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
本技术涉及量子
,尤其涉及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再者传统的育苗技术只有靠经验,技术失误多,特别是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目前,人们常常采用浸泡杀菌和加入生根粉的方法来进行育苗,但这种方法不能从原理和机理上去改变植物细胞线料体能量的驻载植入,因此培育出来的苗种仍然会存在着较多缺陷,且苗种的抗病虫害等能力也非常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本技术能够形成N-S矢量真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脉冲产生器、电磁波输出单元、超声波发射单元、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和量子能量波育苗舱,所述量子能量波育苗舱的上部设置有光波照射区,中部设置有育苗区,底部设置有营养液盛放区;所述频率脉冲产生器与电磁波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设置在量子能量波育苗舱的底部,所述电磁波输出单元分别与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连接,所述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对称设置在量子能量波育苗舱内的育苗区两侧,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的下端均位于营养液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脉冲产生器、电磁波输出单元、超声波发射单元、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和量子能量波育苗舱,所述量子能量波育苗舱的上部设置有光波照射区,中部设置有育苗区,底部设置有营养液盛放区;所述频率脉冲产生器与电磁波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设置在量子能量波育苗舱的底部,所述电磁波输出单元分别与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连接,所述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对称设置在量子能量波育苗舱内的育苗区两侧,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的下端均位于营养液中,且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与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之间形成有N-S矢量真量子能量波辐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脉冲产生器与电磁波输出单元配合控制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产生电磁场,所述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之间形成有N-S定向磁场区域,所述N-S矢量真量子能量波辐射区域由电磁场与N-S定向磁场区域叠加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均包括稀土振子和与稀土振子固定连接的感应线圈,所述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均通过感应线圈与电磁波输出单元连接;所述N-S定向磁场区域由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中的稀土振子与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中的稀土振子配合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S量子能量波氢态植物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振子竖向设置在量子能量波育苗舱内,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中稀土振子的N极和S极分别与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中稀土振子的S极和N极相对应,且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A中稀土振子的N极或S极和稀土磁感脉冲线圈振子B中稀土振子的S极或N极均位于营养液中。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N-S量子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志,马献章,陈鲸,张锡祥,朱中良,刘尚合,秦开宇,梁晓庚,王文正,徐连彦,朱时才,唐坚,陈俊作,兰文才,向世伟,李建军,钟诚,罗新,赵德荣,周辉,陈黎阳,阿斯耶·亚森,丁英,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亚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