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6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壳体、第一间隔腔体、第二过滤壳体、第二间隔腔体和紫外线灯机构;第一间隔腔体内设有第一间隔内腔,第二间隔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间隔内腔。通过设置了第一间隔腔体和第二间隔腔体,使得主壳体具有三个处理污水的内腔,在第一间隔内腔和第二间隔内腔的作用下,实现污水在三个处理污水的内腔之间的流动,方便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滑动设置第一过滤壳体、第二过滤壳体、紫外线灯机构,方便结构的清洗以及更换。方便结构的清洗以及更换。方便结构的清洗以及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用来处理生活中的污水的设备,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3]目前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内部处理机构通过固定设置在设备的内部,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内部处理污水的机构(如过滤层、曝气装置、紫外灯)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或者需要清洗时,拆卸及安装过程比较麻烦,不利于实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0005]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主壳体内固定设置第一间隔腔体和第二间隔腔体,所述第一间隔腔体和所述第二间隔腔体将所述主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过滤内腔、第二过滤内腔和消毒内腔,所述第一间隔腔体内设有第一间隔内腔,所述第二间隔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间隔内腔,所述第一过滤内腔与所述第一间隔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间隔内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内腔与所述第二间隔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间隔内腔的顶部与所述消毒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内腔滑动设置有第一过滤壳体,所述第二过滤内腔滑动设置有第二过滤壳体,所述消毒内腔设置有一组紫外线灯机构。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内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消毒内腔相连通,所述主壳体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铰接配合左盖体,所述开口另一侧铰接配合右盖体。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盖体的底侧设置有左抵接边,所述左抵接边与所述主壳体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接,所述左盖体上固定设置左把手,所述右盖体的底侧设置有右抵接边,所述右抵接边与所述主壳体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接,所述右盖体上固定设置右把手。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网孔,所述第二过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网孔。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壳体两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凸,所述第一滑凸滑动配合第一滑槽轨,所述第一滑槽轨底部设置有第一抵接端部,所述第一抵接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壳体相抵接,所述第二过滤壳体两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凸,所述第二滑凸滑动配合第二滑槽轨,所述第二滑槽轨底部设置有第二抵接端部,所述第二抵接端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壳体相抵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紫外线灯机构包括安装框体,所述安装框体
固定设置多个紫外线灯体,所述安装框体两侧均固定设置第三滑凸,所述第三滑凸滑动配合第三滑槽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支撑架,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污水泵和电控箱。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设置了第一间隔腔体和第二间隔腔体,使得主壳体具有三个处理污水的内腔,在第一间隔内腔和第二间隔内腔的作用下,实现污水在三个处理污水的内腔之间的流动,方便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
[0014]2.滑动设置第一过滤壳体、第二过滤壳体、紫外线灯机构,方便结构的清洗以及更换。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紫外线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1、主壳体;2、进口;3、出口;4、第一间隔腔体;401、第一间隔内腔;5、第二间隔腔体;501、第二间隔内腔;6、第一过滤内腔;7、第二过滤内腔;8、消毒内腔;9、第一过滤壳体;10、第二过滤壳体;11、紫外线灯机构;1101、安装框体;1102、紫外线灯体;12、左盖体;13、右盖体;14、左抵接边;15、左把手;16、右抵接边;17、右把手;18、第一网孔;19、第一滑槽轨;1901、第一抵接端部;20、第三滑凸;21、支撑架;22、污水泵;23、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首先说明一下本技术的设计初衷: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着内部结构更换或清洗不方便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2和出口3,具有较大颗粒物或悬浮物杂质的污水在沉淀箱中先进行初步沉淀,随后污
水从进口2进入,在主壳体1内进行污水处理,最后从出口3排出干净的水。进一步地,主壳体1设置有开口,开口一侧铰接配合左盖体12,开口另一侧铰接配合右盖体13。左盖体12的底侧设置有左抵接边14,左抵接边14与主壳体1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接,用于避免主壳体1内污水气味外泄;左盖体12上固定设置左把手15;右盖体13的底侧设置有右抵接边16,右抵接边16与主壳体1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接,右盖体13上固定设置右把手17。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左把手15或右把手17打开左盖体12和右盖体13,从而对主壳体1内的各个结构进行拆装或清洗更换。
[0024]在主壳体1内固定设置第一间隔腔体4和第二间隔腔体5,第一间隔腔体4和第二间隔腔体5两者的底部和两侧壁均通过螺栓与主壳体1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密封性,会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因此,第一间隔腔体4和第二间隔腔体5将主壳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过滤内腔6、第二过滤内腔7和消毒内腔8。第一间隔腔体4内设有第一间隔内腔401,第二间隔腔体5内设置有第二间隔内腔501,因此,进口2与第一过滤内腔6的顶部相连通,第一过滤内腔6与第一间隔内腔401的底部相连通,第一间隔内腔401的顶部与第二过滤内腔7相连通,第二过滤内腔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2)和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固定设置第一间隔腔体(4)和第二间隔腔体(5),所述第一间隔腔体(4)和所述第二间隔腔体(5)将所述主壳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过滤内腔(6)、第二过滤内腔(7)和消毒内腔(8);所述第一间隔腔体(4)内设有第一间隔内腔(401),所述第二间隔腔体(5)内设置有第二间隔内腔(501),所述第一过滤内腔(6)与所述第一间隔内腔(40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间隔内腔(40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内腔(7)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内腔(7)与所述第二间隔内腔(50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间隔内腔(501)的顶部与所述消毒内腔(8)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内腔(6)滑动设置有第一过滤壳体(9),所述第二过滤内腔(7)滑动设置有第二过滤壳体(10),所述消毒内腔(8)设置有一组紫外线灯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2)与所述第一过滤内腔(6)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出口(3)与所述消毒内腔(8)相连通,所述主壳体(1)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铰接配合左盖体(12),所述开口另一侧铰接配合右盖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体(12)的底侧设置有左抵接边(14),所述左抵接边(14)与所述主壳体(1)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鲸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