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42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该装置包括边框、实心单体和空心单体,所述边框由多块侧板首尾相接围成,边框内设有多个用以安装实心单体或空心单体的格孔,边框的一侧面还设有背板,背板上设有和所述格孔一一对应的圆孔,空心单体由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一侧的转动连接组合而成,并组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实心单体具有用以封堵所述背板上圆孔的挡板。本装置采用边框和不同功能性单体的组合,便于电缆的穿墙、密封以及更换、维修,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确保了电缆穿墙的密封性,还可以根据需要穿墙电缆的数量、布线位置、规格等选择不同的功能性单体、匹配不同的安装位置,加大提高此类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电缆穿墙封堵是预防电缆火灾的发生及阻止火焰延燃、小动物进入、有毒烟雾扩散、潮气进入的有效举措,是变电站消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行业规定,电缆竖井及穿墙孔洞必须进行严格封堵。若封堵不严,极易发生小动物进入造成短路,严重时将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变电运维管理中,优化电缆防火设计和封堵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电缆着火、小动物进入引发的事故和因封堵不严引发的端子受潮,对保护变电站的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电缆沟进入室内的孔洞封堵方面,采用耐火砖加水泥进行封堵,此种封堵坚实、牢固,能防止小动物进入,但对封堵技能有一定要求,沟体采用水泥修砌易返潮和产生水汽,易产生污染。有的变电站对封堵、防火界定不清,直接用防火包代替封堵,导致小动物通过防火包进入室内造成短路,并且在电缆更换时,使用耐火砖加水泥进行的封堵更加难以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采用边框和不同功能性单体的组合,便于电缆的穿墙、密封以及更换、维修,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确保了电缆穿墙的密封性,还可以根据需要穿墙电缆的数量、布线位置、规格等选择不同的功能性单体、匹配不同的安装位置,加大提高此类装置的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包括边框、实心单体和空心单体,所述边框由多块侧板首尾相接围成,边框尺寸和墙体上孔洞相适应,边框内设有多个用以安装实心单体或空心单体的格孔,每个格孔内容纳一个实心单体或空心单体,边框的一侧面还设有背板,背板上设有和所述格孔一一对应的圆孔,圆孔的孔径小于对应格孔的长度与宽度;所述空心单体由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一侧的转动连接组合而成,并依靠螺钉实现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固定,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分别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圆弧槽对接组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的轴向平行于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转动轴线,空心单体放置在所述格孔后,由所述圆孔和所述通孔配合形成穿设电缆的通道,所述空心单体上在通孔的外侧沿通孔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盲槽;所述实心单体具有用以封堵所述背板上圆孔的挡板;所述实心单体和所在的格孔之间以及空心单体和所在的格孔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盲槽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空心单体侧面上位于盲槽槽口的位置设有穿设螺钉的安装孔。所述实心单体、空心单体均为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所述实心单体上的挡板设置在实心单体的内部或端面。所述边框内的上下相邻格孔或左右相邻格孔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以安装螺钉的操作间隙,所述边框的侧板上设有同样作用的操作间隙。所述的操作间隙设置在左右相邻的格孔之间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上。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背板上圆孔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具有供穿墙用的空心单体和封堵背板上圆孔的实心单体,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单体安装,即使后期需要调整穿墙的线缆或者更换线缆,只需要取出相应的单体或者更换相应的单体即可,无需对边框进行拆除,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第二,本技术中空心单体采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转动开合连接,这样在更换线缆或者增加线缆时,无需将整个单体从线缆上取下,而是分开上半部和下半部即可,这样也可以提高线缆更换的效率。此外,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穿设电缆后,电缆周围填充耐火泥,然后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用螺钉固定时,可以压紧、压实绝缘密封材料,以提高封堵效果以及封堵的牢固性。第三,本技术中各个单体和所在格孔侧壁之间或者单体与边框的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为了便于操作,相邻格孔之间以及相应的侧板上留有操作间隙,这样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伸进操作间隙旋紧螺钉。第四,本技术中空心单体的通孔周围设有盲槽,这样便于螺钉的安装,即可以采用内六角扳手伸进盲槽进行螺钉的旋紧,盲槽的设计还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以降低整个装置的重量,并且因为是没有完全通透的盲槽,所以未打通部分还可以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第五,本技术中实心单体用于将无需穿线的格孔封闭,因此设置了挡板,挡板的设置又可以起到加强肋板的作用,本技术中实心单体的结构相较于常规的六面封闭的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具有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空心单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心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边框,101、右侧板,102、操作间隙,103、格孔,104、背板,105、圆孔,106、底板,107、左侧板,108、顶板;2、实心单体,201、挡板;3、空心单体,301、上半部,302、下半部,303、圆弧槽,304、盲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技术做任何限制的依据。