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骨切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上切取软骨片,包括切刀和底座;所述切刀是设有两片刀片的双刃切刀,所述两片刀片之间设有与所述软骨片厚度相对应的间隙;所述底座设有放置所述肋软骨的置料槽,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切刀宽度相对应的切削空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刃切刀,一次切割成型,操作方便、效率高;采用置料槽与刀杆滑动配合保证了切刀运动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采用从上端弹性压实肋软骨的切刀导块,可稳固的定位和固定肋软骨,切刀导块设有与刀片滑动配合的刀片导槽,可切削过程中支承、定位刀片,避免刀片在切削过程中产生变形,保证了切削效果和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骨切片刀
本技术属于医疗整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软骨切片刀。
技术介绍
在进行鼻部整形手术时,经常从患者身体的其它部位取出一块软骨,作为肋软骨,然后切削成1mm厚的软骨片,植入鼻部。最常用的软骨取自肋骨,可成为肋软骨,肋软骨是一个类圆柱体,需要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进行切割,获得软骨片。这样的切割方法在手术中具有相当的难度,采用手术刀进行切割十分不便,很难切割出规整的软骨片,且肋软骨尺寸较小,又比较光滑,难以把握固定,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软骨切片刀的技术方案,方便,精准地实现肋软骨的切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上切取软骨片,包括切刀和底座;所述切刀是设有两片刀片的双刃切刀,所述两片刀片之间设有与所述软骨片厚度相对应的间隙;所述底座设有放置所述肋软骨的置料槽,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切刀宽度相对应的切削空槽。更进一步,为了保持切刀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所述切刀安装在刀杆上,所述置料槽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刀杆的宽度,所述刀杆以滑动配合进入所述置料槽。更进一步,为了稳定地固定肋软骨,所述置料槽的两侧设有侧定位块,所述侧定位块在所述肋软骨的两侧顶压所述肋软骨。更进一步,为了保证侧定位块的运动稳定性,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侧导槽,所述侧定位块安装在所述侧导槽中,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推动所述侧定位块的侧定位螺钉。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肋软骨的取放操作,所述置料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定位块,所述侧定位块的两端设有位置对应的复位孔,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对应的定位孔中设有复位轴,所述复位轴上套有使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分离的复位弹簧。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固定肋软骨,所述置料槽设有从上端压住所述肋软骨的切刀导块,所述切刀导块的宽度对应于所述置料槽的宽度;所述切刀导块设有刀片导槽,所述刀片与所述刀片导槽滑动配合并穿过所述刀片导槽。更进一步,为了改进对肋软骨的固定效果,所述切刀导块的两端设有导块螺栓,所述导块螺栓通过调压弹簧将所述切刀导块压在所述肋软骨上。更进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便利性,所述切刀安装在刀杆上,所述切刀导块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刀杆,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刀杆之间设有压簧,所述切刀导块以滑动配合与进入所述置料槽,所述刀杆通过所述压簧将所述切刀导块压在所述肋软骨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切刀的刀刃在所述刀片导槽之内,所述刀片与所述刀片导槽滑动配合,所述刀杆推动所述刀片穿过所述刀片导槽。更进一步,为了保证切刀导块的对肋软骨的固定效果,所述刀杆设有连杆孔,所述连杆孔是长孔,所述切刀导块的连杆设有螺纹,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连杆孔,所述连杆的端头通过螺母与所述刀杆连接,所述压簧套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螺母调整所述压簧的压缩长度,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肋软骨接触时,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肋软骨的接触面平行于所述肋软骨的上表面。更进一步,为了进一步简化软骨切片操作,所述置料槽的底部是V形槽,所述切削空槽设置在所述V形槽的中间,所述置料槽的两侧设有顶压所述肋软骨的侧向定位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刃切刀,一次切割成型,操作方便、效率高;采用置料槽与刀杆滑动配合保证了切刀运动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采用从上端弹性压实肋软骨的切刀导块,可稳固的定位和固定肋软骨,切刀导块设有与刀片滑动配合的刀片导槽,可切削过程中支承、定位刀片,避免刀片在切削过程中产生变形,保证了切削效果和切割精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切刀切割肋软骨状态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完成切割的软骨片从置料槽取出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侧定位块设有复位轴和复位弹簧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设有切刀导块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设有切刀导块的结构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置料槽的底部为V形槽的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连接刀杆的切刀导块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连接刀杆的切刀导块结构图,底座两侧设有侧向定位螺钉;图12是本技术连接刀杆的切刀导块的结构分解图;图13是图10结构的操作示意图,切刀与肋软骨接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10上切取软骨片,包括切刀20和底座30;所述切刀是设有两片刀片21的双刃切刀,所述两片刀片之间设有与所述软骨片厚度相对应的间隙D;所述底座设有放置所述肋软骨的置料槽31,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切刀宽度相对应的切削空槽32。