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87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包括表面处理步骤、拉拔步骤、校直步骤、加热步骤、淬火步骤、回火步骤、表面清洗步骤、探伤步骤、上油收线步骤;淬火步骤中用到的淬火装置包括油池、淬火池、负压罩和刮油装置;油池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油池的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过丝槽口;淬火池设置在油池的内部上端,淬火池的两端上部均设置有溢流槽和内过丝槽口;淬火池内设置有供油管,供油管上设置出油嘴;循环泵向供油管泵送淬火油;负压罩设置在油池的上方,负压罩顶部连接排气管;刮油装置设置在淬火池的左侧并与油池的内壁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车间内空气受到污染,减少淬火油的损耗,保证高强度弹簧钢丝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弹簧钢线材生产商生产的国内强度最高的汽车悬架弹簧用钢丝,其抗拉强度可达到2000MPa,用于高要求的弹簧生产。随汽车轻量化要求的推进,2000MPa的强度已经越来越难满足汽车厂商的要求,需要有更高强度的材料。在油淬火弹簧钢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油淬火和回火工艺对弹簧钢丝进行热处理。油淬火是将加热保温后红热的钢丝进入油淬火油槽进行油淬火,形成淬火马氏体钢丝。回火是淬火马氏体钢丝进入回火炉进行加热回火,得到回火屈氏体钢丝,钢丝在油淬火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过多的油烟飘散到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人大量吸入油烟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此外,倘若淬火工艺之后高强度弹簧钢丝表面的淬火油不进行刮除处理,淬火油会进入回火炉内,不仅造成了淬火油的浪费,而且也会产生油烟,污染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其能够避免车间内空气受到污染,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淬火油的损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对弹簧钢丝原料进行表面去氧化皮处理的表面处理步骤;拉拔步骤;对拉拔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进行校直的校直步骤;将校直处理后的弹簧钢丝加热,然后采用淬火装置对弹簧钢丝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步骤;回火步骤,所述回火步骤是在中频加热回火设备中回火,回火温度控制在400℃~450℃之间;对回火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表面进行清洗的表面清洗步骤,所述表面清洗步骤是采用二级高压软水对钢丝表面附着物进行清洗;表面涡流探伤的探伤步骤;上油收线步骤。进一步的,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油池、淬火池、负压罩和刮油装置;所述油池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油池的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过丝槽口;所述油池和淬火池的上端均敞开;所述淬火池设置在油池的内部上端,淬火池的两端上部均设置有溢流槽和内过丝槽口;所述淬火池内设置有供油管,供油管上排列设置多个出油嘴;所述供油管的一端封堵,其另一端与循环泵的出口端连接,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伸入油池底部的抽油管连接;所述负压罩设置在油池的上方,负压罩顶部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风机;所述淬火池的两端与油池的两端设置有间隙;所述刮油装置设置在淬火池的左侧并与油池的内壁固定;两个所述的外过丝槽口和两个所述的内过丝槽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外过丝槽口和内过丝槽口可供高强度弹簧钢丝穿过。进一步的,所述刮油装置由两个刮油器组成,所述刮油器包括盘座、伸缩柱和刮油块;所述盘座的中部开设可供高强度弹簧钢丝穿过的通孔,盘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位于通孔的外侧;所述伸缩柱可滑动地套设在导向套内,伸缩柱的远离盘座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螺母,伸缩柱接近盘座中心的一端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刮油块的一端设置有半圆槽,刮油块远离半圆槽的一端与伸缩柱连接,所述刮油块上与盘座相对的一侧面与盘座接触;所述盘座设置有导向套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上开设螺栓孔;两个刮油器通过螺栓与油池的内壁固定,两个刮油器上的导向套分别位于刮油器中心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半圆槽内的圆弧面上设置有多个沉槽,使刮油块设置有半圆槽的一侧形成刮油部。进一步的,所述盘座上还设置有使通孔与盘座的外部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不小于高强度弹簧钢丝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淬火池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折边,所述淬火池通过折边搭在油池上端的边沿上;所述油池的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油池设置有外过丝槽口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轮轴,固定在同一安装架上的两个轮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轮轴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导向轮,导向轮的侧面上设置有环槽,通过轮轴固定在同一安装架上的两个导向轮共面。进一步的,所述油池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杯。