第一间隙、恒定的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第二间隙位于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之间,叶轮产生的流体依次经过第一空腔、第一间隙、第二空腔、第二间隙、第三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环形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翔宇阮圣奇吴仲陈悦陈开峰庞靖袁昊李敬豪邢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