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76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特点是:包括设置在定模框进料口内的定位环和浇口套本体,定位环设置在浇口套本体的上方,定位环与定模框固定,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伸入定模框的定模芯内,定位环的内周壁和浇口套本体的内周壁共同形成由上至下呈台阶状递减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端与定模芯中的流道连接,优点是:能够减少浇口套内渣料的产生和附着,进而减少产品内部夹杂渣料,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
本技术涉及挤压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
技术介绍
挤压铸造是工业上一种常见的轻型零部件成型技术。挤压机铸造模具设置有定模和动模,一定量的被铸金属液通过料缸直接从定模的浇口套处注射上料至型腔中,驱动动模与定模合模压紧,使金属液在型腔中按设定结构形成铸造件,冷却后进行脱模即得铸件产品。但是现有的挤压机铸造模具仍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进料时料液流动速度较缓慢,且浇口套的料管深度较大,使得熔融金属液在流经浇口套的料管时,会在内壁上形成树皮状氧化渣附着,在后续注射力作用下容易进入型腔,导致铸件产品内部夹杂氧化渣,造成铸件产品机械性能较差,产品合格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能够减少浇口套内渣料的产生和附着,进而减少产品内部夹杂渣料,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包括设置在定模框进料口内的定位环和浇口套本体,所述的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上方,所述的定位环与所述的定模框固定,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伸入所述的定模框的定模芯内,所述的定位环的内周壁和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内周壁共同形成由上至下呈台阶状递减的进料腔,所述的进料腔的下端与所述的定模芯中的流道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的深度为32~38mm。大大减少了浇口套的深度,减少浇口套本体内壁上渣料的产生和附着,进而减少产品内部夹杂渣料,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的内侧壁设置成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度为3~10°。浇口套本体的内壁设置特定斜度,使料饼在重力作用下更易从浇口套的内腔中掉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定位环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的定位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的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上端部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上端部的外侧壁相抵接。由此通过定位面在两个方向上卡合,使定位环紧紧地固定住浇口套本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定位环通过至少一对连接件与所述的定模框固定,每对所述的连接件呈圆周对称分布。由此能够将定位环固定在定模框上,同时也便于更换和维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进料口设置改进后的浇口套本体和定位环结构,减少浇口套本体的深度,由原先的98mm减至35mm左右,使冲头行程变短,减少浇口套本体内壁上渣料的产生和附着,进而减少产品内部夹杂渣料,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合格率,改进后的浇口套能够使产品合格率从原先的51%升至90.5%左右;此外,浇口套本体是耗材,易损坏,定位环除了起到固定浇口套本体、增加料筒高度的作用外,还具有便于安装和更换,节约成本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浇口套组件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中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的爆炸图。其中,定位环1,第一定位面11,第二定位面12,浇口套本体2,浇口套上端部21,浇口套下端部22,倾斜面23,定模框3,定模芯31,进料口32,流道33,动模框4,动模芯41,进料腔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所示,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包括定模框3和动模框4,定模框3内包括朝向动模框的一端设置的定模芯31,动模框4内包括朝向定模框3的一端设置的动模芯41,动模芯和定模芯之间合模后配合形成铸件的型腔。定模框3内背向定模芯3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32。本技术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包括设置在定模框进料口32内的定位环1和浇口套本体2,定位环1设置在浇口套本2体的上方,定位环1与定模框3固定,浇口套本体2包括浇口套上端部21和浇口套下端部22,浇口套下端部22伸入定模框的定模芯31内,浇口套上端部21设置在定模芯31外,定位环1的内周壁和浇口套本体2的内周壁共同形成由上至下呈台阶状递减的进料腔5,进料腔5的下端与定模芯31中的流道33连接。本实施例中,浇口套下端部22的深度为35mm,其他实施例中浇口套下端部22的深度也可以是32、38mm等。本实施例中,浇口套下端部22的内侧壁设置成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23,该倾斜面23的倾斜度为3~10°。由此,在重力作用下料饼更易从浇口套的内腔中掉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定位环1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定位环1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11,定位环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面12,第一定位面11与浇口套上端部21的上表面相抵接,第二定位面12与浇口套上端部21的外侧壁相抵接。本实施例中,定位环1通过至少一对连接件与定模框固定,每对连接件呈圆周对称分布。连接件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部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定模框进料口内的定位环和浇口套本体,所述的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上方,所述的定位环与所述的定模框固定,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伸入所述的定模框的定模芯内,所述的定位环的内周壁和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内周壁共同形成由上至下呈台阶状递减的进料腔,所述的进料腔的下端与所述的定模芯中的流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定模框进料口内的定位环和浇口套本体,所述的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上方,所述的定位环与所述的定模框固定,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伸入所述的定模框的定模芯内,所述的定位环的内周壁和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内周壁共同形成由上至下呈台阶状递减的进料腔,所述的进料腔的下端与所述的定模芯中的流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口套本体的下端部的深度为32~3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的浇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宇吴兴丁付春明林朝文刘小波史利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