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包括储能电源主体、输出面板、密封胶条、固定框、转动铰链、防护罩、安装框、透明观察板、硅胶密封垫、卡座以及卡钩,储能电源右侧安装有输出面板,输出面板右侧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与输出面板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条,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与固定框连接处安装有转动铰链,防护罩右端面固定有安装框,安装框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固定框与防护罩连接处粘接有硅胶密封垫,固定框下端面安装有卡座,防护罩下端面安装有卡钩,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
本技术是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属于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储能电源是将电能进行储存备用的设备,常见的储能电源为铅酸蓄电池(正在逐步开发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储能电池),储能电源分为以下三类:排气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电池盖上有能够补液和析出气体装置的蓄电池;阀控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各个电池是密封的,但都带有在内压超出一定值时允许气体溢出的阀的蓄电池;胶体储能用铅酸蓄电池-使用用胶体电解质的蓄电池。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储能电源的输出接口裸露在外,容易造成触电的危险,且输出接口没有防护易进水进灰尘,影响使用效果,现在急需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防护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包括提把、储能电源主体、散热网孔、脚垫、便于防护机构以及输出面板,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上侧安装有提把,所述储能电源主体前端面开设有散热网孔,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下端面安装有脚垫,所述储能电源右侧安装有输出面板,所述输出面板右侧设置有便于防护机构,所述便于防护机构包括密封胶条、固定框、转动铰链、防护罩、安装框、透明观察板、硅胶密封垫、卡座以及卡钩,所述输出面板右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输出面板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条,所述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固定框连接处安装有转动铰链,所述防护罩右端面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所述固定框与防护罩连接处粘接有硅胶密封垫,所述固定框下端面安装有卡座,所述防护罩下端面安装有卡钩。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宽度与透明观察板厚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卡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卡钩规格与卡座规格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密封垫通过密封胶与固定框相粘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以及固定框表面涂抹有防水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因本技术添加了密封胶条、固定框、转动铰链、防护罩、安装框、透明观察板、硅胶密封垫、卡座以及卡钩,该设计能够对储能电源进行防护,解决了原有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因安装框内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宽度与透明观察板厚度相同,该设计便于通过卡槽对透明观察板进行安装固定,因卡座内部开设有凹槽,卡钩规格与卡座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卡钩以及卡座对防护罩进行固定,因硅胶密封垫通过密封胶与固定框相粘接,该设计提高了硅胶密封垫的安装稳固性,因防护罩以及固定框表面涂抹有防水漆,该设计提高了防水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防护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中便于防护机构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中A的我放大图;图中:1-提把、2-储能电源主体、3-散热网孔、4-脚垫、5-便于防护机构、6-输出面板、51-密封胶条、52-固定框、53-转动铰链、54-防护罩、55-安装框、56-透明观察板、57-硅胶密封垫、58-卡座、59-卡钩、56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包括提把1、储能电源主体2、散热网孔3、脚垫4、便于防护机构5以及输出面板6,储能电源主体2上侧安装有提把1,储能电源主体2前端面开设有散热网孔3,储能电源主体2下端面安装有脚垫4,储能电源右侧安装有输出面板6,输出面板6右侧设置有便于防护机构5。便于防护机构5包括密封胶条51、固定框52、转动铰链53、防护罩54、安装框55、透明观察板56、硅胶密封垫57、卡座58以及卡钩59,输出面板6右侧安装有固定框52,固定框52与输出面板6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条51,固定框52右侧安装有防护罩54,防护罩54与固定框52连接处安装有转动铰链53,防护罩54右端面固定有安装框55,安装框55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56,固定框52与防护罩54连接处粘接有硅胶密封垫57,固定框52下端面安装有卡座58,防护罩54下端面安装有卡钩5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安装框55内部开设有卡槽561,卡槽561宽度与透明观察板56厚度相同,该设计便于通过卡槽561对透明观察板56进行安装固定,卡座58内部开设有凹槽,卡钩59规格与卡座58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卡钩59以及卡座58对防护罩54进行固定,硅胶密封垫57通过密封胶与固定框52相粘接,该设计提高了硅胶密封垫57的安装稳固性,防护罩54以及固定框52表面涂抹有防水漆,该设计提高了防水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通过密封胶条51将固定框52安装于输出面板6右侧,然后通过转动铰链53将防护罩54与固定框52相连接,防护罩54通过转动铰链53与固定框52转动连接,通过硅胶密封垫57可以提高固定框52与防护罩54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雨水进入输出面板6内部造成损坏,通过透明观察板56可以对输出面板6的输出情况进行观察,卡钩59插入卡座58内部的凹槽中,通过卡钩59以及卡座58可以使防护罩54与固定框52紧闭连接,提高了对储能电源主体2的防护效果,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包括提把、储能电源主体、散热网孔、脚垫、便于防护机构以及输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上侧安装有提把,所述储能电源主体前端面开设有散热网孔,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下端面安装有脚垫,所述储能电源右侧安装有输出面板,所述输出面板右侧设置有便于防护机构;/n所述便于防护机构包括密封胶条、固定框、转动铰链、防护罩、安装框、透明观察板、硅胶密封垫、卡座以及卡钩,所述输出面板右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输出面板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条,所述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固定框连接处安装有转动铰链,所述防护罩右端面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所述固定框与防护罩连接处粘接有硅胶密封垫,所述固定框下端面安装有卡座,所述防护罩下端面安装有卡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DC逆变AC输出的储能电源,包括提把、储能电源主体、散热网孔、脚垫、便于防护机构以及输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上侧安装有提把,所述储能电源主体前端面开设有散热网孔,所述储能电源主体下端面安装有脚垫,所述储能电源右侧安装有输出面板,所述输出面板右侧设置有便于防护机构;
所述便于防护机构包括密封胶条、固定框、转动铰链、防护罩、安装框、透明观察板、硅胶密封垫、卡座以及卡钩,所述输出面板右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输出面板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条,所述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固定框连接处安装有转动铰链,所述防护罩右端面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所述固定框与防护罩连接处粘接有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斯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