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6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电源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连接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导线、以及用于收纳该电源线的绝缘套,绝缘套包括底板,底板固定连接有缠绕件,缠绕件包括用于缠绕导线的若干缠绕柱,若干缠绕柱沿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和移动座,固定座和移动座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移动座用于收纳第一插头,固定座用于收纳第二插头,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底板,移动座下端面滑动连接于底板上表面,移动座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移动座的锁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齐收纳、方便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
本技术涉及电路电源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
技术介绍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目前,现有的电源线通常只有导体和绝缘层,一般适用于室内环境下使用,如果稍微恶劣一点的环境下,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室外时,则要求电源线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不然电源线的使用寿命会很短,而现有的电源线普遍只考虑电器在室内的情况,因此,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的电源线是目前市场所需的。参考公告号为CN206272030U的技术专利,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候防干扰的电源线,包括有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以及连接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导线,所述导线设有一电源线磁环和保险盒,所述第一插头包括第-绝缘主体以及设于与该第一绝缘主体内部的第一插接端子,该第一插接端子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主体靠近第一插接端子的位置处设有绝缘凸块,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绝缘主体以及安装于该第二绝缘主体上的第二插接端子,该第二插接端子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外沿端面设有热感应片,该热感应片连接设有一发光指示灯,该发光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主体的侧表面,所述第一绝缘主体、第二绝缘主体设有耐候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电器设备较多时,便会出现线路混乱、不便整理等问题,严重时更会有漏电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具有整齐收纳、方便安全的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连接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导线、以及用于收纳该电源线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缠绕件,所述缠绕件包括用于缠绕导线的若干缠绕柱,若干所述缠绕柱沿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和移动座,所述固定座和移动座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移动座用于收纳第一插头,所述固定座用于收纳第二插头,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底板,所述移动座下端面滑动连接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移动座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座朝向固定座的一侧和缠绕件之间设有供导线绕过的间隙,所述固定座朝向移动座的一侧和缠绕件之间设有供导线绕过的间隙,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移动座的锁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电源线进行收纳时,将第二插头收纳进固定座,拿住第一插头将导线从缠绕件靠近移动座一端牵出,随后围绕缠绕件的外围缠绕多圈,每圈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叠加,最后滑动移动座的位置使得第一插头能够收纳于移动座上,从而实现电源线的收纳,避免出现线路混乱、不便整理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会有漏电隐患的风险。每圈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叠加而不是在水平方向进行叠加,是为了避免最外围的导线对里面的导线进行挤压,以防过度挤压导致的导线易变形损坏。将移动座设置成可沿底板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滑动是为了适应导线的长度,当导线较难围绕缠绕件缠绕成一圈时,可将较难围绕缠绕件绕成一圈的部分释放到缠绕件和移动座之间的距离,便于将第二插头收纳进移动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缠绕件相对平行设置,两组所述缠绕件之间设有间隙,两组所述缠绕件之间的间隙中部设有供导线放置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长度方向沿绝缘套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所述缠绕件之间的间隙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导线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靠近第二插头的一部分可以放置于第一弧形槽,随后再拿住第一插头将导线从缠绕件靠近移动座一端牵出,随后围绕缠绕件的外围缠绕多圈以进行收纳,设置两组缠绕件并将第一弧形槽设置在两组缠绕件之间,并通过固定件对导线进行固定,一个是为了隔出一个空间以对最底部的导线进行保护,同时也是便于通过固定件对导线进行固定,防止导线最初一圈的缠绕过程的弯折对导线的损害,固定件对导线位于最底部的部分进行固定起到减少导线缠绕过程中的跑线现象,同时也起到分别固定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在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插头的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两个供导线穿过固定座的第二容线槽,两个所述第二容线槽均和第二收纳槽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容线槽分别位于固定座朝向移动座的一侧以及固定座背向移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线槽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朝上,另一个开口背向第二收纳槽中部,所述第一弧形槽长度方向的一端和第二收纳槽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插头在使用时,第二插头不需要进行收纳,靠近第二插头的部分导线穿过第一弧形槽、第二收纳槽和两个第二容线槽,使得第二插头位于固定座外,导线根据需要使用的长度进行释放,没有使用到的导线的部分长度仍缠绕于缠绕柱上进行整齐收纳。