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69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包括底座,以弧形透明耐力板拼合成的圆柱形外壳,位于外壳中心的中心立柱,位于外壳内部的蛹架和铁网,以及位于外壳顶部的放飞网盖;所述弧形透明耐力板为圆等分弧度的长形弯弧板结构,直立的设置在底座和顶部支撑圆环之间,其中部分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作为开合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弧形透明耐力板形成的圆柱外壳,方便观察,具有观赏性,使用方便;其内设置的蛹架和铁网成三角连接放置,设置稳固;其顶部放飞盖采用瓣状放飞网搭接的方式,进而便于蝴蝶放飞;中心立柱上方成展开的喇叭结构,便于遮风挡雨,为蝴蝶羽化提供安全稳定的内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
本技术属于养殖工具,涉及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
技术介绍
蝴蝶在蛹里面发育完成后会挤裂蛹壳,首先露出足和触角,整个身体挣扎出蛹壳,这个过程称为羽化。刚破蛹而出时,蝴蝶皱皱软软的,它会先找一个适当地点倒垂,让体液输入翅膀中,将翅膀展为典型翅型,直到翅膀完全干燥硬化,并等到体温回升后才展翅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蝴蝶蛹的集中放置和羽化放飞的工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包括底座,以弧形透明耐力板拼合成的圆柱形外壳,位于外壳中心的中心立柱,位于外壳内部的蛹架和铁网,以及位于外壳顶部的放飞网盖;所述弧形透明耐力板为圆等分弧度的长形弯弧板结构,直立的设置在底座和顶部支撑圆环之间,其中部分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作为开合门。作为优选的,有六块弧形透明耐力板共同组合成圆柱形外壳,并且这些弧形透明耐力板通过支撑柱进行支撑,支撑柱设置在三等分点上,其顶端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圆环,而其底端固定连接底座,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两块弧形透明耐力板,其中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固定连接,而另外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通过转轴开合活动连接,而这个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作为开合门。进一步,对应所述开合门在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合的锁眼。进一步,所述铁网一端连接在中心立柱上,而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柱上,其数量与支撑柱数量相对应,并成放射状设置。进一步,所述蛹架围绕中心立柱设置,并且单个蛹架的两边分别连接在相邻的铁网的中线处,进而将中心立柱包围。作为优选的,所述蛹架梯子形状,每层均匀间隔。进一步,所述顶部放飞盖由圆边及若干支撑条组成盖体框架结构,并且其上对应着搭放着若干个瓣状放飞网,其中心还预留中心柱体通过的圆形通孔,其相适应的设置在顶部支撑圆环上。进一步,所述的顶部放飞盖上设置围绕式的装饰护栏。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心立柱的上部成喇叭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外壳采用弧形透明耐力板,其中部分弧形透明耐力板固定,而部分弧形透明耐力板成为开合门,以方便蝴蝶蛹的放置;本技术采用的弧形透明耐力板形成的圆柱外壳,方便观察,具有观赏性,使用方便;(2)本技术中的蛹架和铁网作为外壳内部结构,成三角连接放置,设置稳固;(3)本技术中顶部放飞盖采用瓣状放飞网搭接的方式,进而便于蝴蝶放飞;(4)本技术中的中心立柱上方成展开的喇叭结构,便于遮风挡雨,为蝴蝶羽化提供安全稳定的内部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内部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去除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打开放飞网盖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关闭放飞网盖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顶部支撑圆环,2-蛹架,3-铁网,4-开合门,5-立柱,6-弧形透明耐力板,7-底座,8-放飞网盖,9-支撑柱,10-转轴,11-锁眼,12-支撑条,13-瓣状放飞网,14-装饰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包括底座7,以弧形透明耐力板6拼合成的圆柱形外壳,位于外壳中心的中心立柱5,位于外壳内部的蛹架2和铁网3,以及位于外壳顶部的放飞网盖8;所述弧形透明耐力板6为圆等分弧度的长形弯弧板结构,直立的设置在底座7和顶部支撑圆环1之间,优选的设置6块弧形透明耐力板6共同组合成圆柱形外壳,并且这些弧形透明耐力板通过支撑柱9和转轴10进行支撑,