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0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离心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离心机,包括物料输送机构、顶升夹紧机构、定位机构、防护门以及PLC控制器,物料输送机构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底部,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输送至离心机内,所述顶升夹紧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下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顶升组件下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A和定位气缸B,上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夹紧组件上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C和定位气缸D,所述防护门包括前防护门组、后防护门组、驱动组件以及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离心效果好,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离心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离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离心机。
技术介绍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传统使用的离心机大多是转鼓式离心机,其主要部件分为:底座、外壳、转鼓、电动机等,其中的转鼓就是内胆,转鼓上面有许多小孔,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来带动转鼓,经过高速运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将物料里面的液体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传统的转鼓式离心机存在如下使用缺陷:工作人员需要将物料手动的放入转鼓内,离心好后,再将物料取出,致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传统的转鼓式离心机还存在着离心效率低,离心效果不理想,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的智能离心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离心机,包括物料输送机构、顶升夹紧机构、定位机构、防护门以及PLC控制器,所述物料输送机构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底部,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输送至离心机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由框架式侧板组成的输送架A、输送架B、沿着输送架A和输送架B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输送辊组、为输送辊组提供动力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驱动件和输送辊组之间的传动件,在输送架A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A,在输送架B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B,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A,所述传动轴A的两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和支撑板B的中央通孔,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皮带轮A,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B,所述皮带轮A和皮带轮B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在所述输送架A和输送架B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B的端部与传动轴A的端部之间通过直角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辊组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架A和输送架B上的多组输送辊单元,每组所述输送辊单元均与传动轴B之间通过蜗轮蜗杆组传动连接;所述顶升夹紧机构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顶升并夹紧,包括顶升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液压油缸、顶升板、平衡板、安装板、下主轴以及为液压油缸提供动力的液压站,所述顶升板、平衡板和安装板从上至下平行设置,所述液压油缸的缸筒通过固定件安装固定在安装板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平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母,所述顶升板的后侧设有垂直向上的挡板,所述下主轴依次穿过平衡板和安装板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平衡板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主轴的上端面与顶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和平衡板之间设有导向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主轴,所述上主轴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A和安装座板B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安装座板A和安装座板B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的下端面与上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的上部通过皮带轮与变频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顶升组件下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A和定位气缸B,定位气缸A和定位气缸B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固定在平衡板上,且介于顶升板和安装板之间,所述定位气缸A的气缸杆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A,定位气缸B的气缸杆也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B,在顶升机构的顶升板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块A的位置设有定位孔A,对应定位块B的位置设有定位孔B,所述定位孔A和定位孔B为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孔;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夹紧组件上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C和定位气缸D,所述定位气缸C和定位气缸D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在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B上,所述定位气缸C的气缸杆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C,定位气缸D的气缸杆也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D,在夹紧组件的上定位板的上表面上对应定位块C的位置设有定位孔C,对应定位块D的位置设有定位孔D;所述防护门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包括前防护门组、后防护门组、驱动组件以及导轨,所述前、后防护门组安装于离心机两侧机架内,所述前防护门组包括对开的前防护门A和前防护门B,所述后防护门组包括对开的后防护门A和后防护门B;