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磷菌、溶磷菌剂、生物菌肥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82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溶磷菌、溶磷菌剂、生物菌肥及应用,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SQP80(Klebsiella),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253。溶磷菌SQP81可以提高玉米地径、株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中性磷酸酶,提高土壤中水溶性磷、碳酸氢钠无机磷的含量,减少土壤中残余态磷含量,促进土壤中活性态、低活性态磷素向活性态磷素转化。菌剂SQP80具有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土壤养分、转化磷素的作用,具有植物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磷菌、溶磷菌剂、生物菌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溶磷菌和溶磷菌剂和它的用途。
技术介绍
磷作为土壤中一种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参与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然界中的磷素存在含量很高,占地壳中的0.28%左右,一般土壤中是不缺乏磷素的,但土壤中缺少可以被植物利用的磷素,通常土壤中95%为无效磷。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土壤类型多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土壤中含有较高的铁、铝离子,对磷素具有很强的共价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土壤中磷素的生物有效性从而使植物难以吸收。此外,随着化肥产业的更加成熟也加大了土壤中磷肥的施用,人们没有科学合理的施用磷肥,导致土壤中难利用磷素大量积累,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何通过溶磷菌剂高效而绿色的提高土壤中磷素利用效率,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溶磷菌是一种具有溶磷作用的一类菌,对土壤磷素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溶磷菌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其具有动态的营养转换和可持续的植物生产。它们可以通过分泌植物生长素,直接促进植物的生长,也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酶等小分子物质,活化难溶性磷等土壤物质,间接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已发现的溶磷微生物很多,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但已报道的仍只占溶磷微生物的一小部分,亟需发掘溶磷能力更强、促生效果更好的溶磷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磷能力强、促生效果好的新溶磷菌株。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磷能力强、促生效果好的溶磷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磷能力强、促生效果好的溶磷菌肥。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磷菌株。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溶磷菌,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SQP81(KlebsiellaaerogenesSQP81),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253。保藏日期:2020年6月30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大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溶磷菌剂,用于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促进植物生长,包括前述溶磷菌,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SQP81(KlebsiellaaerogenesSQP81),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253;将溶磷菌液经离心后,用无菌水洗出菌体并调节菌悬液浓度为4×108cfu/g~6×108cfu/g,得到溶磷菌剂。优选地,所述土壤为黄棕壤、红壤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土壤为红壤。优选地,所述植物为玉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菌肥,施于植物根际土壤,用于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包括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SQP81(KlebsiellaaerogenesSQP81),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253。优选地,所述土壤为黄棕壤、红壤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土壤为红壤。优选地,所述植物为玉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溶磷菌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土壤为黄棕壤、红壤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土壤为红壤。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溶磷菌SQP81可以提高玉米地径、株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中性磷酸酶,提高土壤中水溶性磷、碳酸氢钠无机磷的含量,减少土壤中残余态磷含量,促进土壤中活性态、低活性态磷素向活性态磷素转化。b)菌剂SQP81具有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土壤养分、转化磷素的作用,具有植物生产上的应用价值。c)不同溶磷菌与不同土壤的适配性不同,提高磷素有效性的能力也不同。溶磷菌SQP81在黄棕壤和中红壤均具有促生作用,通过试验证明在黄棕壤效果更好。说明书附图图1是施用不同菌剂土壤有效磷的动态变化。图2是施用不同菌剂对红壤、棕黄壤土壤酶活的影响。图中,P53即XQP53,P81即SQP8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从土壤中筛选的两株新溶磷菌:伯克霍尔德菌XQP53(Burkholderia)、克雷伯氏菌SQP81(Klebsiella)以及EM菌为材料,对比他们对植物生长、土壤养分、磷素形态的影响,以充分说明伯克霍尔德菌作为溶磷菌的功效。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253。保藏日期:2020年6月30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大学。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254,已同日另行提交专利申请。保藏日期:2020年6月30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大学。溶磷菌XQP53、SQP81可用于制备溶磷菌剂和生物菌肥。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供试玉米:玉米种子为郑单958。供试菌剂:试验选用溶磷菌株为XQP53、SQP81,由申请人在土壤中筛选获得,经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XQP53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SQP8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部分(>gene00595742758962Chr_rRNA015742758962)XQP53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EM菌为河南农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M菌液,其中活性菌为2×1010cfu/g。供试土壤:红壤采自江西农业大学气象站实验基地,土壤理化性质为有效磷13.65mg·kg-1、速效钾77.01mg·kg-1、全磷609.26mg·kg-1、有机质16.66g·kg-1、pH值4.61。黄棕壤采于九江市瑞昌市横港镇的,土壤理化性质为有效磷6.56mg·kg-1、速效钾87.36mg·kg-1、全磷532.65mg·kg-1、有机质4.74g·kg-1、pH值6.08。1.2试验处理将玉米种子用75%酒精浸泡1分钟,用4%次氯酸钠浸泡30分钟进行表面消毒,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次后,转入25℃温箱培养中灭菌纱布上进行催芽后使用。盆栽用盆规格为18cm×15cm×15cm,土壤过5mm筛按每盆10kg土壤(换算成干重)装盆。将保存好的溶磷菌剂接种到NBRIP固体培养基上,再转接到LB液体培养基上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磷菌,其特征在于,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2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磷菌,其特征在于,溶磷菌菌株SQP8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M2020253。


2.一种溶磷菌剂,其特征在于,用于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促进植物生长,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溶磷菌;将溶磷菌液经离心后,用无菌水洗出菌体并调节菌悬液浓度为4×108cfu/g~6×108cfu/g,得到溶磷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磷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黄棕壤、红壤中的一种;优选为红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磷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玉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元李宁栾军伟汪加魏马丽丽刘耀辉修玉冰张谦苏文会李林海冯都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