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4063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该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将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粉状固化剂将塑料盆放在电子称上清零,取脱水淤泥放置塑料盆中,称取3%‑12%脱水淤泥质量的粉状固化剂,将称取的粉状固化剂加入到装有脱水淤泥的塑料盆中,并将粉状固化剂和脱水淤泥进行搅拌混合,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性能优越的固化剂,对某些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提供更为洁净的固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固化剂,一种普适性无机盐复合物,主要用于多种泥浆(例如油田泥浆岩屑、河道湖泊池塘淤泥、生活市政污泥、打桩泥浆、隧道施工泥浆等)的脱水干化和固化处理,可以达到污泥减量化、高强度固化和防水的效果。在治理中可将淤泥、污泥进行环保处理,符合国家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绿化祖国家园的国家战略。其工程性能高,生产成本低、供应充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适合大规模的工程应用。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配伍成不含钙离子型的固化剂,使被固化的淤泥能够到达完全的环境友好型的回填土料,同时能够缩短淤泥固化所需时间,达到淤泥固化方法较为经济、固化效果较好的目的,现有一种将羧甲基纤维素、甲壳素以不同比例溶于水后再混合而成的固化剂,经由试验所得其固化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又有一种市面上现有的固化剂,其固化效果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但是使用环境要求严苛,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固化剂以待使用,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性能优越的固化剂,对某些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提供更为洁净的固化剂,如在水源涵养地,江河源头的地的湖泊清淤,饮用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底泥清淤消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化剂配方,所述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150g-300g和甲壳素0g-150g。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羧甲基纤维素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分子量为240.2,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最大水溶解度为3.75%,为高吸水性物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甲壳素外观为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难溶于水,分子量为161.16。固化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取羧甲基纤维素150g-300g放入到混合容器内。步骤二:取甲壳素0g-150g继续加入到混合容器内。步骤三:将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粉状固化剂。步骤四:将粉末固化剂从混合容器内取出保存以待使用。固化剂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取一干净烧杯秤重,取20g的脱水淤泥放入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重,秤烧杯和湿土的重量,精确至0.01g。把烧杯和脱水淤泥放入干燥箱中,干燥箱恒温120℃,烘至恒重,热烘时间不小于4小时。将烧杯从烘箱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秤烧杯与干土的重量,精确至0.01g,计算脱水淤泥的含水率。步骤二:将塑料盆放在电子称上清零,取脱水淤泥放置塑料盆中,用电子称上称300g脱水淤泥。步骤三:称取3%-12%脱水淤泥质量的粉状固化剂。步骤四:将称取的粉状固化剂加入到装有脱水淤泥的塑料盆中,并将粉状固化剂和脱水淤泥进行搅拌混合。步骤五:将步骤四所产生的混合有粉状固化剂的脱水淤泥进行养护保存七天,然后对混合粉状固化剂和脱水淤泥的混合物进行含水率检测。步骤七:取用部分步骤四所产生的混合有粉状固化剂的脱水淤泥,将其放入在烘箱中脱水到32%,然后将其放入砂浆式样模块盒中,铸造成模块,然后对其进行抗压试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羧甲基纤维素含水率4%,所述甲壳素含水率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水淤泥含水率63.20%,300g淤泥中含水量为189.6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出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组合而成的粉状固化剂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得出最佳配比的粉状固化剂与脱水淤泥的最佳配比,使得粉末固化剂可以将脱水淤泥进行固化,使得淤泥含水量低于35%,同时固化后的淤泥抗压强度达到建筑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的实施例一到六粉末固话剂占泥比重理论计算值。图2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的实施例一到六粉末固话剂占泥比重实际值。图3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的粉状固化剂重量为脱水淤泥7%时的脱水淤泥含水率实测值。图4是固化剂配方及制备方法的粉状固化剂重量为脱水淤泥9%时的脱水淤泥含水率实测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固化剂配方,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200g和甲壳素100g。羧甲基纤维素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分子量为240.2,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最大水溶解度为3.75%,为高吸水性物质。甲壳素外观为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难溶于水,分子量为161.16。固化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取羧甲基纤维素200g放入到混合容器内。步骤二:取甲壳素100g继续加入到混合容器内。步骤三:将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粉状固化剂。步骤四:将粉末固化剂从混合容器内取出保存以待使用。固化剂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取一干净烧杯秤重,取20g的脱水淤泥放入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重,秤烧杯和湿土的重量,精确至0.01g。把烧杯和脱水淤泥放入干燥箱中,干燥箱恒温120℃,烘至恒重,热烘时间不小于4小时。将烧杯从烘箱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秤烧杯与干土的重量,精确至0.01g,计算脱水淤泥的含水率。步骤二:将塑料盆放在电子称上清零,取脱水淤泥放置塑料盆中,用电子称上称300g脱水淤泥。步骤三:称取3%脱水淤泥质量的粉状固化剂。步骤四:将称取的粉状固化剂加入到装有脱水淤泥的塑料盆中,并将粉状固化剂和脱水淤泥进行搅拌混合。步骤五:将步骤四所产生的混合有粉状固化剂的脱水淤泥进行养护保存七天,然后对混合粉状固化剂和脱水淤泥的混合物进行含水率检测。步骤七:取用部分步骤四所产生的混合有粉状固化剂的脱水淤泥,将其放入在烘箱中脱水到32%,然后将其放入砂浆式样模块盒中,铸造成模块,然后对其进行抗压试验。取羧甲基纤维素含水率4%,所述甲壳素含水率12%。脱水淤泥含水率63.20%,300g淤泥中含水量为189.6g。实施例二:固化剂配方,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200g和甲壳素100g。羧甲基纤维素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分子量为240.2,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化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150g-300g和甲壳素0g-150g。/n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化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原料:羧甲基纤维素150g-300g和甲壳素0g-15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纤维素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分子量为240.2,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最大水溶解度为3.75%,为高吸水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素外观为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难溶于水,分子量为161.16。


4.固化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羧甲基纤维素150g-300g放入到混合容器内。
步骤二:取甲壳素0g-150g继续加入到混合容器内。
步骤三:将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壳素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粉状固化剂。
步骤四:将粉末固化剂从混合容器内取出保存以待使用。


5.固化剂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一干净烧杯秤重,取20g的脱水淤泥放入烧杯中用电子天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逸环科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