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离心机的安装座板B上,其包括驱动前防护门组的前驱动组以及驱动后防护门组的后驱动组,所述前驱动组包括前气缸,所述前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前杠杆A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杠杆A的一端通过前门连接座A与前防护门A固定连接,所述前杠杆A的另一端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A与前杠杆B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前杠杆B的另一端通过前门连接座B与前防护门B固定连接,所述后驱动组包括后气缸,所述后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后杠杆A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杠杆A的一端通过后门连接座A与后防护门A固定连接,所述后杠杆A的另一端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B与后杠杆B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后杠杆B的另一端通过后门连接座B与后防护门B固定连接,所述前气缸和后气缸的控制元件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导轨包括上导轨组和下导轨组,所述上导轨组环设在圆形顶板的外圆周的下表面上,所述前、后防护门组的上端面分别通过前、后驱动组滑动连接于上导轨组的导轨内部,所述下导轨组通过固定件分别安装于对称设置的输送架A、输送架B的外罩壳上,所述前、后防护门组的下端面滑动连接于下导轨组的轨道内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件为四组,平衡板的每一个角上对应安装一组导向件,每组导向件包括导向轴、导向轴承和连杆,所述连杆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承的底部与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导向轴承的上部与平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设置在导向轴承内部,并与导向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的上部穿过所述平衡板,且导向轴的上端面与平衡板之间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平衡板的外侧靠近所述液压油缸的位置安装有位置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前门连接座A和前门连接座B分别安装固定在前防护门A和前防护门B的上端面上,所述前门连接座A和前杠杆A之间通过前导向固定杆A连接,所述前门连接座B和前杠杆B之间通过前导向固定杆B连接。所述后门连接座A和后门连接座B分别安装固定在后防护门A和后防护门B的上端面上,所述后门连接座A和后杠杆A之间通过后导向固定杆A连接,所述后门连接座B和后杠杆B之间通过后导向固定杆B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输送辊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架A和输送架B上的两个输送辊筒,每个所述输送辊筒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输送架转动连接,输送滚筒的另一端向内伸出一定的长度。所述前、后防护门组的下端面上均间隔设有若干个滑块,所述前、后防护门组的下端面通过滑块在下导轨组的轨道内滑动。更优选的,各定位气缸的气缸体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机构(1)、顶升夹紧机构(2)、定位机构(3)、防护门(4)以及PLC控制器,/n所述物料输送机构(1)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底部,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输送至离心机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由框架式侧板组成的输送架A(1-1)、输送架B(1-2)、沿着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输送辊组(1-5)、为输送辊组(1-5)提供动力的驱动件(1-3)以及设置在驱动件(1-3)和输送辊组(1-5)之间的传动件(1-4),在输送架A(1-1)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A(1-1-1),在输送架B(1-2)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B(1-2-1),所述传动件(1-4)包括传动轴A(1-4-1),所述传动轴A(1-4-1)的两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1-1-1)和支撑板B(1-2-1)的中央通孔,所述驱动件(1-3)包括驱动电机(1-3-1),所述驱动电机(1-3-1)的电机轴上套设有皮带轮A(1-4-2),所述传动轴A(1-4-1)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B(1-4-3),所述皮带轮A(1-4-2)和皮带轮B(1-4-3)之间通过皮带(1-4-4)连接,在所述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传动轴B(1-4-5),所述传动轴B(1-4-5)的端部与传动轴A(1-4-1)的端部之间通过直角齿轮组(1-4-6)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辊组(1-5)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上的多组输送辊单元,每组所述输送辊单元均与传动轴B(1-4-5)之间通过蜗轮蜗杆组(1-4-7)传动连接;/n所述顶升夹紧机构(2)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顶升并夹紧,包括顶升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液压油缸(2-1)、顶升板(2-2)、平衡板(2-3)、安装板(2-4)、下主轴(2-5)以及为液压油缸(2-1)提供动力的液压站,所述顶升板(2-2)、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从上至下平行设置,所述液压油缸(2-1)的缸筒(2-1-1)通过固定件安装固定在安装板(2-4)上,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2-1-2)与平衡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母(2-17),所述顶升板(2-2)的后侧设有垂直向上的挡板(2-10),所述下主轴(2-5)依次穿过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固定连接,所述下主轴(2-5)的上端面与顶升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4)和平衡板(2-3)之间设有导向件;/n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主轴(2-11),所述上主轴(2-11)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A(2-12)和安装座板B(2-13)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安装座板A(2-12)和安装座板B(2-13)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2-11)的下端面与上定位板(2-14)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2-11)的上部通过皮带轮与变频电机(2-15)的电机轴连接;/n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顶升组件下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A(3-1)和定位气缸B(3-2),定位气缸A(3-1)和定位气缸B(3-2)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固定在平衡板(2-3)上,且介于顶升板(2-2)和安装板(2-4)之间,所述定位气缸A(3-1)的气缸杆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2-3),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A(