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5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包括转鼓排渣口,所述转鼓排渣口设置在圆锥段转鼓(4)上,沿转鼓(4)中心径向均布多个半圆柱(2),所述的半圆柱(2)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耐磨瓦(1),在相邻的两个半圆柱(2)之间形成排渣孔,相邻半圆柱(2)之间的排渣孔的端面设置有耐磨片(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分离后的固相在螺旋输送器的作用下沿锥段转鼓输送至排渣孔,圆弧型排渣孔无死角,光滑不易堆积,使固相顺畅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离心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
技术介绍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有一个绕本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圆筒,称为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分离物料进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各组分分离,并分别排出。通常,转鼓转速越高,分离效果也越好。离心机大量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船舶等部门。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沉降设备。本类离心机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输料螺旋内筒,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输料螺旋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鼓大端溢流口连续溢出转鼓,经排液口排出机外。卧螺离心机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环保等行业。卧螺离心机固渣排出口通常设计在圆锥段转鼓上,沿回转中心径向均布n个直径为d的排渣孔((n>2且n为自然数),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当螺旋将固体沉渣推送到排渣通道孔位置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沉渣会沿排渣通道孔排出转鼓外。但在两个排渣通道孔之间会形成排渣死角,沉渣在此区域内无法排出,只有当螺旋将其推到下一个排渣通道孔位置时,才会沿排渣通道孔排出。由于沉渣是沿螺旋叶片通道连续推送的,而沉渣通过排渣通道孔时断时续,当螺旋输送沉渣量大于排渣通道孔排渣能力时,沉渣一定会在排渣通道孔部位堆积,容易形成堵料,增大差速器输渣扭矩,造成扭矩过载停车,甚至损坏差速器。为了提高排渣通道孔排渣能力,可通过增大排渣通道孔直径,增加排渣通道孔数量来达到目的,但此两者的提高要受到转鼓强度的限制,不能无限提高。卧螺离心机的排渣能力,只能是由螺旋叶片的排渣能力和排渣通道孔的排渣能力中两者能力小者决定。因此提高排渣通道孔的排渣能力对提高卧螺离心机的排渣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包括转鼓排渣口,所述转鼓排渣口设置在圆锥段转鼓上,沿转鼓中心径向均布多个半圆柱,所述的半圆柱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耐磨瓦,在相邻的两个半圆柱之间形成排渣孔,相邻半圆柱之间的排渣孔的端面设置有耐磨片。具体地,所述排渣孔为圆弧形曲线构成的孔。具体地,所述排渣孔对应的排渣通道的侧壁为圆弧形。具体地,所述的耐磨瓦通过螺栓固定在半圆柱上,耐磨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排渣孔的端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型具有无死角排渣结构,两排渣孔之间没有排渣死角,只要有固体沉渣进入排渣通道区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渣会沿圆弧形排渣通道排出转鼓外,避免了在排渣区域内的积料或堵料现象。这种结构可以使排渣通道的排渣能力大于螺旋输渣能力,从而避免卧螺离心机排渣不通畅的故障发生,该结构不仅适用于排渣量大的情况,还适用于沉渣与转鼓的摩擦力大、物料不易排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耐磨瓦,2-半圆柱,3-耐磨片,4-转鼓,5-排渣通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包括转鼓排渣口,所述转鼓排渣口设置在圆锥段转鼓4上,沿转鼓4中心径向均布多个半圆柱2,所述的半圆柱2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耐磨瓦1,在相邻的两个半圆柱2之间形成排渣孔,相邻半圆柱2之间的排渣孔的端面设置有耐磨片3。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孔为圆弧形曲线构成的孔。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孔对应的排渣通道的侧壁为圆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的耐磨瓦1通过螺栓固定在半圆柱2上,耐磨片3通过螺栓固定在排渣孔的端面。本技术的排渣孔开口形状为数个圆弧型出口,在半圆柱2上安装有可更换的耐磨瓦1,出料端面安装有可更换的耐磨片3,分别由螺栓压紧,这样对过流面进行保护,极大提高了离心机使用寿命,使用人员可根据耐磨片3和耐磨瓦1的磨损情况进行更换,有效保护了离心机本体的结构,分离后的固相在螺旋输送器的作用下沿锥段转鼓4输送至排渣孔,圆弧型排渣孔无死角,光滑不易堆积,使固相顺畅的排出,排渣孔开在锥段转鼓端面,节省不必要的长度空间尺寸,增长了离心机的工作长度,从而可增加离心机沉降区或脱水区的长度,有利于提高离心机固液分离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排渣口,所述转鼓排渣口设置在圆锥段转鼓(4)上,沿转鼓(4)中心径向均布多个半圆柱(2),所述的半圆柱(2)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耐磨瓦(1),在相邻的两个半圆柱(2)之间形成排渣孔,相邻半圆柱(2)之间的排渣孔的端面设置有耐磨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排渣口,所述转鼓排渣口设置在圆锥段转鼓(4)上,沿转鼓(4)中心径向均布多个半圆柱(2),所述的半圆柱(2)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耐磨瓦(1),在相邻的两个半圆柱(2)之间形成排渣孔,相邻半圆柱(2)之间的排渣孔的端面设置有耐磨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排渣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辉阳吴玖全张涛杨宇登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楷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