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宏寿专利>正文

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式袖珍方便筷,由套筒、筷身、和端盖构成,端盖与套筒为可拆卸的连接,筷身位于套筒内,打开端盖后,其一端可伸出套筒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便于保管,不仅可供个人专用,从而保证卫生,而且可长期反复使用,从而可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筷子,特别是一种套筒式袖珍方便筷。筷子是中国人数千年来最重要的用餐工具,多为木质,也有竹质、骨质、塑料及银质等。近年来,为适应饮食卫生和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一次性简易木筷应运而生,且用量逐年增加。这种一次性筷子由于大量使用木材,会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严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避免森林资源浪费的套筒式袖珍方便筷。本技术由套筒、筷身和端盖构成,端盖与套筒为可拆卸的连接,筷身位于套筒内,打开端盖后,其一端可伸出套筒外。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供个人专用,从而保证卫生;2、可长期反复使用,从而可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3、携带方便,便于保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套筒1、筷身2和端盖3构成。套筒1呈中空的筒状,外形可为圆柱形或其它形状,其一端有一开口。端盖3安装在套筒1的开口一端,其与套筒1的连接可为螺纹连接或推拔式连接(本实施例为螺纹连接)。筷身2位于套筒1内,打开端盖3,其一端可伸出套筒1外。实施例二如图二所示,和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二也是由套筒1、筷身2和端盖3,套筒1的结构和形状同实施例一,其两端均有开口,与之相对应,端盖3也有两个,分别位于套筒1两端。端盖3-2与套筒1的连接方式同实施例一,可为螺纹连接或推拔式连接(本实施例为螺纹连接);端盖3-1与套筒1的连接方式为胶粘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上开有与端盖3-2相配合的凹形螺纹。筷身2位于套筒1内,打开端盖3-2,其一端可伸出套筒1外。

【技术保护点】
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它由套筒(1)、筷身(2)和端盖(3)构成,端盖(3)与套筒(1)为可拆卸的连接,筷身位于套筒(1)内,打开端盖(3)后,其一端可伸出套筒(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它由套筒(1)、筷身(2)和端盖(3)构成,端盖(3)与套筒(1)为可拆卸的连接,筷身位于套筒(1)内,打开端盖(3)后,其一端可伸出套筒(1)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套筒(1)呈中空的筒状,其一端有一开口,端盖(3)安装在套筒(1)的开口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端盖(3)与套筒(1)的连接为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端盖(3)与套筒(1)的连接为推拔式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式袖珍方便筷,其特征在于套筒(1)未开口一端的端部开有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寿
申请(专利权)人:杨宏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