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主要解决现有发射器与车辆控制系统对接中接口模块供电不稳定及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该监测发射器包括MCU处理模块,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接口模块、按键开关电路、定位芯片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发射天线,以及与接口模块和MCU处理模块相连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与车辆控制系统相连。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监测信号发射器通过对接口模块进行改进,通过在数据传输电路中设置数字隔离器芯片,实现接口模块中数据传输与供电控制的隔离,使发射器从车辆控制系统中获取数据更加及时与准确,同时对供电电路的改进也使得发射器信号发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
本技术涉及车辆故障监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电控系统具有多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各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对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当车辆的电控系统存在故障时,控制单元将相应的故障码存储至记忆芯片上。目前汽车在行驶中发生汽车故障时,均会在车辆本身的仪表盘上显示,然而作为管理部门很难时时知道车辆的运行情况,尤其是在汽车运输部队或大型物流企业中,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发射器与车辆控制系统进行对接时,由于接口处的连接的供电问题,常常导致反射器信号发射不稳定,导致远程监控的接收中心对车辆信息状态的调取存在延时甚至无法获取车辆信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主要解决现有发射器与车辆控制系统对接中接口模块供电不稳定及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包括MCU处理模块,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接口模块、按键开关电路、定位芯片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发射天线,以及与接口模块和MCU处理模块相连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与车辆控制系统相连;其中,所述接口模块包括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数据传输电路以及与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电路包括型号为SN75176的通讯片U1,与通讯片U1的VCC引脚相连的电容C1,与通讯片U1的B引脚相连的电阻R1,一端与通讯片U1的A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第3引脚、第8引脚对应连接通讯片U1的B引脚、A引脚的D型插接头,一端与D型插接头第4引脚相连且另一端与通讯片U1的R引脚相连的电阻R3,引脚VOA、VOB、VIC引脚对应连接通讯片U1的DE引脚、D引脚、R引脚的数字隔离器芯片U2,连接于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DD2引脚与GND2引脚之间的电容C2,连接于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DD1引脚与GND1引脚之间的电容C3;其中,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IA、VIB、VOC引脚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型号为ADM660ARZ的电压转换器芯片U3,连接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FC引脚与V+引脚之间的电阻R3,并联后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V+引脚相连且另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LV和OUT引脚相连的电容C4、C5、C6,连接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CAP+引脚、CAP-引脚之间的电容C7,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GND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8,两个IN引脚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V+引脚相连的型号为ADP3334ARMZ的电压调节器芯片U4,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两个IN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9,连接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容C10,并联后连接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阻R3、R4,并联后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FB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5、R6,以及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1;其中,电容C8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GND引脚相连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电路的电阻R2一端相连,电容C11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相连的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OSC引脚与MCU处理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IC555的电源管理芯片U5,连接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2引脚与第6引脚之间的电阻R7,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6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2,输出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2引脚相连的放大器A1,一端与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8,连接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3,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的电阻R9,一个基极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的双基极晶体管VT1,与双基极晶体管VT1的另一个基极相连且另一端均接地的电阻R10、R11,一端与双基极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2,负极与与双基极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相连的二极管D1,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3引脚相连的电阻R13,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5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4,基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7引脚相连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VT2,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4,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的电阻R15,负极与电阻R15另一端相连的稳压二极管D2,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的稳压二极管D3,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的电阻R16、R17,发射极与电阻R16另一端相连、基极与电阻R17另一端相连且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的三极管VT3,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且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的电阻R18,以及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的电阻R19;其中,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5的第8引脚、第4引脚相连后与MCU处理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开关电路包括放大器A2,与放大器A2的负相输入端相连的电阻R20、R21、R22、按键开关S1,一端与按键开关S1相连且另一端与放大器A2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23,一端与按键开关S1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7,以及一端与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6;其中,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0的另一端还与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接VCC,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MCU处理模块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监测信号发射器通过对接口模块进行改进,通过在数据传输电路中设置数字隔离器芯片,实现接口模块中数据传输与供电控制的隔离,使发射器从车辆控制系统中获取数据更加及时与准确,同时对供电电路的改进也使得发射器信号发射更加稳定。(2)本技术通过对电压转换电路进行设计,使得接口模块对从车辆获取的电能进行适配转换,给监测信号发射器各功能模块提供稳定的供电,避免各功能芯片出现过流或过压损坏的情况。(3)本技术的开关按键电路利用电阻的分压设计,使得放大器A2的功耗是很小的mA级别,从而可以选择非常低的功耗的开关,即实现了产品的开关机,又很好的节约了成本和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MCU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数据传输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中供电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压转换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按键开关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处理模块,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接口模块、按键开关电路、定位芯片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发射天线,以及与接口模块和MCU处理模块相连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与车辆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接口模块包括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数据传输电路以及与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处理模块,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接口模块、按键开关电路、定位芯片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发射天线,以及与接口模块和MCU处理模块相连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与车辆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接口模块包括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数据传输电路以及与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电路包括型号为SN75176的通讯片U1,与通讯片U1的VCC引脚相连的电容C1,与通讯片U1的B引脚相连的电阻R1,一端与通讯片U1的A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第3引脚、第8引脚对应连接通讯片U1的B引脚、A引脚的D型插接头,一端与D型插接头第4引脚相连且另一端与通讯片U1的R引脚相连的电阻R3,引脚VOA、VOB、VIC引脚对应连接通讯片U1的DE引脚、D引脚、R引脚的数字隔离器芯片U2,连接于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DD2引脚与GND2引脚之间的电容C2,连接于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DD1引脚与GND1引脚之间的电容C3;其中,数字隔离器芯片U2的VIA、VIB、VOC引脚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型号为ADM660ARZ的电压转换器芯片U3,连接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FC引脚与V+引脚之间的电阻R3,并联后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V+引脚相连且另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LV和OUT引脚相连的电容C4、C5、C6,连接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CAP+引脚、CAP-引脚之间的电容C7,一端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GND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8,两个IN引脚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V+引脚相连的型号为ADP3334ARMZ的电压调节器芯片U4,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两个IN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9,连接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容C10,并联后连接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阻R3、R4,并联后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FB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5、R6,以及一端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1;其中,电容C8与电压转换器芯片U3的GND引脚相连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电路的电阻R2一端相连,电容C11与电压调节器芯片U4的OUT引脚相连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杨建伟,曹凤红,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