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祥焘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6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育种板,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且位于育种板的底部设置有挡土网,所述框体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所述框体的外表面顶部且位于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喷雾斗,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一侧温度传感器。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农业育种的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于发芽前或发芽后的植物进行一定的培育,导致了种苗在移栽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并展示的是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现有的用于农业育种的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于发芽前或发芽后的植物进行一定的培育,导致了种苗在移栽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具备可以在发芽前与发芽后一起进行培育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装置只能适用于一种形态的培育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在发芽前与发芽后一起进行培育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育种板,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且位于育种板的底部设置有挡土网,所述框体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所述框体的外表面顶部且位于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喷雾斗,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一侧温度传感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育种板的内部开设有育种孔。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底部且位于挡土网的下方设有培养液,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水,所述注入管的底端与水箱的顶部之间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之间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一侧之间连通。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之间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框体的顶部且与雾化器的顶部之间连通。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育种板的底部与挡土网的顶部之间接触,所述育种孔的内部设置有土壤。(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的育种板,实现可以在发芽前与发芽后一起进行培育,在使用时,将种子放入到育种孔内部的土壤上,然后等待其发芽,当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内部温度不利于其的发芽时,及时调整框体内部的温度,当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内部湿度较低时,启动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作用,使得水源在雾化器的作用下进行雾化,再通过喷雾斗对框体内部进行加湿,在种子发芽之后,根茎部位可以吸收底部的培养液,叶面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维持种苗的正常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中育种板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例说明:1、框体;2、育种板;3、挡土网;4、水箱;5、注入管;6、水泵;7、进水管;8、出水管;9、雾化器;10、喷雾斗;11、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育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2,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育种板2,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且位于育种板2的底部设置有挡土网3,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4,水箱4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5,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且位于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型号为VAY8828,水泵6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水泵6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7,水泵6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底端设置有雾化器9,雾化器9的底部设置有喷雾斗10,框体1的内表面一侧温度传感器11,框体1的内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2,育种板2的内部开设有育种孔13。进一步地,框体1的底部且位于挡土网3的下方设有培养液,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清水,注入管5的底端与水箱4的顶部之间连通,便于发芽后的种苗进行培育。进一步地,进水管7的一端与水泵6的进水端之间连通,进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箱4的一侧之间连通,使得水源能够很好的进行使用。进一步地,出水管8的一端与水泵6的出水端之间连通,出水管8的另一端贯穿框体1的顶部且与雾化器9的顶部之间连通,增加水雾的喷发效果。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11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12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便于对框体1内部的温湿度进行监控。进一步地,育种板2的底部与挡土网3的顶部之间接触,育种孔13的内部设置有土壤,便于在发芽前对于种子进行培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的育种板2,实现可以在发芽前与发芽后一起进行培育,在使用时,将种子放入到育种孔13内部的土壤上,然后等待其发芽,当通过温度传感器11监测到内部温度不利于其的发芽时,及时调整框体1内部的温度,当通过湿度传感器12监测到内部湿度较低时,启动水泵6,通过进水管7与出水管8的作用,使得水源在雾化器9的作用下进行雾化,再通过喷雾斗10对框体1内部进行加湿,在种子发芽之后,根茎部位可以吸收底部的培养液,叶面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维持种苗的正常生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育种板(2),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且位于育种板(2)的底部设置有挡土网(3),所述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4),所述水箱(4)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5),所述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且位于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的底端设置有雾化器(9),所述雾化器(9)的底部设置有喷雾斗(10),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一侧温度传感器(11),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2),所述育种板(2)的内部开设有育种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育种板(2),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且位于育种板(2)的底部设置有挡土网(3),所述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水箱(4),所述水箱(4)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5),所述框体(1)的外表面顶部且位于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的底端设置有雾化器(9),所述雾化器(9)的底部设置有喷雾斗(10),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一侧温度传感器(11),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2),所述育种板(2)的内部开设有育种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种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且位于挡土网(3)的下方设有培养液,所述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祥焘
申请(专利权)人:谢祥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