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及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2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构建馈电网络的天线,括基体、夹持体和护线夹;所述基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夹持体包括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一个表平面上的凸台和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的另一个表平面上的夹持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上且与平板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交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凸耳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作业方便、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PCB馈电端子装置在基站天线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及天线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构建馈电网络的天线。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的基站天线中,馈电网络是用以连接以射频连接器为输入端到以辐射单元为信号发生/接收端的核心组件,馈电网络的信号匹配性及其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天线性能的好坏优劣。目前,为了提升基站的天面利用率,基站天线正朝着基于小型化空间下的多频甚至超多频集成的多系统化方向发展,如何在小空间下实现馈电网络的合理布局并保证馈电网络的性能,消除馈电网络的不稳定因素,是多系统下基站天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业内基站天线中的馈电网络主流实现方案是由若干相同和/或相异规格的同轴电缆通过馈电端子装置电连接组成。相比于传统的模拟同轴电缆结构的组合式馈电装置,通过微带线电路将馈电网络各个电连接点集中在一起,仅需要一块PCB馈电端子便可实现,所需的馈电网络电连接的PCB馈电端子结构也逐渐成为馈电网络搭建的趋势。PCB馈电端子装置具有电连接点集中化、占用空间小型化等诸多优点外,也有助于减少焊接点数量,避免馈电网络电连接点的电缆堆叠、交叉,同时集中的电连接点也便于保证焊点质量的一致性。但PCB馈电端子装置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方面集中的电连接点布置压缩了微带线电路PCB馈电端子机械连接的空间,同时,为了便于馈电端子电连接点的锡焊作业,反射板开设的避让孔也进一步减少了PCB馈电端子与反射板的耦合接触面积。另一方面PCB馈电端子在物理结构上通常为悬臂梁结构,电连接点悬置在外,锡焊作业时PCB馈电端子易被电缆顶起而产生焊接应力,加之产品搬运过程中的振动及产品工况环境下温差变化的影响,悬臂梁结构的不稳定容易导致焊点承受交变应力作用,从而导致天线产品互调不稳定。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面向PCB馈电端子的固定装置,采用该装置后,PCB馈电端子在物理结构上成为稳定的简支梁结构,同时通过引入的护线结构,既可以实现馈电端子电连接点在同一应力状态下锡焊连接作业,也能够有效防止后续馈电网络布线时因电缆弯折、拉扯带来的机械应力,最大程度的保障了馈电装置电连接点的结构稳定性,消除了互调隐患。该技术结构简单,作业方便、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PCB馈电端子装置在基站天线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装快捷且占用空间小的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构建馈电网络的天线。本技术提供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包括基体、夹持体和护线夹;所述基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夹持体包括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一个表平面上的凸台和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的另一个表平面上的夹持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上且与平板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交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凸耳结构;所述护线夹为一侧开口的圆孔结构,包括圆孔部和位于圆孔部上方的开口部;所述护线夹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平板结构的表平面上,且与固定勾位于同一侧平面上。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勾为“L”型勾状结构;所述“L”型勾状结构的长臂内表面与相对的平板结构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固定勾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另外两个固定勾分别设置在基体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边缘两侧与宽度方向上三个侧边交接的角部位置并以基体长度方向中心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勾为“V”型勾状结构;所述凸台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夹持勾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夹持勾在所在的基体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V”型勾状结构,其由与基体平板结构连接的本体和本体呈一夹角的弹性臂组成,且弹性臂端部平面与所述凸台对应平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差;所述“V”型勾状结构本体与弹性臂之间夹角大小与“V”型勾状结构的高度反相关,高度越高,夹角的值越小。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体平板结构上且位于所述夹角空间下设置有与“V”型勾状结构一一对应的贯穿平板结构的避空槽,且避空槽一个侧面与“V”型勾状结构本体表面平齐。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凸台相对所述基体长度方向侧平面延伸突出,所述凸台凸出所述基体的长度和所述“V”型勾状结构的弹性臂自然状态最外侧边缘平齐。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护线夹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护线夹不相连,且在圆孔结构的一侧开设有槽孔,以使护线夹在此侧具有更好的弹性变形;所述护线夹的轴线与所述基体平面呈现一个夹角β,β≤10°。