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58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移植:选取土壤PH6‑6.5且土质富含腐质的土壤区域,在区域内均匀挖设地沟,并在地沟内施加基肥,然后用黄土盖住基肥,将枇杷树移植在地沟内;S2):肥水管理:在2‑10月份期间,每隔1个月向枇杷树的边缘施加肥料一次,每亩地施加250‑300kg肥料,肥料为腐熟的粪水,浓度为5%‑35%,生芽前,每株施尿素0.1‑0.3kg、硫酸钾0.3‑0.6kg及浓度为10%的硫酸铜溶液0.1‑0.5kg,坐果期间每隔5‑10天,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和硼砂进行树冠喷洒,并在土壤内施加尿素3‑6kg,然后进行浇水灌溉,果实采收期间,每株树施加有机肥20‑35kg,过磷酸钙0.5‑1kg;该方法能够提高枇杷产量,且产出的枇杷味道鲜美、个体饱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枇杷种植
,具体为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枇杷树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乔木常绿小乔木,高达12米,小枝粗壮,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革质,披针形、页面褶皱,叶下面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疏锯,其果实味道甜美,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传统的枇杷种植方法,在种植期间枇杷成活率低,同时产出的枇杷受虫害影响,产量低,且畸形严重,个体小,味道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枇杷产量,且产出的枇杷味道鲜美、个体饱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移植:选取土壤PH6-6.5且土质富含腐质的土壤区域,在区域内均匀挖设地沟,并在地沟内施加基肥,然后用黄土盖住基肥,将枇杷树移植在地沟内;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移植:选取土壤PH6-6.5且土质富含腐质的土壤区域,在区域内均匀挖设地沟,并在地沟内施加基肥,然后用黄土盖住基肥,将枇杷树移植在地沟内;/nS2):肥水管理:在2-10月份期间,每隔1个月向枇杷树的边缘施加肥料一次,每亩地施加250-300kg肥料,肥料为腐熟的粪水,浓度为5%-35%,生芽前,每株施尿素0.1-0.3kg、硫酸钾0.3-0.6kg及浓度为10%的硫酸铜溶液0.1-0.5kg,坐果期间每隔5-10天,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和硼砂进行树冠喷洒,并在土壤内施加尿素3-6kg,然后进行浇水灌溉,果实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枇杷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移植:选取土壤PH6-6.5且土质富含腐质的土壤区域,在区域内均匀挖设地沟,并在地沟内施加基肥,然后用黄土盖住基肥,将枇杷树移植在地沟内;
S2):肥水管理:在2-10月份期间,每隔1个月向枇杷树的边缘施加肥料一次,每亩地施加250-300kg肥料,肥料为腐熟的粪水,浓度为5%-35%,生芽前,每株施尿素0.1-0.3kg、硫酸钾0.3-0.6kg及浓度为10%的硫酸铜溶液0.1-0.5kg,坐果期间每隔5-10天,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和硼砂进行树冠喷洒,并在土壤内施加尿素3-6kg,然后进行浇水灌溉,果实采收期间,每株树施加有机肥20-35kg,过磷酸钙0.5-1kg;
S3):土壤管理:在土地中开设排水沟,并在9-12月份定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采果后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并每亩地施加尿素6-11kg、萘乙酸0.3-0.8kg,并在松土时,对土地进行铲草处理,定期检测土壤的PH值,维持土壤PH为6-6.5;
S4):树枝修剪:幼年期在春梢未抽生前和夏梢未抽生前修剪,并在开花结果后进行二次修剪,修剪时侧生枝只留1-3枝强壮的,并减除交叉枝,对于大枝上的徒长枝,应从基部剪除,两枝以上3-4年生枝序并生,造成局部稠密,对其中一枝短截或删除;
S5):病虫防治:成年树期间,每隔50m的枇杷树主干上悬挂杀虫灯,在夜晚进行杀虫处理,并定期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宏阳金娥
申请(专利权)人:绿色田园衡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