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9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包括对称的底板,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底板的上侧分别固定连空心方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空心方杆内分别设置有方杆,每个所述空心方杆对应所述方杆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一,每个所述方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牵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牵拉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有利于实现内科临床手术牵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
本技术涉及牵拉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
技术介绍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目前,医务人员在做手术,特别是在腹部的手术时,需要用手术牵拉器牵拉手术切口以便于操作,为了充分暴露出手术视野,常常需要手持拉钩进行牵拉,手动牵拉使拉力不均,造成伤口的扩张度不同,不能充分的暴露出手术位置,影响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有利于实现内科临床手术牵拉。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包括对称的底板,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底板的上侧分别固定连空心方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空心方杆内分别设置有方杆,每个所述空心方杆对应所述方杆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一,每个所述方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牵拉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牵拉机构包括圆环,每个所述方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所述圆环穿过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套筒,每个所述套筒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U形板,每个所述U形板的一个竖板分别铰接把手的中心轴,每个所述把手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板的另一个竖板分别铰接齿轮的中心轴,每个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圆杆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挡板的中心,每个所述圆杆分别固定连接钢绳的一端,每个所述钢绳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圆杆,每个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挂钩。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U形板一个竖板分别固定连接方板,每个所述方板分别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方板二的下侧,每个所述方板二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弹簧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方杆二,每个所述方杆二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方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套筒对应所述圆环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有方杆,能够实现圆环的升降,有效的方便调节牵拉的高度;(2)本装置有套筒,能够实现套筒的移动,有效的调节牵拉的位置;(3)本装置有挂钩,能够实现挂钩的收放,有效的方便使用;(4)本装置有齿轮及方杆二,能够实现方杆二卡住齿轮,有效的防止挂钩移动,保持扩张度。本技术为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有利于实现内科临床手术牵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六。图中:1、圆环,2、方杆,3、顶丝一,4、空心方杆,5、底板,6、U形板,7、套筒,8、顶丝二,9、圆杆,10、齿轮,11、方板,12、方杆二,13、弹簧,14、方板二,15、挡板,16、把手,17、钢绳,18、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对称的底板5,每个所述底板5的上侧分别固定连空心方杆4的一端,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内分别设置有方杆2,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对应所述方杆2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一3,每个所述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圆环1,每个所述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环1,所述圆环1穿过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套筒7,每个所述套筒7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U形板6,每个所述U形板6的一个竖板分别铰接把手16的中心轴,每个所述把手16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9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板6的另一个竖板分别铰接齿轮10的中心轴,每个所述齿轮10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杆9的另一端。每个所述圆杆9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挡板15的中心,每个所述圆杆9分别固定连接钢绳17的一端,每个所述钢绳17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圆杆9,每个所述钢绳1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挂钩18。每个所述U形板6一个竖板分别固定连接方板11,每个所述方板11分别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方板二14的下侧,每个所述方板二14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二12。每个所述弹簧13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方杆二12,每个所述方杆二12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方板11。每个所述套筒7对应所述圆环1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二8。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当临床手术需要对刀口进行牵拉时,根据刀口的高度,拧松顶丝一3,向下移动方杆2,方杆2沿着空心方杆4向下移动,方杆2带动牵拉机构向下移动,当圆环1移动到合适高度后,停止移动方杆2,拧紧顶丝一3,根据牵拉的位置,拧松顶丝二8,移动U形板6,U形板6带动套筒7沿着圆环1移动,套筒7带动顶丝二8移动,U形板6带动齿轮10及把手16移动,齿轮10及把手16带动圆杆9移动,圆杆9带动挡板15及钢绳17移动,钢绳17带动挂钩18移动,当挂钩18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U形板6,拧紧顶丝二8,向上拉动方板二14,方板二14带动方杆二12沿着方板11的方孔向上移动,方板二14及方板11拉动弹簧13,拉动挂钩18,挂钩18带动钢绳17移动,钢绳17带动圆杆9转动,圆杆9带动挡板15转动,圆杆9带动齿轮10及把手16转动,当挂钩18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挂钩18,将挂钩18挂住刀口的皮肤组织,反向转动把手16,使挂钩18开始牵拉,牵拉好后,停止转动把手16,松开方板二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使方杆二12卡住齿轮10,防止挂钩18移动,开始手术。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包括对称的底板(5),其特征是:/n每个所述底板(5)的上侧分别固定连空心方杆(4)的一端;/n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内分别设置有方杆(2);/n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对应所述方杆(2)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一(3);/n每个所述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牵拉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包括对称的底板(5),其特征是:
每个所述底板(5)的上侧分别固定连空心方杆(4)的一端;
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内分别设置有方杆(2);
每个所述空心方杆(4)对应所述方杆(2)分别螺纹连接顶丝一(3);
每个所述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牵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临床手术牵拉器,其特征是:所述牵拉机构包括圆环(1),每个所述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环(1),所述圆环(1)穿过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套筒(7),每个所述套筒(7)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U形板(6),每个所述U形板(6)的一个竖板分别铰接把手(16)的中心轴,每个所述把手(16)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9)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板(6)的另一个竖板分别铰接齿轮(10)的中心轴,每个所述齿轮(10)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杆(9)的另一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增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鑫灿品牌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