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7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属于发动机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手柄、传送杆、检测线圈及检测线圈外壳,传送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连接,传送杆内部安装有钢丝和导线,钢丝一端与手柄上的推拉钮相连,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相连,通过推拉钮控制检测线圈外壳部分的曲伸,检测线圈置于检测线圈外壳内,传送杆内部的导线与检测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抑制普通涡流探头所具有的边缘效应和提离效应,同时将探头上的检测线圈一次插入孔内,即可对孔边和内壁需检测的部位实行检测,不需旋转探头;探头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不仅可以对飞机发动机篦齿盘进行原位检测,而且操作简单,检查效率高,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故陣检測
,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渕探头。技术背景篦齿盘为某型号航空发动机设计的薄弱环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多起非包容性破坏故 障,对飞机的安全飞行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需对篦齿盘每工作50小时便进行一次涡流检 測,以及时发现故障,保障飞行安全。专利号为99217658.1,名称为旋转式涡流探头,该探 头包括装有检测线圉的测点,该测点安装在转轴带动的转盘上,转轴上有磁件绕组,磁件绕 组包括相互耦合的内环线權和外环线圉,内环线圏固定在转轴上。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髙速 旋转的转盘上的測点对被測工件进行高速扫描,转盘和内环线瞎由转轴带动同步转动,测点 内安装有检測线園,得到的检測信号输人绕组的内环线翻,由外环通过变压器原理耦合引出。 该探头适用于断面形状复杂工件的检測或平板检测,也可用于其表面伤如裂纹、夹杂、起皮 等进行检測。但由于发动机笛齿盘fi身的结构特点,现有的检測探头不能够伸入到带检部件 内部,无法进行其内部故障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測探头,它是根据发动机和飞 机的结构,设计该探头的外部结构和内部检測线圏。本技术包括手柄、传送杆、推拉钮、检测线翻及检ai线圈外壳,传送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检測线圑外壳连接,传送杆内部安装有钢丝和导线,钢丝一端与手柄上的推 拉钮相连,另--端与检測线圃外壳相连,通过推拉钮控制检渊线鬭外壳部分的曲伸,检湄线 闥置于检渊线圈外壳内,并用环氧树脂进行填充,传送杆内部的导线分别连接检測线圉和涡 流探伤仪,检测线圑检测的信号通过涡流探伤仪显示。 所述传送杆为弧形,其弧线半径为300mm 400咖。本技术中检测线圉是在骨架上对衬开有四个凹槽,在凹槽中分别置有漆包线形成两 个线圉, 一个为测量线圈,另一个为感应线面。然后将制做好的检测线圈连接到涡流探伤仪 上,用标准件校验其灵敏度和稳定性,将符合要求的检測线鬮安装到检測线圉外壳内,并用 环氧树脂进行填充。为了使探头上的检渊线豳有效到达受检部位,根据发动机和飞机的结构来设计本实用新 型,其检測线園及其外壳尺寸与预检測发动机部位的尺寸相符合,手柄处用作手持作用,h 有推拉钮,内有钢丝,由推拉钮控制探头的曲伸;杆身部分按照发动机和飞机上检賴通道的 情况设计成一定弧度,保证探头进出发动机。本技术能有效的抑制普通涡流探头所具有边缘效应和提离效应,同时在将探头上的 检测线圈一次插入孔内,即可对孔边和内壁需检測的部位实行检测,不需旋转探头;探头操 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率髙。由于篦齿盘裂纹故障为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何题,目前,在部队 外场和我公司内部共检出8台发动机裂纹故陣,经发动机分解确认,均为裂纹故障,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该探头对缺陷的发现率和准确率均达到了 100%。采用该检獮探头实施定期检測, 有效的避免了飞行事故的发生,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不仅可以对飞机发动 机篦齿盘进行原位检测,而且操作简单,检査效率高,可靠性好。保证了检测质暈并且提高 了检测效率,使检測程序简单易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衝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检测线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l.手柄,2.推拉钮,3.导线,4.钢丝,5-传送杆,6.第—销钉,7.第二销钉,8.检測 线围外壳,9.检测线圏,IO.环氧树脂,ll.骨架,12.