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30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包括支架I、集尘装置、支架III、吸附装置、辅助鼓风装置、支架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热处理炉片排出的废气进行多级过滤除尘,可以将废气中含有的化学和金属微粒去除,防止其污染环境,可以有效降低废气温度,使废气中的化学物质重新凝华,方便进一步剔除这些凝华的化学微粒,同时降低废气的温度可以保障排气装置不被高温气体缓慢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增加废气的流速,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使气体和微小颗粒通过重力自然分离,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就可以完成过滤除尘,节能环保,对废气进行快速净化吸附,防止微小颗粒反复荡起,并收集有害微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环保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进而出现热处理炉等设备用来对材料进行加工,热处理炉在被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废气,其中还含有金属和化学物质粉尘,以及有害气体,使用排气装置对热处理炉的废气进行净化,而现有的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不能快速对废气进行降温,高温气体不方便除尘,废气中的化学物质因高温挥发,成为有害气体,很难去除,不能冷却废气将会为净化废气制造障碍,并且现有排气装置的除尘能力低下,不具备多级除尘功能,灰尘被收集后容易荡起,危害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I、集尘装置、支架III、吸附装置、辅助鼓风装置、支架I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位于所述支架II的右侧,所述支架III位于所述支架I的右侧,所述支架II上固定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左端安装有进风卡接口,所述进风口的右端与降温通道的左端连通,所述支架I上固定有集中室,所述集中室的左端与所述降温通道的右端连通,所述集中室的内部通过连接架固定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端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腔的左侧,所述集中室的左端通口处通过轴承与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右侧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扇叶,所述扇叶的右端连接扇叶安装板的左侧,所述扇叶安装板的右侧中心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集中室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排尘口II和排尘口I,所述支架I和所述支架II之间设有压缩机,所述支架I和所述支架II的后端通过管架连接,所述管架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所述降温通道的外侧设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和所述降温通道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蒸发管,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的输入口,所述冷凝管的输出口通过节流阀连接所述蒸发管的输入口,所述蒸发管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支架III上固定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侧面通过所述中间通道与所述集中室的右端连通,所述沉降室的上端通口与所述辅助鼓风装置连通,所述辅助鼓风装置的前端连通所述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的前端连通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前端安装有排风卡接口,所述沉降室的下端通口连通所述集尘装置,所述沉降室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管,所述沉降室的后侧分别设有液泵和储液箱,所述沉降室的内部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喷头,所述液泵的输入口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储液箱的输出口,所述液泵的输出口通过另一个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环形管的输入口,所述环形管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喷头的输入口,所述储液箱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支架II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所述液泵、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鼓风装置包括进气孔、风扇、防护网、鼓风腔、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沉降室的顶部中心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上端与所述鼓风腔的侧面连通,所述鼓风腔的内部后侧安装有所述风扇,所述鼓风腔的后侧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进气孔,所述鼓风腔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风扇之间,所述鼓风腔的前端连通所述吸附装置,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开关组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活性炭层、分隔网,所述吸附腔的后端与所述鼓风腔的前端连通,所述吸附腔的前端连通所述排风口,所述吸附腔的内部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所述分隔网,每两个所述分隔网之间设有所述活性炭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尘装置包括注水口、集尘腔、排出口、密封盖、阀门I、导尘管、阀门II、阀门III,所述集尘腔的上端与所述沉降室的下端连通,所述集尘腔和所述沉降室的连通处安装有所述阀门I,所述排尘口II通过所述导尘管与所述集尘腔连通,所述排尘口I通过另一个所述导尘管与所述集尘腔连通,所述排尘口II的下端安装有所述阀门III,所述排尘口I的下端安装有所述阀门II,所述集尘腔的下端设有所述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下端卡接有所述密封盖,所述集尘腔上还设有所述注水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中室的内部设有大隔尘网,所述大隔尘网位于所述排尘口II和所述排尘口I之间,所述中间通道的内部设有小隔尘网,所述沉降室的顶部中心通口处安装有隔尘罩,所述大隔尘网上的网孔半径大于所述小隔尘网上的网孔半径,所述小隔尘网上的网孔半径大于所述隔尘罩的网孔半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大隔尘网、小隔尘网和隔尘罩可以对热处理炉片排出的废气进行多级过滤除尘,可以将废气中含有的化学和金属微粒去除,防止其污染环境,通过压缩机带动蒸发管进行制冷,可以有效降低废气温度,使废气中的化学物质重新凝华,方便进一步剔除这些凝华的化学微粒,同时降低废气的温度可以保障排气装置不被高温气体缓慢损坏,提高使用寿命,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形成负压,增加废气的流速,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通过沉降室使废气流速突然骤减,使废气中的微小颗粒沉降,使气体和微小颗粒通过重力自然分离,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就可以完成过滤除尘,节能环保,通过辅助鼓风装置在除尘完成后再次提高废气流速,并配合吸附装置对废气进行快速净化吸附,通过液泵控制喷头进行喷水,防止微小颗粒反复荡起,并通过集尘装置收集有害微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前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