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包括箱体和箱体上的顶棚,所述箱体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和底部连接有支撑杆,在框架、支撑杆内侧连接有支撑网,支撑网内具有防水布,防水布内通有水;所述箱体内具有木质产卵平台,所述产卵平台固定在箱体内部,所述产卵平台下表面位于水平面下,所述产卵平台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产卵平台上堆有产卵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简便、大小可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不受天气影响,不受敌害生物侵袭,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相对减少了种蛭繁殖的设施建造成本和人工操作成本,营造了适宜种蛭繁殖的生态环境,确保了养殖水蛭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蛭繁殖水箱,用于水蛭,特别适用于宽体金线蛭、菲牛蛭和日本医蛭等人工养殖水蛭品种的孵化。
技术介绍
水蛭是一种宝贵的药用资源,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药用功能,有抗凝固、破淤血的功效,是治疗脑血栓、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特效药物,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动物性中药材,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医药企业大力开发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和中成药,进一步拓宽了水蛭的应用范围,水蛭用量急剧上升,已由原先的年需求量几吨一跃增至500吨以上,但现阶段水蛭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且自然水蛭资源连年枯竭,产量连年大幅减少,加之水蛭养殖技术存在瓶颈问题,致使养殖水蛭产量微小,加大了药用水蛭供需缺口,可见人工养殖水蛭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目前,水蛭繁殖是制约水蛭人工养殖的关键问题,而产卵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现阶段人工养殖水蛭大多处于自然状态繁殖,这种方法受土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天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很难保证种蛭的产卵效果,使得水蛭的人工养殖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包括箱体和箱体上的顶棚,所述箱体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和底部连接有支撑杆,在框架、支撑杆内侧连接有支撑网,支撑网内具有防水布,防水布内通有水;所述箱体内具有木质产卵平台,所述产卵平台固定在箱体内部,具体地,所述产卵平台固定在四周的支撑杆上。所述产卵平台下表面位于水平面下,所述产卵平台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产卵平台上堆有产卵基质为了便于拆卸,所述箱体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和底部连接有支撑杆,在框架、支撑杆内侧连接有支撑网,支撑网内具有防水布,防水布内通有水;所述产卵平台固定在四周的支撑杆上。为了便于更换箱体内的水,所述箱体上部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下部连接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内侧设置有滤网,滤网防止水蛭外逃。为适应种蛭先垂直打洞再水平打洞的生物学特点,减少种蛭打洞造穴的难度,同时增加产卵基质的种蛭容纳密度,所述产卵基质侧面呈向外沿倾斜状,如所述产卵基质的侧面呈45°斜面状。所述顶棚包括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框架上具有覆膜,如选择黑色防水薄膜,具有防雨水和防日晒的功能,能够防止雨水对产卵基质的冲刷,并满足水蛭生存特别是种蛭繁殖时期对弱光环境的需求。所述箱体底部具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底泥,底泥上的沉水植物不仅可以使种蛭附着,增加其栖息空间,提高容纳密度,还可以吸收水体中氨氮和无机盐类,改善水质为种蛭繁殖提供良好的水体环境。本技术的繁殖水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实耐用、操作便捷、造价较低、可重复使用;该繁殖水箱拆装简便、大小可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不受天气影响,不受敌害生物侵袭,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相对减少了种蛭繁殖的设施建造成本和人工操作成本,营造了适宜种蛭繁殖的生态环境,确保了养殖水蛭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包括箱体1和箱体1上的顶棚3,所述顶棚3通过支架8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1框架4,拆装方便,可随意调整大小。所述框架4四周和底部连接(如螺栓、螺母连接)有支撑杆5,在框架4、支撑杆5内侧连接(如螺栓、螺母连接)有支撑网6,支撑网6内铺有防水布7,防水布7内通有水,框架4、支撑杆5、支撑网6给防水布7中水体予以强有力支撑。为了便于更换箱体1内的水,便于加注新水,所述箱体1上部连接有进水口9,所述箱体1下部连接有出水口10,具体地,所述进水口9、出水口10均安装在防水布7上,进水口9、出水口10内侧设置有滤网,如80目网,滤网防止水蛭外逃。所述箱体1内具有木质产卵平台2,所述产卵平台2固定在四周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杆5上。所述产卵平台2下表面位于水平面下,所述产卵平台2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产卵平台2上堆有产卵基质11。产卵基质11由过目筛水稻土和各种植物秸秆混合制成,具有松软多孔、硬度适中、湿度恒定、腐殖质丰富等特点,有助于种蛭的钻入和钻出。为了防止水浸泡或冲刷产卵基质11,导致产卵基质11湿度过高或者掉落水中,在产卵基质11外围,所述产卵平台2边缘留有边沿,如5cm边沿。产卵基质11上铺3-5cm的干稻草,以保持产卵基质11的湿润、松软,保持其含水量在20-30%;夏季高温时,应适当向产卵基质11上洒水,以维持其湿度,保证种蛭产卵所需的适宜环境。为适应种蛭先垂直打洞再水平打洞的生物学特点,减少种蛭打洞造穴的难度,同时增加产卵基质11的种蛭容纳密度,所述产卵基质11侧面呈向外沿倾斜状,如所述产卵基质11的侧面呈45°斜面状。所述顶棚3包括顶棚框架12,所述顶棚框架12上具有覆膜13,如选择黑色防水薄膜,具有防雨水和防日晒的功能,能够防止雨水对产卵基质11的冲刷,并满足水蛭生存特别是种蛭繁殖时期对弱光环境的需求。具体地,箱体1两侧各有1根钢制支架8支撑、安转顶棚3。所述箱体1底部具有沉水植物15生长的底泥14(如铺有10cm底泥14),底泥14上的沉水植物15(占箱底1/3面积)不仅可以使种蛭附着,增加其栖息空间,提高容纳密度,还可以吸收水体中氨氮和无机盐类,改善水质为种蛭繁殖提供良好的水体环境。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箱体(1)上的顶棚(3),所述箱体(1)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1)框架(4);所述框架(4)四周和底部连接有支撑杆(5),在框架(4)、支撑杆(5)内侧连接有支撑网(6),支撑网(6)内具有防水布(7),防水布(7)内通有水;所述箱体(1)内具有木质产卵平台(2),所述产卵平台(2)固定在箱体(1)内部,所述产卵平台(2)下表面位于水平面下,所述产卵平台(2)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产卵平台(2)上堆有产卵基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箱体(1)上的顶棚(3),所述箱体(1)包括钢架,所述钢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构成箱体(1)框架(4);所述框架(4)四周和底部连接有支撑杆(5),在框架(4)、支撑杆(5)内侧连接有支撑网(6),支撑网(6)内具有防水布(7),防水布(7)内通有水;所述箱体(1)内具有木质产卵平台(2),所述产卵平台(2)固定在箱体(1)内部,所述产卵平台(2)下表面位于水平面下,所述产卵平台(2)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上;所述产卵平台(2)上堆有产卵基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水蛭繁殖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部连接有进水口(9),所述箱体(1)下部连接有出水口(10),所述进水口(9)、出水口(10)内侧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杨玄,韩晓磊,姜波,张涛,徐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