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86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包括主监控终端、多个传感器端和控制终端;多个传感器端分别设置于建筑环境中的每一网格化区域内,传感器端与主监控终端和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端;主监控终端由多路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风机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微控制器控制风机启动,多路传感器监测检测腔内的空气,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监测数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监控终端定点的空气监控并反馈综合指标,同时建筑环境中的网格化区域的传感器端实现多点针对性空气监控,解决了空气监控的局限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监控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环境监测主要是以室外空气污染的监测为主,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加剧,对于室内空气的监测与改善的需求逐步被重视,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标准中就把室内空气的监测与改善纳入其体系标准中。一般室内空气的监测具有监控区域单一的局限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包括主监控终端、多个传感器端和控制终端;其中,多个传感器端分别设置于建筑环境中的每一网格化区域内,每一传感器端内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主监控终端和控制终端无线连接,以使多个传感器端的监测数据传输至主监控终端和控制终端;主监控终端包括机体,机体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机体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机体内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腔,机体内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检测腔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监控终端(1)、多个传感器端(2)和控制终端(3);其中,/n多个传感器端(2)分别设置于建筑环境中的每一网格化区域内,每一传感器端(2)内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传感器端(2)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与主监控终端(1)和控制终端(3)无线连接,以使多个传感器端(2)的监测数据传输至主监控终端(1)和控制终端(3);/n主监控终端(1)包括机体(11),机体(11)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12),机体(11)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13),机体(11)内靠近进风口(1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腔(14),机体(11)内靠近出风口(13)的一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监控终端(1)、多个传感器端(2)和控制终端(3);其中,
多个传感器端(2)分别设置于建筑环境中的每一网格化区域内,每一传感器端(2)内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传感器端(2)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与主监控终端(1)和控制终端(3)无线连接,以使多个传感器端(2)的监测数据传输至主监控终端(1)和控制终端(3);
主监控终端(1)包括机体(11),机体(11)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12),机体(11)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13),机体(11)内靠近进风口(1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腔(14),机体(11)内靠近出风口(13)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5),检测腔(14)分别与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相连通;检测腔(14)的顶部设置有多路传感器(17),多路传感器(17)的检测探头伸入检测腔(14)内;多路传感器(17)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8)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微控制器(18)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9)和风机(1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微控制器(18)控制风机(15)启动,多路传感器(17)监测检测腔(14)内的空气,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18),微控制器(18)将监测数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9)传输至控制终端(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环境中空气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13)与检测腔(14)之间连通有空气净化组件(16),以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花张丽娥叶艺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