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包括导流管、过滤箱、量筒、导出塞堵、毛细管、分析皿、LED灯、PH试剂瓶以及橡皮球,导流管连接在接雨斗下端面,过滤箱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量筒连接在过滤箱下端面,导出塞堵装配在量筒下端面,毛细管连接在量筒左端面,分析皿设置在毛细管中间位置,PH试剂瓶连接在分析皿左端面,橡皮球连接在PH试剂瓶左端面,LED灯装配在分析皿后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缺乏有效的降水检测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对降水量和水质进行同步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属于雨水检测
技术介绍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具体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气象研究人员有时需要对地区的降水量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收集后检测,但是雨水在收集过后,一些简单的化学指标例如浑浊度和酸碱度不能够直接有效的测定,现缺乏有效的降水检测装置,现在急需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对降水量和水质进行同步检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台、接雨斗、水质检测机构以及支撑腿,所述接雨斗装配在支撑台上侧,所述支撑腿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水质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台下侧,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导流管、过滤箱、量筒、导出塞堵、毛细管、分析皿、LED灯、PH试剂瓶以及橡皮球,所述导流管连接在接雨斗下端面,所述过滤箱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量筒连接在过滤箱下端面,所述导出塞堵装配在量筒下端面,所述毛细管连接在量筒左端面,所述分析皿设置在毛细管中间位置,所述PH试剂瓶连接在分析皿左端面,所述橡皮球连接在PH试剂瓶左端面,所述LED灯装配在分析皿后侧。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内部填充有过滤海绵,所述导流管下侧穿过支撑台与过滤箱左端面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量筒前端面设有水位刻度,所述量筒左端面上侧开设有导气嘴。进一步地,所述分析皿为透明结构,所述分析皿内部开设有扁平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PH试剂瓶上端面装配有单向注入阀,且单向注入阀单向导通方向为从上至下。进一步地,所述LED灯前端面装配有均光白板,所述LED灯上侧装配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面与支撑台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因本技术添加了导流管、过滤箱、量筒、导出塞堵、毛细管、分析皿、LED灯、PH试剂瓶以及橡皮球,该设计便于对降雨量和水质进行分析,解决了原有缺乏有效的降水检测装置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因过滤箱内部填充有过滤海绵,导流管下侧穿过支撑台与过滤箱左端面相连接,该设计便于过滤杂质,防止堵塞,因量筒前端面设有水位刻度,量筒左端面上侧开设有导气嘴,该设计方便检测降水量,因分析皿为透明结构,分析皿内部开设有扁平的空腔,该设计通过LED灯照射分析皿,方便观察内部雨水浑浊度,因PH试剂瓶上端面装配有单向注入阀,且单向注入阀单向导通方向为从上至下,该设计方便注入PH试剂,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对降水量和水质进行同步检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中水质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台、2-接雨斗、3-水质检测机构、4-支撑腿、31-导流管、32-过滤箱、33-量筒、34-导出塞堵、35-毛细管、36-分析皿、37-LED灯、38-PH试剂瓶、39-橡皮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台1、接雨斗2、水质检测机构3以及支撑腿4,接雨斗2装配在支撑台1上侧,支撑腿4固定在支撑台1下端面,水质检测机构3设置在支撑台1下侧。水质检测机构3包括导流管31、过滤箱32、量筒33、导出塞堵34、毛细管35、分析皿36、LED灯37、PH试剂瓶38以及橡皮球39,导流管31连接在接雨斗2下端面,过滤箱32固定在支撑台1下端面,量筒33连接在过滤箱32下端面,导出塞堵34装配在量筒33下端面,毛细管35连接在量筒33左端面,分析皿36设置在毛细管35中间位置,PH试剂瓶38连接在分析皿36左端面,橡皮球39连接在PH试剂瓶38左端面,LED灯37装配在分析皿36后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缺乏有效的降水检测装置的问题。过滤箱32内部填充有过滤海绵,导流管31下侧穿过支撑台1与过滤箱32左端面相连接,该设计便于过滤杂质,防止堵塞,量筒33前端面设有水位刻度,量筒33左端面上侧开设有导气嘴,该设计方便检测降水量,分析皿36为透明结构,分析皿36内部开设有扁平的空腔,该设计通过LED灯37照射分析皿36,方便观察内部雨水浑浊度。PH试剂瓶38上端面装配有单向注入阀,且单向注入阀单向导通方向为从上至下,该设计方便注入PH试剂,LED灯37前端面装配有均光白板,LED灯37上侧装配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面与支撑台1相连接,该设计起到辅助照明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支撑台1沿支撑腿4放置在指定位置,雨水经过接雨斗2进入过滤箱32,经过过滤箱32内过滤海绵的过滤作用,防止落入的泥渍阻塞,然后雨水进入量筒33进行储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停止接雨,雨水经过毛细管35进入分析皿36,这时将LED灯37通电,LED灯37将分析皿36进行照明,可以检测雨水的浑浊度,这时将外界PH试剂沿PH试剂瓶38上侧的单向注入阀注入,而后按压橡皮球39,橡皮球39内的空气进推动PH试剂进入分析皿36,对分析皿36内的雨水进行酸碱测定,而后通过接雨斗2的面积和量筒33内实际水量计算降水量,最后将导出塞堵34向下拔出,雨水导出,用清水注入接雨斗2进行清洗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台、接雨斗、水质检测机构以及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雨斗装配在支撑台上侧,所述支撑腿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水质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台下侧;/n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导流管、过滤箱、量筒、导出塞堵、毛细管、分析皿、LED灯、PH试剂瓶以及橡皮球,所述导流管连接在接雨斗下端面,所述过滤箱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量筒连接在过滤箱下端面,所述导出塞堵装配在量筒下端面,所述毛细管连接在量筒左端面,所述分析皿设置在毛细管中间位置,所述PH试剂瓶连接在分析皿左端面,所述橡皮球连接在PH试剂瓶左端面,所述LED灯装配在分析皿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台、接雨斗、水质检测机构以及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雨斗装配在支撑台上侧,所述支撑腿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水质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台下侧;
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导流管、过滤箱、量筒、导出塞堵、毛细管、分析皿、LED灯、PH试剂瓶以及橡皮球,所述导流管连接在接雨斗下端面,所述过滤箱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所述量筒连接在过滤箱下端面,所述导出塞堵装配在量筒下端面,所述毛细管连接在量筒左端面,所述分析皿设置在毛细管中间位置,所述PH试剂瓶连接在分析皿左端面,所述橡皮球连接在PH试剂瓶左端面,所述LED灯装配在分析皿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量与水质同步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内部填充有过滤海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沈逸夫,詹鲸玮,詹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