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12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解决了人工绕线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包括机台和设置于机台顶部的控制箱,机台内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控制箱电连接,机台一侧侧壁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转轴,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另一个转轴转动连接于机台,两转轴上均套设有线盘,两转轴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线盘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伺服电机为动力驱动线盘进行绕线,具有节省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缆绕线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
技术介绍
工厂在生产电线电缆时大多是将线缆缠绕在线盘上进行存放,在出售时根据购买者的需求裁切下相应长度的线缆并将线缆缠绕至空的线盘上,在裁切时一般将线缆的端部系在空的线盘上,然后转动空的线盘将线缆缠绕起来。目前一般通过人工进行绕线裁切,但是当需要裁切的线缆长度较长时,人工绕线裁切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优势在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线盘转动进行绕线,节省时间和人力,效率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包括机台和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部的控制箱,所述机台内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所述机台一侧侧壁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另一个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台,两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线盘,两所述转轴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线盘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空的线盘套在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将带有线缆的线盘套在另一个转轴上,然后通过定位组件对两线盘进行定位,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定位组件用于使线盘与转轴保持同步转动,进而将线缆不断缠绕至空的线盘上,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机台一端的定位板和水平连接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转轴相垂直,所述线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对线盘进行定位,使线盘能够随转轴同步转动,避免线盘打滑而对绕线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机台的一端均套设有固定板和固定环,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线盘相抵接,所述固定环抵接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线盘的一侧,所述固定环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抵接于所述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和固定环用于对线盘进行固定,使用时将固定板抵接于线盘,然后将固定环抵接于固定板并通过固定螺栓对固定环进行固定,进而对线盘进行固定,防止绕线过程中线盘沿转轴的轴向发生滑动而导致线盘脱离转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转轴均连接有伺服电机,两所述转轴靠近所述机台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两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转轴均连接一个伺服电机,使两个转轴都能够进行绕线,方便使用,同时也能够在绕线过多时,切换伺服电机将线缆返绕回至原线盘上,便于控制绕线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靠近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套设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穿设于所述连接头以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固定销上螺纹套设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的设置使转轴可拆卸连接于伺服电机,方便根据线盘规格的不同更换不同尺寸的转轴,以便于适配多种线盘,方便使用,固定销和固定螺母用于对连接头与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连接进行固定,防止绕线过程中连接头与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连接松动而导致转轴脱离伺服电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台内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两所述伺服电机之间,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且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安装轴,两所述安装轴上均转动套设有导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绕线过程中,将线缆绕过导向轮并与导向轮滑动配合,气缸往复运动带动线缆沿转轴的轴向往复平移,进而使线缆均匀地缠绕到线盘上,导向轮用于对线缆进行导向,使线缆能够随气缸的往复运动而同步平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两个限位辊,所述限位辊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绕线时将线缆穿过两限位辊之间,限位辊能够对线缆进行限位,使线缆与导向轮保持配合,避免线缆脱离导向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气缸能够提高安装杆的稳固性,使安装杆受力更均匀,便于线缆的缠绕。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定位组件用于使线盘与转轴保持同步转动,进而将线缆不断缠绕至空的线盘上,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高;固定板和固定环的设置能够对线盘进行固定,防止绕线过程中线盘沿转轴的轴向发生滑动而导致线盘脱离转轴;通过设置两个伺服电机使两个转轴都能够进行绕线,同时也能够在绕线过多时,切换伺服电机将线缆返绕回至原线盘上,便于控制绕线量;气缸的设置能够带动线缆沿转轴的轴向往复平移,进而使线缆均匀地缠绕到线盘上,导向轮用于对线缆进行导向,使线缆能够随气缸的往复运动而同步平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机台;11、控制箱;12、伺服电机;13、气缸;2、转轴;21、连接头;22、固定销;221、固定螺母;3、线盘;31、定位孔;41、定位板;42、定位销;5、固定板;6、固定环;61、固定螺栓;7、安装杆;71、安装轴;72、安装板;8、导向轮;9、限位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包括机台1和安装于机台1顶部的控制箱11,控制箱11连接有电源。机台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12,两伺服电机12均与控制箱11电连接。两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均水平穿设于机台1一侧的侧壁且均水平连接有一圆柱形的转轴2,两转轴2上均套设有一线盘3。参照图3和图4,两转轴2上均安装有用于对线盘3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每组定位组件均包括安装于转轴2靠近机台1一端的圆形定位板41和两个水平焊接于定位板41背对机台1一侧的定位销42。定位板41与转轴2同轴设置且与转轴2为一体,两定位销42沿定位板41的轴向对称分布,线盘3上开设有与定位销42相配合的定位孔31。在使用时将缠绕有线缆的线盘3和空的线盘3分别套在两转轴2上,并使定位销42插入定位孔31中对线盘3进行定位,启动伺服电机12带动转轴2转动,定位销42用于使线盘3与转轴2保持同步转动,避免线盘3打滑,进而将线缆不断缠绕至空的线盘3上,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高。当空的线盘3上绕线过多时,可通过切换伺服电机12将线缆返绕回至原线盘3上,便于控制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和设置于所述机台(1)顶部的控制箱(11),所述机台(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与所述控制箱(11)电连接,所述机台(1)一侧侧壁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转轴(2),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另一个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台(1),两所述转轴(2)上均套设有线盘(3),两所述转轴(2)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线盘(3)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和设置于所述机台(1)顶部的控制箱(11),所述机台(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与所述控制箱(11)电连接,所述机台(1)一侧侧壁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转轴(2),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另一个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台(1),两所述转轴(2)上均套设有线盘(3),两所述转轴(2)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线盘(3)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2)靠近所述机台(1)一端的定位板(4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定位板(41)上的定位销(42),所述定位板(41)与所述转轴(2)相垂直,所述线盘(3)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42)相配合的定位孔(31),所述定位销(42)插设于所述定位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转轴(2)远离所述机台(1)的一端均套设有固定板(5)和固定环(6),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线盘(3)相抵接,所述固定环(6)抵接于所述固定板(5)远离所述线盘(3)的一侧,所述固定环(6)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1),所述固定螺栓(61)抵接于所述转轴(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自动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转轴(2)均连接有伺服电机(12),两所述转轴(2)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兴忠钟桂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进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