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4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包含水冷壳体、IGBT模块和偶数个IGBT单管;水冷壳体的中部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水平设有水道板,水道板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流水槽;IGBT模块与空腔的顶部密封连接,并与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上流道;空腔的底部密封连接水冷盖板,水冷盖板与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下流道;IGBT单管安装于水冷盖板的底部;水冷壳体远离流水槽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与上流道连通,出水接头与下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层流道结构实现了双面冷却,提高了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且双层流道充分利用水冷壳体的内部空间,减小了控制器的体积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
本技术涉及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
技术介绍
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与纯电式的新能源汽车相比,具备更长的续航里程;与插电式混动汽车相比,对电池与驱动系统的匹配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大中车型中发展前景明朗。对双向逆变电机的功率要求也相应提高,而电机控制器散热能力的好坏决定了电机的工作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结构一般采用单层式液冷结构,对于体积有限的控制器来说,该种结构体积大安装受限,质量大不便移动,且散热效果差,长期使用造成控制器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影响电机的正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且散热效果好的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包含水冷壳体、IGBT模块和偶数个IGBT单管;所述水冷壳体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水平设有水道板,所述水道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水冷壳体、IGBT模块和偶数个IGBT单管;/n所述水冷壳体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水平设有水道板,所述水道板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流水槽;所述IGBT模块与所述空腔的顶部密封连接,并与所述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上流道;/n所述空腔的底部密封连接水冷盖板,所述水冷盖板与所述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下流道,所述下流道通过所述流水槽与所述上流道连通;/n偶数个所述IGBT单管分别安装于所述水冷盖板的底部;/n所述水冷壳体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上流道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下流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水冷壳体、IGBT模块和偶数个IGBT单管;
所述水冷壳体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水平设有水道板,所述水道板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流水槽;所述IGBT模块与所述空腔的顶部密封连接,并与所述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上流道;
所述空腔的底部密封连接水冷盖板,所述水冷盖板与所述水道板共同限定出下流道,所述下流道通过所述流水槽与所述上流道连通;
偶数个所述IGBT单管分别安装于所述水冷盖板的底部;
所述水冷壳体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上流道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下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模块的底部均匀分布多个第一散热pin针,所述第一散热pin针的下端伸入所述上流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盖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带有多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阮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