右侧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I、2-集尘装置、201-注水口、202-集尘腔、203-排出口、204-密封盖、205-阀门I、206-导尘管、207-阀门II、208-阀门III、3-支架III、4-环形管、5-排风卡接口、6-排风口、7-吸附装置、701-吸附腔、702-活性炭层、703-分隔网、8-辅助鼓风装置、801-进气孔、802-风扇、803-防护网、804-鼓风腔、805-连接通道、9-沉降室、10-中间通道、11-集中室、12-隔温层、13-管架、14-进风口、15-进风卡接口、16-控制开关组、17-支架II、18-压缩机、19-节流阀、20-冷凝管、21-液泵、22-储液箱、23-进液口、24-导管、25-降温通道、26-电机、27-大隔尘网、28-小隔尘网、29-排尘口I、30-保护腔、31-排尘口II、32-连接环、33-扇叶、34-扇叶安装板、35-蒸发管、36-轴承、37-连接架、38-喷头、39-隔尘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I1、集尘装置2、支架III3、吸附装置7、辅助鼓风装置8、支架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包括支架I(1)、集尘装置(2)、支架III(3)、吸附装置(7)、辅助鼓风装置(8)、支架II(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1)位于所述支架II(17)的右侧,所述支架III(3)位于所述支架I(1)的右侧,所述支架II(17)上固定有进风口(14),所述进风口(14)的左端安装有进风卡接口(15),所述进风口(14)的右端与降温通道(25)的左端连通,所述支架I(1)上固定有集中室(11),所述集中室(11)的左端与所述降温通道(25)的右端连通,所述集中室(11)的内部通过连接架(37)固定有保护腔(30),所述保护腔(3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左端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腔(30)的左侧,所述集中室(11)的左端通口处通过轴承(36)与连接环(3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32)的右侧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扇叶(33),所述扇叶(33)的右端连接扇叶安装板(34)的左侧,所述扇叶安装板(34)的右侧中心连接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所述集中室(11)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排尘口II(31)和排尘口I(29),所述支架I(1)和所述支架II(17)之间设有压缩机(18),所述支架I(1)和所述支架II(17)的后端通过管架(13)连接,所述管架(13)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20),所述降温通道(25)的外侧设有隔温层(12),所述隔温层(12)和所述降温通道(25)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蒸发管(35),所述压缩机(18)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20)的输入口,所述冷凝管(20)的输出口通过节流阀(19)连接所述蒸发管(35)的输入口,所述蒸发管(35)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8)的输入口,所述支架III(3)上固定有沉降室(9),所述沉降室(9)的侧面通过中间通道(10)与所述集中室(11)的右端连通,所述沉降室(9)的上端通口与所述辅助鼓风装置(8)连通,所述辅助鼓风装置(8)的前端连通所述吸附装置(7),所述吸附装置(7)的前端连通排风口(6),所述排风口(6)的前端安装有排风卡接口(5),所述沉降室(9)的下端通口连通所述集尘装置(2),所述沉降室(9)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管(4),所述沉降室(9)的后侧分别设有液泵(21)和储液箱(22),所述沉降室(9)的内部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喷头(38),所述液泵(21)的输入口通过导管(24)连接所述储液箱(22)的输出口,所述液泵(21)的输出口通过另一个所述导管(24)连接所述环形管(4)的输入口,所述环形管(4)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喷头(38)的输入口,所述储液箱(22)上设有进液口(23),所述支架II(17)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16),所述控制开关组(16)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18)、所述液泵(21)、所述电机(2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处理环保排气装置,包括支架I(1)、集尘装置(2)、支架III(3)、吸附装置(7)、辅助鼓风装置(8)、支架II(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1)位于所述支架II(17)的右侧,所述支架III(3)位于所述支架I(1)的右侧,所述支架II(17)上固定有进风口(14),所述进风口(14)的左端安装有进风卡接口(15),所述进风口(14)的右端与降温通道(25)的左端连通,所述支架I(1)上固定有集中室(11),所述集中室(11)的左端与所述降温通道(25)的右端连通,所述集中室(11)的内部通过连接架(37)固定有保护腔(30),所述保护腔(3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左端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腔(30)的左侧,所述集中室(11)的左端通口处通过轴承(36)与连接环(3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32)的右侧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扇叶(33),所述扇叶(33)的右端连接扇叶安装板(34)的左侧,所述扇叶安装板(34)的右侧中心连接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所述集中室(11)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排尘口II(31)和排尘口I(29),所述支架I(1)和所述支架II(17)之间设有压缩机(18),所述支架I(1)和所述支架II(17)的后端通过管架(13)连接,所述管架(13)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20),所述降温通道(25)的外侧设有隔温层(12),所述隔温层(12)和所述降温通道(25)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蒸发管(35),所述压缩机(18)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20)的输入口,所述冷凝管(20)的输出口通过节流阀(19)连接所述蒸发管(35)的输入口,所述蒸发管(35)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8)的输入口,所述支架III(3)上固定有沉降室(9),所述沉降室(9)的侧面通过中间通道(10)与所述集中室(11)的右端连通,所述沉降室(9)的上端通口与所述辅助鼓风装置(8)连通,所述辅助鼓风装置(8)的前端连通所述吸附装置(7),所述吸附装置(7)的前端连通排风口(6),所述排风口(6)的前端安装有排风卡接口(5),所述沉降室(9)的下端通口连通所述集尘装置(2),所述沉降室(9)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管(4),所述沉降室(9)的后侧分别设有液泵(21)和储液箱(22),所述沉降室(9)的内部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喷头(38),所述液泵(21)的输入口通过导管(24)连接所述储液箱(22)的输出口,所述液泵(21)的输出口通过另一个所述导管(24)连接所述环形管(4)的输入口,所述环形管(4)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喷头(38)的输入口,所述储液箱(22)上设有进液口(23),所述支架II(17)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16),所述控制开关组(16)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18)、所述液泵(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豪特材料工程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