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7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属于口罩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一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罩腔,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性耳绳,特点:所述的口罩本体在具有罩腔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左夹片和一右夹片,所述的左夹片与口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右的左夹层,所述的右夹片与口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左的右夹层,所述的罩腔内设置有一滤片,该滤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夹持在左夹层和右夹层内,所述滤片的一侧面与罩腔的腔壁相贴合、而另一侧面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使滤片能轻易地与口鼻的位置相对应,提高了防护效果和降低了滤片的更换难度;降低口罩本体发黄和滋生细菌的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
本技术属于口罩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空气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雾霾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病毒也在随着药物的逐渐丰富而发生着可怕的变异,其中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更是防不胜防,而口罩是抵御雾霾和防止病毒通过空气进入人体最有效的保障,还能起到保暖和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目前的口罩,主要分为一次性口罩和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其中可更换滤片的口罩由于可重复使用、佩戴成本低、保暖效果佳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类口罩通常会在与面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夹层,滤片通过夹层的其中一侧开口进行更换操作,但这种结构在更换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滤片的放置难度较大,常常会出现滤片的实际放入位置会偏离口鼻所在的位置,而消费者又无法从夹层外直接观察到滤片的具体位置,从而影响到口罩的防护效果;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形成夹层的布料在水汽长期的侵蚀下会逐渐发黄、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了口罩的使用寿命。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滤片更换操作简单、容易观察滤片位置,并且使用寿命长的可更换滤片的口罩。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有助于改进滤片与口罩的连接结构来降低滤片的更换难度并使滤片能轻易与口鼻位置相对应,有利于优化滤片及口罩与使用者的配合结构来防止口罩与呼出的水汽直接接触,降低口罩发黄和滋生细菌的风险,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罩腔,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性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在具有罩腔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左夹片和一右夹片,所述的左夹片与口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右的左夹层,所述的右夹片与口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左的右夹层,所述的罩腔内设置有一滤片,该滤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夹持在左夹层和右夹层内,所述滤片的一侧面与罩腔的腔壁相贴合、而另一侧面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本体围绕边沿形成有一圈缝线,该缝线用于将口罩本体内的多层面料相固定,并且还将左夹片的左侧和上、下边沿以及右夹片的右侧和上、下边沿缝合在口罩本体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方在位于使用者鼻子的位置处设置有一鼻夹,该鼻夹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夹层内,所述的口罩本体在鼻夹周围形成有一圈鼻夹固定缝线。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本体采用康纶纤维面料制作而成。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滤片包括一与口罩本体接触的粗滤层、一与粗滤层的一侧面相结合的精滤层和一与精滤层一侧面相结合并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棉柔层。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粗滤层为用于过滤一些大颗粒为主的无纺布,所述的精滤层为熔喷滤布,所述的棉柔层为柔软为主的无纺布。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本体为设置有一排气阀并以防护、透气透湿功能为主的罩体,该排气阀为膜片单向阀。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本体为不设置排气阀并以防护、保温功能为主的罩体。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在口罩本体两侧构成了左、右夹层并把滤片两端直接设置在左、右夹层内,使滤片直接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因而滤片可以被直接观察并能沿左、右夹层上下调节,这样使滤片能轻易地与口鼻的位置相对应,提高了防护效果和降低了滤片的更换难度;其次,滤片与使用者口鼻直接接触,这样降低了口罩本体发黄和滋生细菌的风险,有效地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滤片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中:1.口罩本体、11.罩腔、12.弹性耳绳、13.左夹片、131.左夹层、14.右夹片、141.右夹层、15.缝线、16.鼻夹、17.鼻夹固定缝线;2.滤片、21.粗滤层、22.精滤层、23.棉柔层;3.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目前各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1,前述口罩本体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罩腔11,前述口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性耳绳12,特点是:前述的口罩本体1在具有罩腔11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左夹片13和一右夹片14,前述的左夹片13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右的左夹层131,前述的右夹片14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左的右夹层141,前述的罩腔11内设置有一滤片2,该滤片2的左右两端分别夹持在左夹层131和右夹层141内,前述滤片2的一侧面与罩腔11的腔壁相贴合、而另一侧面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前述的口罩本体1采用康纶纤维面料制作而成。前述的口罩本体1为设置有一排气阀3并以防护、透气透湿功能为主的罩体,该排气阀3为膜片单向阀。进一步地,前述的口罩本体1围绕边沿形成有一圈缝线15,该缝线15用于将口罩本体1内的多层面料相固定,并且还将左夹片13的左侧和上、下边沿以及右夹片14的右侧和上、下边沿缝合在口罩本体1上。进一步地,前述口罩本体1的上方在位于使用者鼻子的位置处设置有一鼻夹16,该鼻夹16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夹层内,前述的口罩本体1在鼻夹16周围形成有一圈鼻夹固定缝线17。进一步地,前述的滤片2包括一与口罩本体1接触的粗滤层21、一与粗滤层21的一侧面相结合的精滤层22和一与精滤层22一侧面相结合并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棉柔层23。前述的粗滤层21为用于过滤一些大颗粒为主的无纺布,前述的精滤层22为熔喷滤布,前述的棉柔层23为柔软为主的无纺布。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3,当需要使用口罩时,将前述的滤片2两端分别塞入左夹层131和右夹层141内并使滤片2的一侧面贴合在口罩本体1上,然后根据使用者口鼻的位置上下调节滤片2,使其与口鼻的位置相对应,最后通过前述的弹性耳绳12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此时使用者的口鼻直接与前述的滤片2相接触,不仅起到了最有效的防护作用,而且还防止了水汽直接与口罩本体1相接触的情况;当需要更换前述的滤片2时,直接将滤片2从左夹层131和右夹层141内抽出并重复上述滤片2的安装步骤,更换操作十分便捷。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罩腔(11),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性耳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1)在具有罩腔(11)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左夹片(13)和一右夹片(14),所述的左夹片(13)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右的左夹层(131),所述的右夹片(14)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左的右夹层(141),所述的罩腔(11)内设置有一滤片(2),该滤片(2)的左右两端分别夹持在左夹层(131)和右夹层(141)内,所述滤片(2)的一侧面与罩腔(11)的腔壁相贴合、而另一侧面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罩腔(11),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性耳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1)在具有罩腔(11)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左夹片(13)和一右夹片(14),所述的左夹片(13)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右的左夹层(131),所述的右夹片(14)与口罩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向左的右夹层(141),所述的罩腔(11)内设置有一滤片(2),该滤片(2)的左右两端分别夹持在左夹层(131)和右夹层(141)内,所述滤片(2)的一侧面与罩腔(11)的腔壁相贴合、而另一侧面与使用者的口鼻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1)围绕边沿形成有一圈缝线(15),该缝线(15)用于将口罩本体(1)内的多层面料相固定,并且还将左夹片(13)的左侧和上、下边沿以及右夹片(14)的右侧和上、下边沿缝合在口罩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滤片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方在位于使用者鼻子的位置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和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飒美特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