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4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包括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核心架构采用同相非等幅馈电五个阵元结构,并且结合对称结构的切角圆极化方法以及表面开槽的组合方法,合理拓宽该天线的水平视场角波束宽度,抑制副瓣电平,控制天线寄生单元的尺寸和位置,优化天线的辐射特性,改善阻抗匹配特性,解决了市场上较长传输线的损耗,减小了汽车雷达的噪声系数,提高了雷达探测灵敏度及整体探测性能,天线采用五振元结构,尺寸较小,便于电路集成和设备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
本技术涉及车载毫米波雷达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
技术介绍
自从雷达技术诞生以来,雷达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随着射频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雷达传感器用于车辆和通用飞行器主动安全领域。车载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用于实现障碍物测量、预测碰撞、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功能的雷达,其可以有效地降低驾驶难度、减少驾驶员负担以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因而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和视场角通常需要权衡设计,如自适应巡航,雷达测距就要求天线具有高增益、窄波束的特点。而在视野盲区探测、倒车碰撞预警、行人检测等应用中,需要雷达具备足够的视场角以检测较大视野范围的目标以避免事故发生。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毫米波雷达结构主要采用传统微带线串馈结构或者串馈阵列结构,视场角有限,无法满足某些巡航或者测距的宽视场角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的结构,通过采用同相非等幅馈电五个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n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输入端为整个所述毫米波雷达天线的输入端;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一至第五输出端顺次连接第四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
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输入端为整个所述毫米波雷达天线的输入端;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一至第五输出端顺次连接第四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波束汽车毫米波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输入端连接微带线TL6,TL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微带线TL1、TL4、TL5,微带线TL1的另一端顺次串接微带线TL2、TL3,TL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三输出端;微带线TL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微带线TL7、TL8,TL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二输出端;微带线TL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微带线TL9、TL10,TL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一输出端;微带线TL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微带线TL11、TL12,TL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四输出端;微带线TL1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微带线TL13、TL0,TL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分五输入串馈网络的第五输出端;微带线TL1、TL2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W1和L1、W2和L2毫米,微带线TL8和TL5的宽度和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海峰刘林盛江润坤陈金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多普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