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风结构及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85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封风结构包括固定封风板、活动封风板、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活动封风板,活动封风板滑动连接固定封风板,固定封风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活动封风板上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通风孔同时重合或错开的多个第二通风孔。及使用该封风结构的新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的重合与错开实现风门的开启与关闭,当完全重合时,使得封风结构形成进风通道,新风机正常工作,当完全错开时,封风结构两侧为密封形式,新风机停止工作,此时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解决了用户在安装新风机后因外界噪音大而导致的屋内噪音大及隔温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风结构及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机的结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风机的封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各种环境引发的问题的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空气是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为了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干净,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器也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安装在窗户上的新风机,是可以给用户提供外循环的空气净化器,源源不断的为用户提供新鲜干净的空气,在免打孔的情况下,实现了新风引入和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新风机都是把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仅通过滤网进行隔绝,破坏了房间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了窗户隔音与隔温的效果,当室外环境噪音较大或者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时,新风机会导致屋内噪音也变大或室内无法保持恒定温度。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新风机密封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封风结构,包括固定封风板、活动封风板、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活动封风板,活动封风板滑动连接固定封风板,固定封风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活动封风板上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通风孔同时重合或错开的多个第二通风孔。本技术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封风板在固定封风板上沿直线往复运动,使得多个第一通风孔与多个第二通风孔实现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错开、部分错开四种状态,当完全重合时,使得封风结构形成进风通道,新风机正常工作,当完全错开时,封风结构两侧为密封形式,新风机停止工作,此时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解决了用户在安装新风机后因外界噪音大而导致的屋内噪音大及隔温性能差的问题。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具有窗口,固定封风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第一通风孔与窗口相通。优选的,所述固定封风板的两端分别具有能够限制活动封风板继续滑动的限位部,活动封风板被限位在两端的限位部之间。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件。限位部的作用是,限制活动封风板继续移动,在该位置时,多个第一通风孔与多个第二通风孔完全错开或完全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封风板的两侧具有凹槽,所述活动封风板的两侧具有凸起,两侧的凸起与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凹槽与凸起之间互相约束,使得固定封风板与活动封风板只能沿直线往复滑动,保证滑动时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条板,从动齿条板上设有齿条,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驱动齿条,实现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可靠。优选的,所述从动齿条板为T型结构,从动齿条板的远离齿条的一端与活动封风板固定连接。从动齿条板起到驱动组件与活动封风板的连接作用,与限位部配合实现活动封风板的停止,提供齿条的设置载体。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为阵列形式,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为阵列形式,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的孔距、尺寸相同。孔距与尺寸设置相同,便于加工和设计。优选的,在活动封风板移动的方向上,相邻第一通风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两倍的第一通风孔的宽度。保证能够具有完全错开的状态。新风机,包括上述封风结构,封风结构安装在新风机上,第一通风孔与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封风板在固定封风板上沿直线往复运动,使得多个第一通风孔与多个第二通风孔实现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错开、部分错开四种状态,当完全重合时,使得封风结构形成进风通道,新风机正常工作,当完全错开时,封风结构两侧为密封形式,新风机停止工作,此时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解决了用户在安装新风机后因外界噪音大而导致的屋内噪音大及隔温性能差的问题;(2)凹槽与凸起之间互相约束,使得固定封风板与活动封风板只能沿直线往复滑动,保证滑动时的可靠性;(3)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驱动齿条,实现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准确、可靠;(4)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的孔距、尺寸相同,便于加工和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封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封风结构开启状态;图3是封风结构关闭状态。图中标号:固定封风板1、第一通风孔11、限位圆柱12、限位螺钉13、活动封风板2、第二通风孔21、驱动组件3、电机31、电机固定螺钉311、主动齿轮32、从动齿条板33、从动齿条板固定螺钉331、固定板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3所示,封风结构,包括固定封风板1、活动封风板2、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的驱动端连接活动封风板2,活动封风板2滑动连接固定封风板1,固定封风板1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活动封风板2上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通风孔11同时重合或错开的多个第二通风孔21。固定封风板1为矩形结构,固定封风板1为钣金件,其两侧具有折弯形成的凹槽,多个第一通风孔11为一列均匀排布的腰型槽,第一通风孔11也可以为两列排布、三列排布等,第一通风孔11也可以为矩形槽、方形槽、圆形槽;此处不限定第一通风孔11的形状与个数,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孔11与第二通风孔21的孔距、尺寸相同或者,第二通风孔21略大与第二通风孔11,能够保证实现完全遮挡。孔距与尺寸设置相同,便于加工和设计。且在活动封风板移动的方向上,相邻第一通风孔11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两倍的第一通风孔11的宽度,保证能够具有完全错开的状态。固定封风板1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件,本实施例中,左侧的限位件为两个限位圆柱12,右侧的限位件为两个限位螺钉13,限位螺钉13同时实现连接固定板4与固定封风板1;除此之外,限位圆柱12也可以由块状结构、或其他能够实现限位的结构所代替;限位部的作用是,限制活动封风板2继续移动,本实施例中,活动封风板2被限位时,第一通风孔11与第二通风孔21完全错开或完全重合。活动封风板2为矩形结构,活动封风板2为钣金件,其两侧具有折弯形成的凸起,凸起卡入凹槽内,两侧的凸起与两侧的凹槽沿直线滑动。凹槽与凸起之间互相约束,使得固定封风板与活动封风板只能沿直线往复滑动,保证滑动时的可靠性。封风结构还包括固定板4,固定板4为固定板中部具有窗口,固定封风板1通过螺栓或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封风板、活动封风板、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活动封风板,活动封风板滑动连接固定封风板,固定封风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活动封风板上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通风孔同时重合或错开的多个第二通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封风板、活动封风板、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活动封风板,活动封风板滑动连接固定封风板,固定封风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活动封风板上具有能够与多个第一通风孔同时重合或错开的多个第二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具有窗口,固定封风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第一通风孔与窗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封风板的两端分别具有能够限制活动封风板继续滑动的限位部,活动封风板被限位在两端的限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封风板的两侧具有凹槽,所述活动封风板的两侧具有凸起,两侧的凸起与两侧的凹槽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然陶伟许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青空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