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67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超微复合粉末和造孔剂作为辅料烧制,形成一种内部多孔陶瓷罐体,该罐体导热性好,同时为防止拔火罐时罐热量溢出,保证陶瓷罐体的导热系数在适宜的范围,采用内外蒸镀层和增加附涂层处理,将陶瓷罐体制作成多层结构,保压性能好;另外普通点火材料如酒精的燃烧时效一般,通过在酒精中添加氯化钙和石墨粉提升熔点,融入几种中药材料,不仅有效延长燃烧时长,无需多次添加燃料,拔火罐时罐内可保持长时间热负压,有效解决传统火罐使用时罐内负压造成的疼痛感,此外,点火材料燃烧时散发的特殊中药香味,可令保健者身心愉悦,能被广大保健者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理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火罐是拔罐疗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晋代民学家国洪看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温灸罐与传统的拔火罐同类,但其方法、罐具、功效不同,温灸罐是在传统拔火罐和灸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二者合一,是传统拔火罐与灸法的结合与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火罐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火罐本体及点火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罐本体制备工艺如下:(1)陶瓷火罐半成品的制备:以碳化硅、氮化硅、立方氮化硼、氧化锆为陶瓷烧制原料,以超微复合粉末和造孔剂为辅料进行烧制;制备过程采用如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火罐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火罐本体及点火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罐本体制备工艺如下:(1)陶瓷火罐半成品的制备:以碳化硅、氮化硅、立方氮化硼、氧化锆为陶瓷烧制原料,以超微复合粉末和造孔剂为辅料进行烧制;制备过程采用如下进行:.原辅料预处理:将陶瓷烧制原料、超微复合粉末、造孔剂以质量比为95-100:3-7:2-5的比例放入球磨罐中,加入上述原辅料总质量的0.5倍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溶液,其中乙醇和丙酮的质量比为1:0.5-2,将上述球磨罐中混合物以200-50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22-35min,过滤,取滤渣重复上述球磨工序,重复3-5次后过滤烘干,使用400目筛网筛分粉体即可,保留备用;.加工工艺:将上述粉体加入陶瓷火罐磨具中,以25MPa的压力压实;保压状态下以8-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600±5℃烧结并恒温12-15h,再通入经过滤的压缩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淬火处理;泄压后,抽真空至-0.1Mpa,然后通入体积百分比为3-5%:95-97%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使反应室的压力为1.5-2.5Mpa,并控制升温速率为4-6℃/min,从常温缓慢匀速升至烧结温度1600±5℃并恒温4h,通入液态二氧化碳以2-4℃/min的降温速率匀速降至常温,制得陶瓷火罐半成品;
(2)陶瓷火罐本体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陶瓷火罐半成品置于蒸镀机中以1-3r/min的转速蒸镀金属银,时间为30-60min,使其外表面与内表面分别蒸镀一层均匀致密的蒸镀层;.取质量比为1:1-3的碳粉、氧化铝粉末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并球磨6-10h,得到颗粒大小接近、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将中蒸镀后的陶瓷火罐半成品缓慢浸入悬浮液中,确保内表面与外表面完全浸入悬浮液中,保持浸没时间10-15s,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1600±5℃,得陶瓷火罐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火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火罐本体直径为6~20cm,高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庆臣张克文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庆融合鑫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