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影响L3智能驾驶功能运行的问题,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运行更加顺畅,提升用户体验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技术使人们不再亲自驾驶汽车,相比传统汽车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除自动驾驶功能外,汽车还设置有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当自动驾驶功能启动时,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需进行重新设置,否则会影响自动驾驶功能,降低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减少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使自动驾驶功能运行更加流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装置,该装置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灵敏度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解决了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影响L3智能驾驶功能运行的问题,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运行更加顺畅,提升用户体验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装置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自动驾驶功能开启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辅助驾驶功能设置装置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智能驾驶指的是机器帮助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智能驾驶发展规划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L0~L4,其中,L3智能驾驶(highwaypilot,HWP)功能指受控的自动驾驶,是介于L2具有组合功能的自动驾驶和L4完全无人驾驶之间的自动驾驶,HWP功能可以使用户双手离开方向盘,汽车系统可以代替用户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自动检测危险并提前预警,汽车系统可以完成大多数的驾驶操作,仅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用户视情况给出适当的应答。当检测到HWP功能的按键被按下时,即接收到HWP功能的开启指令。此时HWP功能开启。S120、根据开启指令将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可选的,预警功能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前碰撞预警(ForwardCollisionWarning,FCW)功能和车道偏离预警(LaneDepartureWarning,LDW)功能,FCW功能能够通过雷达系统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警告。LDW功能提供智能的车道偏离预警,在无意识(驾驶员未打转向灯)偏离原车道时,能在偏离车道之前发出警报。在HWP功能开启前,预警功能的预警灵敏度具有早、中、晚三级灵敏度设置。晚灵敏度即最低预警灵敏度。当HWP功能开启时,调整预警功能的预警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只保留晚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间阈值为根据雷达系统的检测数据计算的车辆发生碰撞的时间阈值。当达到早或中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不发出警报,只有达到晚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发出警报。降低了前碰撞预警功能和车道偏离预警功能的预警频次,用户只需在最低预警灵敏度设置下发出警报时进行车辆接管即可,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解决了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影响L3智能驾驶功能运行的问题,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运行更加顺畅,提升用户体验感的效果。实施例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之后,还包括:将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安全灵敏度设置为最低安全灵敏度,以减少所述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触发频次。使HWP功能运行更加流畅,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S210、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S220、根据开启指令将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S230、将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安全灵敏度设置为最低安全灵敏度,以减少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触发频次。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为当检测到汽车有发生碰撞的危险情况时,在某一时刻或间断性的多个时刻对汽车的行驶进行控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可选的,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EmergencyBraking,AEB)功能和车道偏离纠正(LaneKeepingAssist,LKA)功能。AEB功能为当汽车处于碰撞的危险情况时,汽车进行自动制动,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LKA功能为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偏离车道线时,纠正车辆的行驶方向使车辆始终沿车道线行驶,避免因意外偏离车道而导致的碰撞。在HWP功能开启前,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预警灵敏度具有早、中、晚三级灵敏度设置。晚灵敏度即最低预警灵敏度。当HWP功能开启时,调整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安全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只保留晚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达到晚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不激活,当达到晚灵敏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激活,AEB功能对车辆进行自动制动,避免车辆与障碍物发送碰撞。LKA功能对车辆的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n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驾驶功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
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将所述预警灵敏度设置为预设最低预警灵敏度,以减少预警功能的触发频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功能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前碰撞预警功能和车道偏离预警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之后,还包括:
将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安全灵敏度设置为最低安全灵敏度,以减少所述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的触发频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持续性安全控制功能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和车道偏离纠正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L3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指令之后,还包括:
将持续性控制功能关闭,以禁止所述持续性控制功能被触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性控制功能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自适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