进一步的,所述油池内设置有加热盘管以及用于测量淬火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油池的外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风机、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油池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储油箱上设置有加油口;所述储油箱上安装有供油泵,供油泵的进口端与伸向储油箱底部的上油管连接,供油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油池的内部连通;所述油池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池内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供油泵以及液位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钢丝淬火工艺中产生的油烟扩散至车间内,避免车间内空气受到污染,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通过淬火装置中的刮油装置能够有效地将高强度弹簧钢丝表面的淬火油刮除,有利于降低油池内淬火油的损耗,而且进一步地减少了车间内的烟尘。淬火装置中刮油器的安装和拆卸简单便捷,刮油器内置的刮油块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刮油器更换和维护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淬火装置中淬火池底部设置的出油嘴能够保证高强度弹簧钢丝周围的淬火油油温稳定,从而有利于保证淬火后高强度弹簧钢丝的质量。实现了油池内淬火油的油温和油量的智能控制,便于使用,有利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淬火装置还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利于优化车间内设备的布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淬火槽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刮油器的结构图;图5是图4中沿A-A线刮油器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刮油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中刮油装置的右视图;图8是图4中沿A-A线刮油块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油池;101、通风孔;102、外过丝槽口;2、储油箱;3、上油管;4、供油泵;5、加油口;6、温度传感器;7、高强度弹簧钢丝;8、安装架;9、轮轴;10、导向轮;11、刮油装置;12、负压罩;13、排气管;14、风机;15、淬火池;1501、折边;1502、溢流槽;1503、内过丝槽口;16、液位传感器;17、供油管;18、出油嘴;19、循环泵;20、抽油管;21、加热盘管;22、电磁阀;23、脚杯;24、PLC控制器;25、刮油器;26、螺栓;27、盘座;2701、围边;2702、油孔;2703、通孔;2704、通槽;28、压缩弹簧;29、导向套;30、螺母;31、伸缩柱;32、挡环;33、凸台;34、刮油块;3401、半圆槽;3402、沉槽;3403、刮油部;35、表面处理步骤;36、拉拔步骤;37、校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n对弹簧钢丝原料进行表面去氧化皮处理的表面处理步骤;/n拉拔步骤;/n对拉拔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进行校直的校直步骤;/n将校直处理后的弹簧钢丝加热,然后采用淬火装置对弹簧钢丝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步骤;/n回火步骤,所述回火步骤是在中频加热回火设备中回火;/n对回火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表面进行清洗的表面清洗步骤;/n表面涡流探伤的探伤步骤;/n上油收线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对弹簧钢丝原料进行表面去氧化皮处理的表面处理步骤;
拉拔步骤;
对拉拔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进行校直的校直步骤;
将校直处理后的弹簧钢丝加热,然后采用淬火装置对弹簧钢丝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步骤;
回火步骤,所述回火步骤是在中频加热回火设备中回火;
对回火步骤后的弹簧钢丝表面进行清洗的表面清洗步骤;
表面涡流探伤的探伤步骤;
上油收线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油池、淬火池、负压罩和刮油装置;所述油池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油池的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过丝槽口;所述油池和淬火池的上端均敞开;所述淬火池设置在油池的内部上端,淬火池的两端上部均设置有溢流槽和内过丝槽口;所述淬火池内设置有供油管,供油管上排列设置多个出油嘴;所述供油管的一端封堵,其另一端与循环泵的出口端连接,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伸入油池底部的抽油管连接;所述负压罩设置在油池的上方,负压罩顶部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风机;所述淬火池的两端与油池的两端设置有间隙;所述刮油装置设置在淬火池的左侧并与油池的内壁固定;两个所述的外过丝槽口和两个所述的内过丝槽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外过丝槽口和内过丝槽口可供高强度弹簧钢丝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弹簧钢丝技术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装置由两个刮油器组成,所述刮油器包括盘座、伸缩柱和刮油块;所述盘座的中部开设可供高强度弹簧钢丝穿过的通孔,盘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位于通孔的外侧;所述伸缩柱可滑动地套设在导向套内,伸缩柱的远离盘座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螺母,伸缩柱接近盘座中心的一端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刮油块的一端设置有半圆槽,刮油块远离半圆槽的一端与伸缩柱连接,所述刮油块上与盘座相对的一侧面与盘座接触;所述盘座设置有导向套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上开设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浩葛炎龙张小娟焦亮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恒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