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环以及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71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确保隔音性能的索环以及线束。索环(1)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10),该主体部(10)嵌合于沿着轴线方向(X)贯通安装对象(100)的贯通孔(101)并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布线材料(W),主体部(10)具有隔音壁部(50),该隔音壁部(50)构成为包括:板状部(51),其沿着与轴线方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Y、Z)延伸并至少封闭贯通孔(101)的一部分;以及隔音凸部(52),其从板状部(51)沿着轴线方向(X)突出,并且围绕沿着轴线方向(X)的中心轴线(C)形成为环状或弧状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索环以及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索环以及线束。
技术介绍
作为搭载于车辆的现有索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索环,其安装于在插通有电线的车身面板上形成的贯通孔。该索环具备小径筒部、扩径筒部、封闭面部以及辅助筒部。小径筒部形成供线束插通的插通孔。扩径筒部形成为从小径筒部向外侧扩张并在小径筒部的轴向上延伸,在其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供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的环状槽。封闭面部从扩径筒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并封闭扩径筒部。辅助筒部从封闭面部向轴向一侧延伸,形成供线束插通的插通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06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索环例如在不导致安装性变差的前提下确保适当的隔音性能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确保隔音性能的索环以及线束。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索环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嵌合于沿着轴线方向贯通安装对象的贯通孔并对所述贯通孔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插通布线材料,所述主体部具有隔音壁部,所述隔音壁部构成为包括:板状部,所述板状部沿着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至少封闭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以及隔音凸部,所述隔音凸部从所述板状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围绕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心轴线形成为环状或弧状。另外,在上述索环中,可如下设置,所述隔音凸部构成为包括: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面形成的第一隔音凸部;和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形成的第二隔音凸部,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和所述第二隔音凸部分别位于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索环中,可如下设置,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和所述第二隔音凸部分别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同心状地设置有多个,所述隔音壁部中,多个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分别位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隔着所述板状部与邻接于所述第二隔音凸部的空隙部对置的位置,多个所述第二隔音凸部分别位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隔着所述板状部与邻接于所述第一隔音凸部的空隙部对置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索环中,可如下设置,具备筒状部,所述筒状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而形成为筒状,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被所述布线材料插通,所述板状部从所述筒状部沿着所述交叉方向向外侧延伸,并且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为环状,所述隔音壁部能够与所述筒状部一同沿着所述交叉方向向外侧扩张变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布线材料,所述布线材料具有导电性;以及索环,所述索环设置于所述布线材料,所述索环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嵌合于沿着轴线方向贯通安装对象的贯通孔并对所述贯通孔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插通所述布线材料,所述主体部具有隔音壁部,所述隔音壁部构成为包括:板状部,所述板状部沿着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至少封闭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以及隔音凸部,所述隔音凸部从所述板状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围绕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心轴线形成为环状或弧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索环以及线束通过使主体部与形成于安装对象的贯通孔嵌合而对该贯通孔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插通布线材料。在该结构中,索环利用通过在将贯通孔的一部分封闭的主体部的板状部形成环状或弧状的隔音凸部而构成的隔音壁部来提高隔音性能。在该情况下,由于索环能够在隔音壁部处利用隔音凸部使沿着轴线方向的厚度局部地变厚,因此既能够提高隔音性能,又使得为了在内部插通布线材料而使主体部扩张变形时的变形容易度不会变差。其结果,起到索环以及线束能够适当地确保隔音性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立体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隔音壁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观察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第一隔音凸部的主视图。图6是观察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第二隔音凸部的主视图。符号说明1索环10主体部10A外周部11第一隔壁部12第二隔壁部13嵌合槽部14、20a唇部20、30筒状部40插通空间部50隔音壁部51板状部52隔音凸部52A第一隔音凸部52B第二隔音凸部53A、53B空隙部100安装面板(安装对象)101贯通孔C中心轴线W布线材料WH线束X轴线方向Y宽度方向(交叉方向)Z高度方向(交叉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替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实施方式]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装配于车辆等所布设的线束WH。在此,线束WH例如是这样的部件: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设备间的连接,将用于电源供给、信号通信的多个布线材料W束合而形成集合部件,并利用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与各设备连接。线束WH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以及设置于布线材料W且被该布线材料W插通的索环1。线束WH可以构成为此外还包括波纹管、树脂带、保护器等外装部件、电气连接箱、固定件等各种结构部件。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来覆盖具有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而成。电线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来覆盖由多个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基线构成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而成。电线束是将该电线捆扎而成。线束WH将多个布线材料W捆扎并汇集,并且经由在被捆扎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等而与各种设备电连接。而且,对于索环1,在经由在安装对象即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而跨越以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而划分的两个空间将布线材料W布线时,将索环1应用于该贯通孔101。安装面板100例如是构成车辆的车身等的金属板,贯通孔101沿着板厚方向贯通该安装面板100。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而划分的两个空间典型而言是车内空间(例如车室)和车外空间(例如发动机舱)。而且,索环1在被该线束WH的布线材料W插通并外装在该布线材料W的周围的状态下组装于贯通孔101,从而保护通过贯通孔101的布线材料W,并且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防水)。索环1除了具有对贯通孔101的防水功能以外,还具有防尘、隔音等功能。以下,参照各图对索环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图2、图3以双点划线省略地图示布线材料W、安装面板100,其他图中则省略了布线材料W、安装面板100的图示本身。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中,将第一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将第二方向称为“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索环,其特征在于,/n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嵌合于沿着轴线方向贯通安装对象的贯通孔并对所述贯通孔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插通布线材料,/n所述主体部具有隔音壁部,所述隔音壁部构成为包括:板状部,所述板状部沿着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至少封闭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以及隔音凸部,所述隔音凸部从所述板状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围绕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心轴线形成为环状或弧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9 JP 2019-0888731.一种索环,其特征在于,
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嵌合于沿着轴线方向贯通安装对象的贯通孔并对所述贯通孔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插通布线材料,
所述主体部具有隔音壁部,所述隔音壁部构成为包括:板状部,所述板状部沿着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至少封闭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以及隔音凸部,所述隔音凸部从所述板状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围绕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心轴线形成为环状或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隔音凸部构成为包括: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面形成的第一隔音凸部;和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形成的第二隔音凸部,
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和所述第二隔音凸部分别位于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和所述第二隔音凸部分别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同心状地设置有多个,
所述隔音壁部中,多个所述第一隔音凸部分别位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隔着所述板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龙平义村克也片山智喜泉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