第二插头上表面和固定座上表面齐平避免第二插头凸出于第二收纳槽容易因碰撞而造成对电源线的破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座包括用于容纳第一插头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位于移动座竖直方向的一个侧面,所述移动座开设有两个供导线穿过移动座的第一容线槽,两个所述第一容线槽均和第一收纳槽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容线槽分别位于移动座朝向固定座的一侧以及移动座背向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线槽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和第一容线槽的开口位于移动座的同一侧面,另一个开口背向第一收纳槽中部,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另一端和第一收纳槽连通设置,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锁定在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的束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插头在使用时,第一插头不需要进行收纳,靠近第一插头的部分导线穿过第一弧形槽、第一收纳槽和两个第一容线槽,使得第一插头位于移动座外,导线根据需要使用的长度进行释放,没有使用到的导线的部分长度仍缠绕于缠绕柱上进行整齐收纳;由于第一收纳槽在移动座竖直方向的侧面上,因此收纳于第一收纳槽内的第一插头不是很牢固,束缚件的设置便于电源线稳固的收纳于绝缘套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位于移动座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锁定件包括滑动槽、延伸板和螺栓,所述滑动槽开设于底板上表面,所述滑动槽位于移动座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延伸板位于移动座远离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延伸板和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底部和底板上表面抵触,所述螺栓贯穿延伸板并伸入到滑动槽内,所述螺栓和延伸板螺纹连接,当所述移动座移动至第一插头能够收纳于移动座后,所述螺栓底部和滑动槽底部抵紧,所述螺栓的螺帽和延伸板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即第一插头收纳于移动座后,拧紧螺栓使得螺栓底部和滑动槽底部抵紧,螺栓的螺帽和延伸板抵紧,从而实现将移动座固定在所需位置,避免移动座往靠近固定座的方向滑动导致第一插头脱离第一收纳槽,影响对第一插头的收纳,同时避免移动座往远离固定座的方向滑动导致拉伤导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安装于底板,所述固定件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位于缠绕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铰接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卡扣的铰接处位于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连接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的导线(3)、以及用于收纳该电源线的绝缘套(4),所述绝缘套(4)包括底板(41),所述底板(41)固定连接有缠绕件(5),所述缠绕件(5)包括用于缠绕导线(3)的若干缠绕柱(51),若干所述缠绕柱(51)沿底板(4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6)和移动座(7),所述固定座(6)和移动座(7)位于底板(4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移动座(7)用于收纳第一插头(1),所述固定座(6)用于收纳第二插头(2),所述固定座(6)固定连接于底板(41),所述移动座(7)下端面滑动连接于底板(41)上表面,所述移动座(7)沿底板(4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座(7)朝向固定座(6)的一侧和缠绕件(5)之间设有供导线(3)绕过的间隙,所述固定座(6)朝向移动座(7)的一侧和缠绕件(5)之间设有供导线(3)绕过的间隙,所述底板(41)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移动座(7)的锁定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连接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的导线(3)、以及用于收纳该电源线的绝缘套(4),所述绝缘套(4)包括底板(41),所述底板(41)固定连接有缠绕件(5),所述缠绕件(5)包括用于缠绕导线(3)的若干缠绕柱(51),若干所述缠绕柱(51)沿底板(4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6)和移动座(7),所述固定座(6)和移动座(7)位于底板(4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移动座(7)用于收纳第一插头(1),所述固定座(6)用于收纳第二插头(2),所述固定座(6)固定连接于底板(41),所述移动座(7)下端面滑动连接于底板(41)上表面,所述移动座(7)沿底板(4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座(7)朝向固定座(6)的一侧和缠绕件(5)之间设有供导线(3)绕过的间隙,所述固定座(6)朝向移动座(7)的一侧和缠绕件(5)之间设有供导线(3)绕过的间隙,所述底板(41)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移动座(7)的锁定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缠绕件(5)相对平行设置,两组所述缠绕件(5)之间设有间隙,两组所述缠绕件(5)之间的间隙中部设有供导线(3)放置的第一弧形槽(52),所述第一弧形槽(52)的长度方向沿绝缘套(4)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所述缠绕件(5)之间的间隙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导线(3)的固定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插头(2)的第二收纳槽(61),第二收纳槽(61)的开口朝上,所述固定座(6)开设有两个供导线(3)穿过固定座(6)的第二容线槽(62),两个所述第二容线槽(62)均和第二收纳槽(61)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容线槽(62)分别位于固定座(6)朝向移动座(7)的一侧以及固定座(6)背向移动座(7)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线槽(62)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朝上,另一个开口背向第二收纳槽(61)中部,所述第一弧形槽(52)长度方向的一端和第二收纳槽(61)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防干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7)包括用于容纳第一插头(1)的第一收纳槽(71),所述第一收纳槽(71)位于移动座(7)竖直方向的一个侧面,所述移动座(7)开设有两个供导线(3)穿过移动座(7)的第一容线槽(72),两个所述第一容线槽(72)均和第一收纳槽(71)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容线槽(72)分别位于移动座(7)朝向固定座(6)的一侧以及移动座(7)背向固定座(6)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线槽(72)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和第一容线槽(72)的开口位于移动座(7)的同一侧面,另一个开口背向第一收纳槽(71)中部,所述第一弧形槽(52)的另一端和第一收纳槽(71)连通设置,所述绝缘套(4)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分别锁定在第一收纳槽(71)和第二收纳槽(61)内的束缚件(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兴忠钟桂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进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