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及尾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卡车
,具体为一种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及尾门总成。
技术介绍
皮卡在施工工地、通信维修、道路维修等场合是较为常见的工具用车,人员上下货箱装卸工具也较为频繁,但皮卡尾门放开状态为水平平置,距地面高度通常在800mm以上,人员上下极为不方便。由于现有的皮卡尾部无专用的蹬车装置,人员上下货箱通过借助现有的装置来实现,如轮胎、后保险杠、尾门等,但这些装置距地面高度通常在800mm以上,上下方便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尾门蹬车辅助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车辆尾门高度较高,而车辆尾门缺少蹬车装置所造成的的人员上下车方便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座,包括两个沿水平向延伸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内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在一侧设有开口;两个拉杆,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导杆设置,每一所述拉杆具有相对的连接端以及安装端,所述拉杆自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侧滑动套设于所述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包括两个沿水平向延伸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内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在一侧设有开口;/n两个拉杆,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导杆设置,每一所述拉杆具有相对的连接端以及安装端,所述拉杆自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侧滑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拉杆具有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向内运动至处于所述安装腔的收纳状态,以及向外运动至突出于所述导杆的开口的使用状态;/n两个转动连接结构,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端以及所述连接端之间,用以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端可相对对应的所述导杆的开口端转动;以及,/n脚踏板,连接于两个所述拉杆的安装端,用于辅助蹬车。/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包括两个沿水平向延伸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内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在一侧设有开口;
两个拉杆,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导杆设置,每一所述拉杆具有相对的连接端以及安装端,所述拉杆自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侧滑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拉杆具有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向内运动至处于所述安装腔的收纳状态,以及向外运动至突出于所述导杆的开口的使用状态;
两个转动连接结构,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端以及所述连接端之间,用以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端可相对对应的所述导杆的开口端转动;以及,
脚踏板,连接于两个所述拉杆的安装端,用于辅助蹬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包括:
安装板,设于两个所述拉杆的安装端;
踏板,沿上下向摆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以及,
扭簧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踏板之间,用以所述踏板活动后的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凸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至少部分处于所述踏板的转动行程上,用以限位所述踏板的摆动行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蹬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两个所述拉杆分布的方向为前后向;
所述踏板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板的安装面;
所述扭簧连接结构包括:
安装轴,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轴设于所述安装板;
两个转动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且分别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以及,
扭簧,包括两个螺旋段以及连接两个螺旋段的直连段,两个所述螺旋段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直连段设于所述安装面。
技术研发人员:郁焕敬,祝慧,王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