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已成为市政工程建设的新方向,它一般分三层:地面层、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地面层设置排风井与行人车辆进出通道口,地下一层为设备起吊与巡视空间,地下二层设置水处理构筑物。其中地下一层为人员主要逗留区,由于相对封闭,自然通风条件差,必须于此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已建的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中,普遍采用风管送风,即布置大量送风管吊装在地下一层结构顶板下部,这种方式具有通风换气存在死角、运行能耗与噪音大、维修保养不便、成本高等缺陷。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前期研究出了无风管送风装置(公开号为CN109322376A),具有空气龄与污染物(主要是H2S)低,通风效率与排污效率高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整体埋深,降低风机压头,节省程建设初投资、运行能耗与维护成本,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的消声效果仍有待提高,这是因为无风管送风装置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无风管送风装置包括送风井、进风通道和送风廊道,其中/n送风井部分位于地面以上,送风井与外界连接;/n进风通道一端通过送风井与室外相通,另一端与送风廊道连接,进风通道内设送风机;/n送风廊道沿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宽度方向布置,朝向通风目标区域一侧上部设置轻质实墙,下部靠近人员活动区域设置孔隙率沿构筑物宽度方向发生变化的均流孔板;/n送风井四周进风口处设消声防雨百叶,内部设有阵列消声器;/n消声防雨百叶由外框框架、吸声护面板、吸声材料组成,吸声材料厚度为吸声护面板的3~5倍;/n吸声护面板或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无风管送风装置包括送风井、进风通道和送风廊道,其中
送风井部分位于地面以上,送风井与外界连接;
进风通道一端通过送风井与室外相通,另一端与送风廊道连接,进风通道内设送风机;
送风廊道沿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宽度方向布置,朝向通风目标区域一侧上部设置轻质实墙,下部靠近人员活动区域设置孔隙率沿构筑物宽度方向发生变化的均流孔板;
送风井四周进风口处设消声防雨百叶,内部设有阵列消声器;
消声防雨百叶由外框框架、吸声护面板、吸声材料组成,吸声材料厚度为吸声护面板的3~5倍;
吸声护面板或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混合后用10%~25%固含量的聚砜树脂溶液喷涂,再依次进行干燥和热压成型处理,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的黄麻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砜树脂质量比为40:(10~15):(4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的黄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黄麻纤维清洗,置于10wt%~15wt%的氢氧化钠浸泡1~2h,30~35℃烘箱干燥3~5h,再用防潮涂料高压喷涂后,置于30~35℃烘箱干燥10~12h,即得;
防潮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和100~120份乙酸乙酯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12~15份气相二氧化硅搅拌0.5~1.5h,再加入1~1.3份油醇聚醚-10搅拌1~2h,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适用于地下式水处理构筑物的无风管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阵列消声器为金属外壳尖劈体式,由金属外壳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董磊,高乃平,肖艳,杜炯,班春燕,郑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