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体平板结构上开设一长形槽孔,其一端与所述基体平板表面相连,另一端与护线夹圆孔部保留一个基本的注塑成型壁厚连接,以获得更好的注塑成型工艺性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PCB馈电端子,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两个贯穿于反射板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大小形状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分别嵌套于两个所述避让孔中;所述PCB馈电端子设置在反射板表面且位于两个避让孔之间;所述PCB馈电端子的一端夹持在其中一个固定装置的夹持勾和凸台之间;相对的另一端夹持在另外一个固定装置的夹持勾和凸台之间;所述位于基体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边缘两侧与宽度方向上三个侧边交接的角部位置处的固定勾的短臂内表面以及其长臂内表面与反射板上的避让孔表面相抵触;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固定勾的短臂内表面与反射板上的避让孔表面相抵触;所述凸耳结构配合该凸耳结构所在的基体平板结构长度侧面,与PCB馈电端子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侧面相抵触。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射板上位于两个避让孔之间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PCB馈电端子的安装孔,所述PCB馈电端子的相应位置上开设有与安装孔位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固定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将固定装置以成对方式配合使用,为PCB馈电端子的电连接点集中化的PCB馈电网络设计与实践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稳定、可靠而成本低廉的方案。(2)本技术固定PCB馈电端子时,使其结构成为稳定的简支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其焊接时发生塑性变形,消除互调隐患。(3)本技术在固定PCB馈电端子同时,创造性地引入对馈电网络各电连接点的同轴电缆的护线夹结构,既保证了同轴电缆在锡焊作业前的位置一致和稳定,又保证了同轴电缆在锡焊后布线作业过程中电缆弯折、拉扯所带来的影响,对电连接点进行了有效防护。(4)本技术固定同轴线电缆的护线夹结构,在满足焊锡填充性要求的前提下,电缆倾斜一个预定的角度以避免同轴电缆外导体的预先弯折,避免焊接前后产生不一致应力,既保证了焊点的稳定性,也消除了过度应力导致的互调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装置结构反面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夹持体和护线夹;所述基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夹持体包括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一个表平面上的凸台和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的另一个表平面上的夹持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上且与平板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交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凸耳结构;所述护线夹为一侧开口的圆孔结构,包括圆孔部和位于圆孔部上方的开口部;所述护线夹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平板结构的表平面上,且与固定勾位于同一侧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夹持体和护线夹;所述基体为平板结构,所述夹持体包括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一个表平面上的凸台和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布置且贴附于基体平板结构的另一个表平面上的夹持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勾;所述基体平板结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上且与平板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交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凸耳结构;所述护线夹为一侧开口的圆孔结构,包括圆孔部和位于圆孔部上方的开口部;所述护线夹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平板结构的表平面上,且与固定勾位于同一侧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勾为“L”型勾状结构;所述“L”型勾状结构的长臂内表面与相对的平板结构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固定勾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另外两个固定勾分别设置在基体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边缘两侧与宽度方向上三个侧边交接的角部位置并以基体长度方向中心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勾为“V”型勾状结构;所述凸台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夹持勾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夹持勾在所在的基体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勾状结构,其由与基体平板结构连接的本体和本体呈一夹角的弹性臂组成,且弹性臂端部平面与所述凸台对应平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差;所述“V”型勾状结构本体与弹性臂之间夹角大小与“V”型勾状结构的高度反相关,高度越高,夹角的值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B馈电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平板结构上且位于所述夹角空间下设置有与“V”型勾状结构一一对应的贯穿平板结构的避空槽,且避空槽一个侧面与“V”型勾状结构本体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吴壁群张鹏苏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