参照附图所示,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包括边框1、实心单体2和空心单体3。所述边框1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左侧板107、右侧板101、顶板108和底板106首尾相接围成的框架结构,边框1内的空间被横隔板和竖隔板分隔成大小尺寸相等的格孔103,在边框1的背面设有带有若干个圆孔105的背板104,每个圆孔105和所述格孔103一一对应,且圆孔105的面积小于格孔103的横截面积。所述左侧板107、右侧板101上设有中空的夹层,以形成一个用以安装螺钉的操作间隙102。所述竖隔板上也具有一个中空的夹层,其目的也是用以形成安装螺钉的操作间隙102。所述竖隔板、左侧板107、右侧板101上均设有穿设螺钉的安装孔,其中左侧板107和右侧板101上仅仅内侧板面设置安装孔,以保持边框1外表面的完整。所述空心单体3的结构如图3所示,空心单体3整体呈长方体形,包括可以转动打开或闭合的上半部301与下半部302,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一侧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并依靠螺栓实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固定,所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上分别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303,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圆弧槽303对接组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的轴向平行于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转动轴线,空心单体3放置在所述格孔103后,由所述圆孔105和所述通孔配合形成穿设电缆的通道。所述空心单体3上在通孔的外侧沿通孔的轴向方向还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有盲槽304,盲槽304的左右外侧面设有位置和边框1上安装孔对应的另一安装孔,上半部301的盲槽304和下半部302的盲槽304的相对面上设有对应的固定孔,以便穿设螺钉固定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背板104上圆孔105的直径,且大于电缆的直径,在空心单体3安装在格孔103内后,空心单体3的通孔边沿和背板104上圆孔的边沿位置在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实心单体(2)和空心单体(3),所述边框(1)由多块侧板首尾相接围成,边框(1)尺寸和墙体上孔洞相适应,边框(1)内设有多个用以安装实心单体(2)或空心单体(3)的格孔(103),每个格孔(103)内容纳一个实心单体(2)或空心单体(3),边框(1)的一侧面还设有背板(104),背板(104)上设有和所述格孔(103)一一对应的圆孔(105),圆孔(105)的孔径小于对应格孔(103)的长度与宽度;所述空心单体(3)由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通过一侧的转动连接组合而成,并依靠螺钉实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固定,所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上分别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303),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圆弧槽(303)对接组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的轴向平行于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转动轴线,空心单体(3)放置在所述格孔(103)后,由所述圆孔(105)和所述通孔配合形成穿设电缆的通道,所述空心单体(3)上在通孔的外侧沿通孔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盲槽(304);所述实心单体(2)具有用以封堵所述背板(104)上圆孔(105)的挡板(201);所述实心单体(2)和所在的格孔(103)之间以及空心单体(3)和所在的格孔(103)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缆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实心单体(2)和空心单体(3),所述边框(1)由多块侧板首尾相接围成,边框(1)尺寸和墙体上孔洞相适应,边框(1)内设有多个用以安装实心单体(2)或空心单体(3)的格孔(103),每个格孔(103)内容纳一个实心单体(2)或空心单体(3),边框(1)的一侧面还设有背板(104),背板(104)上设有和所述格孔(103)一一对应的圆孔(105),圆孔(105)的孔径小于对应格孔(103)的长度与宽度;所述空心单体(3)由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通过一侧的转动连接组合而成,并依靠螺钉实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固定,所述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上分别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303),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圆弧槽(303)对接组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的轴向平行于上半部(301)和下半部(302)的转动轴线,空心单体(3)放置在所述格孔(103)后,由所述圆孔(105)和所述通孔配合形成穿设电缆的通道,所述空心单体(3)上在通孔的外侧沿通孔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盲槽(304);所述实心单体(2)具有用以封堵所述背板(104)上圆孔(105)的挡板(201);所述实心单体(2)和所在的格孔(103)之间以及空心单体(3)和所在的格孔(103)之间均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冬冬周建强朱修超王忠康秦光耀张振翔余波王辰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