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8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包括园址选择、品种选择、土壤改良、薄壳山核桃种植、林下牧草种植、禽舍建设与牧区划分、灌溉与病虫害管理、家禽排泄物的处理及使用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薄壳山核桃种植与牧草种植、家禽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果园林间空地,将家禽在林间饲养,通过刈割牧草进行饲喂,家禽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用到果园,并采用水肥一体式滴灌系统,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护,而且提高了果园土壤的肥力,加快了树木的生长速度,提高了薄壳山核桃果园早期的经济效益,减少杂树、杂草的生长,减少林地农药污染面积,使果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壳山核桃种植
,特别是涉及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
技术介绍
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薄壳山核桃壳薄易剥,仁肉肥厚、味香可口,含仁率达到50%以上,果仁含油率7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20世纪以来,世界上共有20多个国家引种种植薄壳山核桃。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20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引种选育了一些优良品种,如波尼、卡多、绍兴、斯图尔特等。与此同时还突破了薄壳山核桃富根嫁接容器苗技术(一种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种苗快繁的方法,专利号:ZL201410239981.5),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薄壳山核桃童期长,实生苗需要10年左右才能挂果,产生收益。虽然经过科研工作者长期努力,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可以实现定植后3年挂果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园址选择:园区所在地选择平地或者低山丘陵地区,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光照充足、排灌良好,且地块要靠近水源或具有灌溉条件;/n(2)品种选择:薄壳山核桃选择花期相遇能够互相授粉的3-4个优良品种,其中1-2个为主栽品种,其他为授粉品种;牧草品种选自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小鹅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林下养殖家禽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的地方良种家禽或地方良种家禽品种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种;/n(3)土壤改良:薄壳山核桃栽种前,向种植地均匀施用有机肥,根据园地条件整地,...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园址选择:园区所在地选择平地或者低山丘陵地区,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光照充足、排灌良好,且地块要靠近水源或具有灌溉条件;
(2)品种选择:薄壳山核桃选择花期相遇能够互相授粉的3-4个优良品种,其中1-2个为主栽品种,其他为授粉品种;牧草品种选自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小鹅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林下养殖家禽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的地方良种家禽或地方良种家禽品种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种;
(3)土壤改良:薄壳山核桃栽种前,向种植地均匀施用有机肥,根据园地条件整地,平整土壤,然后全园进行土壤深翻,土壤深翻的深度应达到30cm-40cm;
(4)薄壳山核桃种植:种植时间选择秋季,挖长、宽、高尺寸为(80cm-100cm)×(80cm-100cm)×(80cm-100cm)的定植穴,在定植穴里铺设有机肥,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穴内,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穴内,回填土与原来地面齐平,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穴内,将土覆盖在树苗周围,定植后浇透水,薄壳山核桃的定植株行距为(6-8)m×(8-10)m;
(5)林下牧草种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牧草播种,播种前去除杂草,将地面清理干净并进行松土,采取条播牧草种子的模式,播种深度为2cm,行距为20cm-30cm,牧草与薄壳山核桃根部的距离为60cm-100cm,播种后进行适当镇压,每亩薄壳山核桃果园播种牧草种子的重量为3kg-4kg;
(6)禽舍建设与牧区划分:薄壳山核桃果园内养殖家禽,实行轮牧放养制度,轮牧周期为40~60天,每个牧区放牧10~15天,牧休30~45天;每100亩薄壳山核桃果园为一个放牧养殖场,放牧养殖场内划分为3~6个饲养区,每个饲养区内划分为4个牧区,牧区内设置活动围栏,每个放牧养殖场内建设3-4个禽舍,禽舍为长50m、宽8m的大棚,每个大棚内养殖家禽700-900只,大棚内挖有深度为20cm-30cm的储粪坑,储粪坑的占地面积与大棚的占地面积一致,储粪坑上铺设塑料网,便于家禽的粪便入坑;
(7)灌溉与病虫害管理:全园铺设滴灌系统,每50亩果园打一眼滴灌用水井;果园内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
(8)家禽排泄物的处理及使用:禽舍内的粪便,每年清理一次,用蛇皮袋装袋后,直接用于薄壳山核桃树的基肥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品种选择中,在江苏地区,林下养殖家禽选取狮子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土壤改良中,每亩种植地施用有机肥2吨-10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经济效益的林-草-禽生态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薄壳山核桃种植中,薄壳山核桃的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均选择高度在1.5米以上根系发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继萍王刚贾展慧王涛秦亚龙莫正海张计育贾晓东翟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