3-5),定位气缸B(3-2)的气缸杆也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2-3),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B(3-6),在顶升机构的顶升板(2-2)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块A(3-5)的位置设有定位孔A(3-7),对应定位块B(3-6)的位置设有定位孔B(3-8),所述定位孔A(3-7)和定位孔B(3-8)为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孔;/n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夹紧组件上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C(3-9)和定位气缸D(3-10),所述定位气缸C(3-9)和定位气缸D(3-10)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在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B(2-13)上,所述定位气缸C(3-9)的气缸杆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2-13),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C(3-11),定位气缸D(3-10)的气缸杆也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2-13),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D(3-12),在夹紧组件的上定位板(2-14)的上表面上对应定位块C(3-11)的位置设有定位孔C(3-13),对应定位块D(3-12)的位置设有定位孔D(3-14);/n所述防护门(4)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包括前防护门组、后防护门组、驱动组件以及导轨,/n所述前、后防护门组安装于离心机两侧机架(4-1)内,所述前防护门组包括对开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机构(1)、顶升夹紧机构(2)、定位机构(3)、防护门(4)以及PLC控制器,
所述物料输送机构(1)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底部,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输送至离心机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由框架式侧板组成的输送架A(1-1)、输送架B(1-2)、沿着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输送辊组(1-5)、为输送辊组(1-5)提供动力的驱动件(1-3)以及设置在驱动件(1-3)和输送辊组(1-5)之间的传动件(1-4),在输送架A(1-1)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A(1-1-1),在输送架B(1-2)靠近物料进料口的一端对称设有一组支撑板B(1-2-1),所述传动件(1-4)包括传动轴A(1-4-1),所述传动轴A(1-4-1)的两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1-1-1)和支撑板B(1-2-1)的中央通孔,所述驱动件(1-3)包括驱动电机(1-3-1),所述驱动电机(1-3-1)的电机轴上套设有皮带轮A(1-4-2),所述传动轴A(1-4-1)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B(1-4-3),所述皮带轮A(1-4-2)和皮带轮B(1-4-3)之间通过皮带(1-4-4)连接,在所述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传动轴B(1-4-5),所述传动轴B(1-4-5)的端部与传动轴A(1-4-1)的端部之间通过直角齿轮组(1-4-6)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辊组(1-5)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架A(1-1)和输送架B(1-2)上的多组输送辊单元,每组所述输送辊单元均与传动轴B(1-4-5)之间通过蜗轮蜗杆组(1-4-7)传动连接;
所述顶升夹紧机构(2)用于将待离心的物料顶升并夹紧,包括顶升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液压油缸(2-1)、顶升板(2-2)、平衡板(2-3)、安装板(2-4)、下主轴(2-5)以及为液压油缸(2-1)提供动力的液压站,所述顶升板(2-2)、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从上至下平行设置,所述液压油缸(2-1)的缸筒(2-1-1)通过固定件安装固定在安装板(2-4)上,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2-1-2)与平衡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母(2-17),所述顶升板(2-2)的后侧设有垂直向上的挡板(2-10),所述下主轴(2-5)依次穿过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平衡板(2-3)和安装板(2-4)固定连接,所述下主轴(2-5)的上端面与顶升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4)和平衡板(2-3)之间设有导向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主轴(2-11),所述上主轴(2-11)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A(2-12)和安装座板B(2-13)的中央,并通过轴套固定件与安装座板A(2-12)和安装座板B(2-13)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2-11)的下端面与上定位板(2-14)固定连接,所述上主轴(2-11)的上部通过皮带轮与变频电机(2-15)的电机轴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顶升组件下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A(3-1)和定位气缸B(3-2),定位气缸A(3-1)和定位气缸B(3-2)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固定在平衡板(2-3)上,且介于顶升板(2-2)和安装板(2-4)之间,所述定位气缸A(3-1)的气缸杆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2-3),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A(3-5),定位气缸B(3-2)的气缸杆也向上伸出所述平衡板(2-3),且其顶部连接有定位块B(3-6),在顶升机构的顶升板(2-2)的下表面上对应定位块A(3-5)的位置设有定位孔A(3-7),对应定位块B(3-6)的位置设有定位孔B(3-8),所述定位孔A(3-7)和定位孔B(3-8)为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孔;
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非对称设置在夹紧组件上主轴两侧的定位气缸C(3-9)和定位气缸D(3-10),所述定位气缸C(3-9)和定位气缸D(3-10)的气缸体分别安装在位于离心机顶部的安装座板B(2-13)上,所述定位气缸C(3-9)的气缸杆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2-13),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C(3-11),定位气缸D(3-10)的气缸杆也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板B(2-13),且其端部连接有定位块D(3-12),在夹紧组件的上定位板(2-14)的上表面上对应定位块C(3-11)的位置设有定位孔C(3-13),对应定位块D(3-12)的位置设有定位孔D(3-14);
所述防护门(4)设置于离心机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包括前防护门组、后防护门组、驱动组件以及导轨,
所述前、后防护门组安装于离心机两侧机架(4-1)内,所述前防护门组包括对开的前防护门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宇黄兴华朱明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