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柱9设置在三等分点上,其顶端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圆环1,而其底端固定连接底座7,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9之间设置有两块弧形透明耐力板,其中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固定连接,而另外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通过转轴10开合活动连接,而这个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视为开合门4。作为优选的,对应所述开合门4在底座7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合的锁眼11,使用钥匙插入锁眼11进而将开合门4打开或者锁紧采用现有技术,即在玻璃门下方安装隐藏在底座中的玻璃门锁,并在底座7外侧预留锁眼11,进而达到控制开合门4进行关闭的目的。进一步说明蛹架2和铁网3在外壳内的连接方式,如图2、3、5所示,所述铁网3一端连接在中心立柱5上,而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柱9上,其数量与支撑柱9数量相配合的,所述铁网3优选的设置三个,从中心立柱5成放射状向外壳进行设置;所述蛹架2围绕中心柱柱5设置,优选设置三个,进而围绕着中心立柱5成三角包围态,并且单个蛹架2的两边分别连接在相邻的铁网3的中线处,进而稳定设置,所述蛹架2优选为梯子形状,每层均间隔,用于放置蝴蝶蛹。进一步说明顶部放飞盖8的结构,如图4、5、6所示,所述的顶部放飞盖8由圆边及若干支撑条12组成盖体框架结构,并且其上对应着搭放着若干个瓣状放飞网13,其中心还预留中心柱体通过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支撑条12的数量优选设置6根,进而形成了六等分的放置位置,用于放置六块瓣状放飞网13;所述顶部放飞盖8整体盖合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顶部支撑圆环1上,在使用时,依次移开单块的瓣状放飞网13,即可打开顶部放飞盖8,以便于蝴蝶放飞。作为优选的,还可以在所述的顶部放飞盖8设置装饰护栏14,所述装饰护栏14焊接在支撑条12上,同时围成一个圆形护栏;所述的装饰护栏14圆形结构为了配合中心立柱5的上部喇叭结构,可设置成上部扩口的结构,而中心立柱5上部的喇叭结构可避免水滴滴落,用于遮风挡雨。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收集到的蝴蝶蛹放置在蛹架2上,蛹经过羽化会慢慢变成蝴蝶爬出会在蛹架悬挂展翅,待翅膀全部硬化时会飞在周边铁网3上面栖息,本技术外壳是透明板可以方便观察内部羽化情况,需要时可以打开开门取出蝴蝶,也可打开顶部的瓣状放飞网使蝴蝶自行飞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7),以弧形透明耐力板(6)拼合成的圆柱形外壳,位于外壳中心的中心立柱(5),位于外壳内部的蛹架(2)和铁网(3),以及位于外壳顶部的放飞网盖(8);所述弧形透明耐力板(6)为圆等分弧度的长形弯弧板结构,直立的设置在底座(7)和顶部支撑圆环(1)之间,其中部分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6)作为开合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7),以弧形透明耐力板(6)拼合成的圆柱形外壳,位于外壳中心的中心立柱(5),位于外壳内部的蛹架(2)和铁网(3),以及位于外壳顶部的放飞网盖(8);所述弧形透明耐力板(6)为圆等分弧度的长形弯弧板结构,直立的设置在底座(7)和顶部支撑圆环(1)之间,其中部分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6)作为开合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特征在于,有六块弧形透明耐力板(6)共同组合成圆柱形外壳,并且这些弧形透明耐力板(6)通过支撑柱(9)进行支撑,支撑柱(9)设置在三等分点上,其顶端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圆环(1),而其底端固定连接底座(7),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9)之间设置有两块弧形透明耐力板(6),其中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6)固定连接,而另外一块弧形透明耐力板(6)通过转轴(10)开合活动连接,而这个可开合的弧形透明耐力板(6)作为开合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蝴蝶养殖羽化箱,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开合门(4)在底座(7)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合的锁眼(1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朝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昆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