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开设有型腔,所述底座的内侧靠近型腔的下端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包括液压柱、固定板、顶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气缸,所述顶板的内部对应气缸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气缸的上端对应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利用顶出结构,方便操作者取出电力铁附件,利用活动槽、连接板与弹簧的配合,防止气缸与顶板接触时作用力过大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力铁附件一般是指混凝土电杆上用于对接线进行支撑的铁质横担零件,其在的线路假设、电力输送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力铁附件包括横担和抱箍,在电力铁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冲压装置使电力铁附件成型,现有的电力铁附件冲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成型的电力铁附件不便于从冲压模具内取出,其次,冲压设备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受损,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开设有型腔,所述底座的内侧靠近型腔的下端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包括液压柱、固定板、顶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气缸,所述顶板的内部对应气缸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气缸的上端对应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液压柱设置于底座的下端内表面,且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柱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液压柱的上端,且与液压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设置于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所述顶杆与固定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所述顶杆贯穿于型腔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气缸与顶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气缸与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端面与活动槽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所述弹簧与活动槽、连接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形状与下模的形状吻合,所述支撑架与底座、顶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气缸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与连接座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嵌入底座的外表面,且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口与底座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口与气缸、液压柱的输入端口均为典型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通过设置有活动槽、连接板与弹簧,将待加工的电力铁附件放入下模内,之后再利用控制面板控制气缸,使得气缸带动上模下移,对下模内的电力铁附件进行冲压,在冲压过程中利用顶板内部的活动槽与连接板、弹簧之间的配合,削弱了冲压瞬间气缸与顶板之间的作用力,对气缸起到了缓冲作用,使气缸得到保护,避免气缸受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顶出结构,待电力铁附件冲压完成后,利用控制面板控制液压柱工作,从而带动固定板上移,使得表面的顶杆穿过型腔,将型腔内的电力铁附件顶出,有利于将电力铁附件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的顶出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的局部侧剖视图。图中:1、底座;2、放置槽;3、下模;4、型腔;5、支撑架;6、顶板;7、气缸;8、连接座;9、上模;10、顶出结构;101、液压柱;102、固定板;103、顶杆;11、控制面板;12、活动槽;13、连接板;1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的内侧设置有下模3,下模3的内侧开设有型腔4,底座1的内侧靠近型腔4的下端设置有顶出结构10,顶出结构10包括液压柱101、固定板102、顶杆103,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上端设置有顶板6,顶板6的下端设置有气缸7,顶板6的内部对应气缸7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12,气缸7的上端对应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4。放置槽2的形状与下模3的形状吻合,支撑架5与底座1、顶板6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气缸7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8,连接座8与气缸7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座8的下端设置有上模9,上模9与连接座8之间为固定连接,利用气缸7带动上模9挤压下模3,可以压出所需的电力铁附件。底座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嵌入底座1的外表面,且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控制面板11的输入端口与底座1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口与气缸7、液压柱101的输入端口均为典型连接,利用控制面板11方便控制液压柱101与气缸7工作。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液压柱101设置于底座1的下端内表面,且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液压柱10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固定板102设置于液压柱101的上端,且与液压柱101之间为固定连接,顶杆103设置于固定板10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顶杆103与固定板102之间为固定连接,顶杆103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顶杆103贯穿于型腔4的底部,利用顶出结构10有利于将下模3内的电力铁附件顶出,方便操作者取出电力铁附件。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气缸7与顶板6之间为活动连接,气缸7与连接板13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板13的端面与活动槽12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弹簧14与活动槽12、连接板13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利用弹簧14、连接板13与活动槽12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气缸7上端与顶板6接触时之间的作用力过大而损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待加工的电力铁附件放入下模3内,之后再利用控制面板11控制气缸7,使得气缸7带动上模9下移,对下模3内的电力铁附件进行冲压,在冲压过程中利用顶板6内部的活动槽12与连接板13、弹簧14之间的配合,削弱了冲压瞬间气缸7与顶板6之间的作用力,对气缸7起到了缓冲作用,使气缸7得到保护,避免气缸7受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在电力铁附件冲压完成后,利用控制面板11控制液压柱101工作,从而带动固定板102上移,使得表面的顶杆103穿过型腔4,将型腔4内的电力铁附件顶出,有利于将电力铁附件取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侧设置有下模(3),所述下模(3)的内侧开设有型腔(4),所述底座(1)的内侧靠近型腔(4)的下端设置有顶出结构(10),所述顶出结构(10)包括液压柱(101)、固定板(102)、顶杆(103),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下端设置有气缸(7),所述顶板(6)的内部对应气缸(7)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气缸(7)的上端对应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侧设置有下模(3),所述下模(3)的内侧开设有型腔(4),所述底座(1)的内侧靠近型腔(4)的下端设置有顶出结构(10),所述顶出结构(10)包括液压柱(101)、固定板(102)、顶杆(103),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下端设置有气缸(7),所述顶板(6)的内部对应气缸(7)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气缸(7)的上端对应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铁附件生产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101)设置于底座(1)的下端内表面,且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柱(10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所述固定板(102)设置于液压柱(101)的上端,且与液压柱(10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03)设置于固定板(10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所述顶杆(103)与固定板(10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03)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