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95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属于核桃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抹芽、疏枝、短截、回缩等手段,对不同时期的薄壳山核桃树形采取特定的修剪方法,薄壳山核桃幼树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薄壳山核桃初果期修剪的主要原则是继续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合理安排骨干枝,培养结果枝组,适量结果;薄壳山核桃盛果期修剪则主要以多培养结果枝组为主。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合理调配结果枝组与主、侧枝的关系,使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有效转化率,提高果实品质,增大结果面积,增加结果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桃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
技术介绍
薄壳山核桃,属于高大乔木类树种。其生长特性为主干性强、顶端优势明显、结果比较晚、短时间内结果数量少。目前薄壳山核桃栽培中,挂果树的培养大多采用主干分层型:通常1-1.5米为一个结果层次,通过人工修剪2-3层,早期初步结果树型就形成了。这种修剪方法的优点是:树体的通风透光性较好,树形美观,结果面积大、产量高,适合生长条件较好的地方和自身主干性较强的品种。缺点是:树体总体成形慢,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开心型树形的修剪方法:不培养明显的主干枝,目的以多分枝、多促生结果枝为主。此方法可使树形快速成型,较早进入结果期,便于掌握,对于栽植在土壤条件较差地区的树势开张型品种较为适宜。存在问题是:树冠成型过早,通风透光性差,且树冠的发展受限制,对后期产量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采取恰当的修剪措施,调整树体结构,使枝条疏密得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树体早果丰产,提高薄壳山核桃早果性和果实产量,对于薄壳山核桃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幼树期修剪:回缩徒长枝、旺盛营养枝,疏除过密枝;苗木栽植后,在1.2-1.5m定干,栽植后第1年、第2年以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为主,选留一个直立枝作为主干枝,主侧枝留3-4个,并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第3年培养结果枝组10-15组;在不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摘心、短截调整树形,利用夏剪摘心培养结果枝组;2)初果期修剪:疏除生长过旺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势开张,培养结果枝组4-5组,以结果量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单株产量控制在2-4kg;3)盛果期修剪:利用上枝、上芽复壮骨干枝;回缩、疏除营养枝,保留结果枝;疏除2-3年生结果枝组内的细弱枝和不结果枝,促发分枝;春季或夏季摘心,培养成结果枝组;内膛抽生的新稍,若有空间可进行保留,通过夏季摘心或秋冬季短截,培养成枝组;控制强旺背后枝的生长;保持各级主、侧枝上的结果枝分布均匀、配置合理,各级主、侧枝上,结果枝的比例为1∶5,下层结果枝占总量的2/3;保持树冠内部不空、外部不密,通风透光合理。进一步的,初果期为苗木定干后4-5年。进一步的,盛果期为定干8-10年后。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使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增大结果面积;(2)本专利技术可合理调配结果枝组与主、侧枝的关系,增加结果数量;(3)本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光照,大大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转化,提高果实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幼树期修剪:回缩徒长枝、旺盛营养枝,疏除过密枝;苗木栽植后,在1.2-1.5m定干,第1年、第2年以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为主,第3年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选留一个直立枝作为主干枝,主侧枝留3-4个,并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在不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摘心、短截调整树形,利用夏剪摘心培养结果枝组;2)初果期修剪:定干后4-5年,疏除生长过旺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势开张,培养结果枝组4-5组,以结果量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单株产量控制在2-4kg;3)盛果期修剪:定干8-10年后,利用上枝、上芽复壮骨干枝;回缩、疏除营养枝,保留结果枝;疏除2-3年生结果枝组内的细弱枝和不结果枝,促发分枝;春季或夏季摘心,培养成结果枝组;内膛抽生的新稍,若有空间可进行保留,通过夏季摘心或秋冬季短截,培养成枝组;控制强旺背后枝的生长,长势较弱但已形成饱满芽的暂时保留进行结果,结果后回缩;保持各级主、侧枝上的结果枝分布均匀、配置合理;各级主、侧枝上,结果枝的比例为1∶5,以中下层的侧枝为主要的结果枝培养区域,下层结果枝占总量的2/3左右,使得结果枝在树冠内的总体分布是下层多,上层少,树冠内部不空、外部不密,通风透光合理。本申请中薄壳山核桃幼树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薄壳山核桃初果期修剪的主要原则是继续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合理安排骨干枝,培养结果枝组,适量结果;薄壳山核桃盛果期修剪则主要以多培养结果枝组为主。对比例1薄壳山核桃开心型修剪方法:栽植后定干,定干高度1.2-1.5m,第二年选留3-4个分枝,不培养明显的主干枝。对分枝进行短截,促生二级分枝。第三年开始,多以摘心、压顶等措施多促生结果枝为主。该方法可较早进入结果期,但后期产量会受到限制。对比例2除修剪措施外,不修剪对照树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修剪树采取同样的日常管理。实施例1与对比例对比,不同修剪方法下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如表1所示,很明显采用本申请方法能明显提高盛果期薄壳山核桃的平均产量。表1不同修剪方法下薄壳山核桃产量对比处理方法盛果期平均产量(kg/株)本专利技术的方法15开心型修剪方法8不修剪对照树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幼树期修剪:回缩徒长枝、旺盛营养枝,疏除过密枝;苗木栽植后,在1.2-1.5m定干,栽植后第1年、第2年以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为主,选留一个直立枝作为主干枝,主侧枝留3-4个,并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第3年培养结果枝组10-15组;在不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摘心、短截调整树形,利用夏剪摘心培养结果枝组;/n2)初果期修剪:疏除生长过旺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势开张,培养结果枝组4-5组,以结果量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单株产量控制在2-4kg;/n3)盛果期修剪:利用上枝、上芽复壮骨干枝;回缩、疏除营养枝,保留结果枝;疏除2-3年生结果枝组内的细弱枝和不结果枝,促发分枝;春季或夏季摘心,培养成结果枝组;内膛抽生的新稍,若有空间可进行保留,通过夏季摘心或秋冬季短截,培养成枝组;控制强旺背后枝的生长;保持各级主、侧枝上的结果枝分布均匀、配置合理,各级主、侧枝上,结果枝的比例为1∶5,下层结果枝占总量的2/3;保持树冠内部不空、外部不密,通风透光合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幼树期修剪:回缩徒长枝、旺盛营养枝,疏除过密枝;苗木栽植后,在1.2-1.5m定干,栽植后第1年、第2年以培养主干枝和主侧枝为主,选留一个直立枝作为主干枝,主侧枝留3-4个,并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第3年培养结果枝组10-15组;在不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摘心、短截调整树形,利用夏剪摘心培养结果枝组;
2)初果期修剪:疏除生长过旺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势开张,培养结果枝组4-5组,以结果量培养树形、扩展树冠,单株产量控制在2-4kg;
3)盛果期修剪:利用上枝、上芽复壮骨干枝;回缩、疏除营养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干王克春郁世军尚楚陈自华吴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