所述切刀安装在刀杆50上,所述置料槽的宽度K2对应于所述刀杆的宽度K1,所述刀杆以滑动配合进入所述置料槽。所述置料槽的两侧设有侧定位块70,所述侧定位块在所述肋软骨的两侧顶压所述肋软骨。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侧导槽35,所述侧定位块安装在所述侧导槽中,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推动所述侧定位块的侧定位螺钉33。如图6,所述置料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定位块,所述侧定位块的两端设有位置对应的复位孔71,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对应的定位孔中设有复位轴72,所述复位轴上套有使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分离的复位弹簧73。如图7至图9,所述置料槽设有从上端压住所述肋软骨的切刀导块40,所述切刀导块的宽度K1对应于所述置料槽的宽度K2;所述切刀导块设有刀片导槽41,所述刀片21与所述刀片导槽滑动配合并穿过所述刀片导槽。所述切刀导块的两端设有导块螺栓45,所述导块螺栓通过调压弹簧46将所述切刀导块压在所述肋软骨上。如图10至图13,所述切刀安装在刀杆50上,所述切刀导块通过连杆连42接所述刀杆,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刀杆之间设有压簧43,所述切刀导块以滑动配合与进入所述置料槽,所述刀杆通过所述压簧将所述切刀导块压在所述肋软骨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切刀的刀刃在所述刀片导槽之内(如图11所示),所述刀片与所述刀片导槽滑动配合,所述刀杆推动所述刀片穿过所述刀片导槽。所述刀杆设有连杆孔51,所述连杆孔是长孔,所述切刀导块的连杆设有螺纹,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连杆孔,所述连杆的端头通过螺母44与所述刀杆连接,所述压簧套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螺母调整所述压簧的压缩长度,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肋软骨接触时,所述切刀导块与所述肋软骨的接触面平行于所述肋软骨的上表面,如图13所示。如图9及图图10至图12,所述置料槽的底部是V形槽34,所述切削空槽设置在所述V形槽的中间;所述置料槽的两侧设有顶压所述肋软骨的侧向定位螺钉36。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10上切取软骨片,包括切刀20和底座30。肋软骨是从人体肋骨部位取出的一块软骨,形状接近于圆柱形,直径在10mm左右,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沿肋软骨的轴线方向将两侧的肋软骨切除,从肋软骨的中部切取一片1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上切取软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和底座;所述切刀是设有两片刀片的双刃切刀,所述两片刀片之间设有与所述软骨片厚度相对应的间隙;所述底座设有放置所述肋软骨的置料槽,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切刀宽度相对应的切削空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骨切片刀,用于从肋软骨上切取软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和底座;所述切刀是设有两片刀片的双刃切刀,所述两片刀片之间设有与所述软骨片厚度相对应的间隙;所述底座设有放置所述肋软骨的置料槽,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切刀宽度相对应的切削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切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安装在刀杆上,所述置料槽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刀杆的宽度,所述刀杆以滑动配合进入所述置料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切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槽的两侧设有侧定位块,所述侧定位块在所述肋软骨的两侧顶压所述肋软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骨切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槽的底部设有侧导槽,所述侧定位块安装在所述侧导槽中,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推动所述侧定位块的侧定位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骨切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定位块,所述侧定位块的两端设有位置对应的复位孔,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对应的定位孔中设有复位轴,所述复位轴上套有使所述两个侧定位块分离的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切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槽设有从上端压住所述肋软骨的切刀导块,所述切刀导块的宽度对应于所述置料槽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锋陈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