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69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包括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内设有若干底座凹槽,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环形刀头卡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凸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所述凸台的底面通过弹簧与圆形底座弹性连接;本装置即有利于高效采集卵块,又有助于将采集的卵块高效收集,从而为七星瓢虫规模化、工厂化人工繁育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属于生物研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及农药残留等问题正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精细化、品质化要求更加严格,倒逼农业生产由粗放管理,依赖化肥农药模式向精细施策,绿色防控为主转变,而北方大棚蔬菜,南方精细化农业以及一二线城市中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来有效的控制虫害对农林业造成危害的防治措施的市场日益成熟和广阔。天敌昆虫投放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这已成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50种天敌被商业化生产和销售,主要种类包括赤眼蜂、丽蚜小蜂、草蛉、瓢虫、中华螳螂、小花蝽、捕食瞒等。规模较大的天敌生产厂家超过80家,但中国目前成规模的专业天敌生产企业寥寥无几,且业务开展难、效益低。天敌昆虫工厂化、规模化、商品化繁育仍就存在一些重要制约因素,包括缺少成果转化平台、不具备天敌昆虫大量生产的硬件条件、大量生产技术尚不完善、没有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及推广难度大等。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的捕食性瓢虫对蚜虫、叶蝉、蚧壳虫及粉虱等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目前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天敌被广泛应用。捕食性瓢虫成虫投放于田间一方面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由于瓢虫本身的飞行及移动能力而使得无法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农田系统中稳定存在,相反,蚜虫、叶蝉、蚧壳虫及粉虱等重要害虫个体小,移动能力弱,此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均以集中发生为主,因此,定点投放捕食性瓢虫的卵便成为捕食性瓢虫高效利用的最佳方法之一,一方面,可针对害虫发生严重区域悬挂或投放卵块从而做到精准控害,另一方面,捕食性瓢虫的幼虫食量巨大,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捕食性瓢虫成虫无法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农田系统中稳定存在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包括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内设有若干底座凹槽,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环形刀头卡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凸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所述凸台的底面通过弹簧与圆形底座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锁套,通过旋转锁套可调节第二支杆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杆通过其一端配合连接的轴承可实现360°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刀头的直径<底座凹槽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滚动轴承。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凹槽的深度与环形刀头的宽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刀头的非刀刃端含有卡扣与第三支杆一端的卡槽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一端内腔的两侧壁均设有卡槽,凸台的两侧均设有弹性卡件,弹性卡件卡入卡槽内,起到固定限位作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即可高效采集卵块,又可将采集的卵块高效收集,从而为七星瓢虫规模化、工厂化人工繁育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第三支杆;4、环形刀头;5、底座凹槽;6、圆形底座;7、轴承;8、凸台;9、弹簧;10、弹性卡件;11、卡槽;12、锁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包括圆形底座6,所述圆形底座6的上表面内设有若干底座凹槽5,第一支杆1的一端与第二支杆2的一端通过轴承7连接,所述第二支杆2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杆3的另一端与环形刀头4卡接,所述第一支杆1的另一端与凸台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台8位于所述第一支杆1的内腔,所述凸台8的底面通过弹簧9与圆形底座6弹性连接。第二支杆2上设有锁套12,通过旋转锁套12可调节第二支杆2的长度;第二支杆2通过其一端配合连接的轴承7可实现360°转动;所述轴承7为滚动轴承;环形刀头4的直径<底座凹槽5的直径;底座凹槽5的深度与环形刀头4的直径相同;环形刀头4的非刀刃端含有卡扣与第三支杆3一端的卡槽卡接;第一支杆1一端内腔的两侧壁均设有卡槽11,凸台8的两侧均设有弹性卡件10,弹性卡件10卡入卡槽11内,起到固定限位作用。具体操作:先将第一支杆1与凸台8卡接,再将第二支杆2与第一支杆1通过轴承7配合连接,将环形刀头4与第三支杆3的一端卡接,最后将第三支杆3与支杆2固定连接,将含有卵块的铺垫材料置于圆形底座6上,并将含卵块部位置于底座凹槽5上方,利用第二支杆2与第一支杆1套接部位可360°转动,将第二支杆2转动时可带动含有环形刀头4的第三支杆3,并将第三支杆3对准含有卵块的铺垫材料所在位置,通过人为按压第二支杆2,使得第一支杆1与凸台8下端的弹簧9压缩,并带动含有环形刀头4的第三支杆3将卵块切下,按压结束后,利用凸台8下端弹簧9的伸展功能将带动含有环形刀头4的第三支杆3与底座凹槽5脱离接住并使得第三支杆3回到原先高度位置,将切下的统一卵块集中收集到一处备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内设有若干底座凹槽,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环形刀头卡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凸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所述凸台的底面通过弹簧与圆形底座弹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内设有若干底座凹槽,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环形刀头卡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凸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所述凸台的底面通过弹簧与圆形底座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锁套,通过旋转锁套可调节第二支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瓢虫卵块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通过其一端配合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强曹馨月蒲德强周永航陈思维伍鑫隆陈正杰钟文娟牟方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