漆包线,1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l:如图K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柄l、传送杆5、推拉钮2、检測线圈 9及检测线圈外壳8,传送杆5—端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与检測线圏外壳8通过第一销钉6 连接,传送杆5内部安装有钢丝4和导线3,钢丝4--端与手柄l上的推拉钮2相连,另一 端与检测线圈外壳8上的第二销钉7相连,通过推动推拉钮2控制检测线豳外壳8部分的曲 伸,传送杆5内部的导线3分别连接检測线園9和涡流探伤仪;检测线圑9检测的信号通过 涡流探伤仪显示。本例采用不锈钢管制做传送杆和检測线豳外壳。传送杆为弧形,其弧线半 径R为300mm 400inm,其检测线圑9端部及其外壳长度的尺寸与检测的发动机尺寸相对应。检测线圈9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用塑钢材料制作一个骨架ll,其上对衬开有四 个凹槽13,在凹槽13中分别用漆包线12缠绕两个线園,如图3所示,一个用作测量线圈, 另一个用作感应线圈。然后将制做好的检測线圈9连接到涡流探伤仪上,用标准件校验其灵 敏度和稳定性,将符合要求的检測线圏9安装到检測线翻外壳8内,并用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实施例2: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甩新型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包括手柄l、传送杆5、 推拉钮2、检测线園9及检測线圏外壳8,传送杆5 —端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与检測线圏外壳8通过第一 销钉6连接,传送杆5内部安装有钢丝4和导线3,钢丝4 一端与手柄1上 的推拉钮2相连,另一端与检渊线豳外壳8上的第二销钉7相连,通过推动推拉钮2控制检 翻线面外壳8部分的曲伸,传送杆5内部的导线3分别连接检測线圉9和涡流探伤仪检測 线圈9检澜的信号通过涡流探伤仪显示。本例釆用不锈钢管制做传送杆和检測线圈外壳。所 不同的是传送杆为弧形,其弧线半径R为300iran。检測线圈9的结构,如阁3、图4所示,与实施例l结构相同。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包括手柄1、传送杆5、 推拉钮2、检測线圉9及检測线翻外壳8,传送杆5 —端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与检測线圈 外壳8通过第一销钉6连接,传送杆5内部安装有钢丝4和导线3,钢丝4 一端与手柄1上 的推拉钮2相连,另一端与检測线圉外壳8上的第二销钉7相连,通过推动推拉钮2控制检 测线圉外壳8部分的曲伸,传送杆5内部的导线3分别连接检测线圏9和涡流探伤仪;检測 线圉9检測的信号通过涡流探伤仪显示。本例采用不锈钢管制做传送杆和检测线豳外壳。所 不同的是传送杆为弧形,其弧线半径R为400mm。检测线圏9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 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传送杆、检测线圈及检测线圈外壳,传送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连接,传送杆内部安装有钢丝和导线,钢丝一端与手柄上的推拉钮相连,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相连,通过推拉钮控制检测线圈外壳部分的曲伸,检测线圈置于检测线圈外壳内,传送杆内部的导线与检测线圈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镧线M是在骨架上对衬开有四个凹槽,在凹槽中分别置有漆包线形成两个线瞎,一个为測量线國,另一 个为感应线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杆为弧形, 其弧线半径为300mm 400咖。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測探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检籌线圉和 检測线瞎外壳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专利摘要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属于发动机故障检测
包括手柄、传送杆、检测线圈及检测线圈外壳,传送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连接,传送杆内部安装有钢丝和导线,钢丝一端与手柄上的推拉钮相连,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相连,通过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传送杆、检测线圈及检测线圈外壳,传送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连接,传送杆内部安装有钢丝和导线,钢丝一端与手柄上的推拉钮相连,另一端与检测线圈外壳相连,通过推拉钮控制检测线圈外壳部分的曲伸,检测线圈置于检测线圈外壳内,传送杆内部的导线与检测线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梅熊瑛杨胜群张海军俞文利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